《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 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建議】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利用早讀等時間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讓學生對少數民族的服飾有些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步驟設計教學互動設計設計意圖一、初讀課文,了解民族小學特點
1、自由讀課文,并提出讀書要求:
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相機出示詞語:
坪壩 絨球花 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絢麗多彩 蝴蝶 孔雀舞 摔跤 山貍 鳳尾竹 搖晃
3、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民族小學和我們的學校有什么不同?
⑴ 他們的學生來自各個民族,他們的習慣、穿戴不同;
⑵ 他們學校周圍的環境不同;
⑶ 學校里也有些不同(銅鐘)。
讓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再讀課文,討論并填空: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我們的民族小學)。 學生寫作要有順序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字詞
2、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3、學生寫以上五個字。 有重點的示范難寫及易錯的字。
第二課時步驟設計教學互動設計設計意圖一、細讀課文,體會文章感情
1、默讀課文,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⑴ 第一段的三個“從”、三個“有”、三個“向”的有關句子。
⑵ 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