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或動手做一做風箏,舉辦一次小小風箏展覽會。
【課前準備】
學生:放一次風箏。
第一課時
一、回憶趣事,激情導入
1、打開話題:
放風箏是一項傳統的娛樂活動,有很多人都喜愛。同學們,你們放過風箏嗎?愿不愿意來介紹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沒有,玩得開心嗎?
2、讀題引入:
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愛做風箏,放風箏,在他們看來這是最大的快樂,讓我們感受一下他們的快樂好嗎?(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
3、感知內容:
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
二、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是否讀出高興的語氣,聽后仿讀,讀好課文。
2、充分朗讀,體會感情:
⑴ 讀通第2自然段,創造比讀的氛圍,在讀、聽、仿讀、賽讀中讀通課文。
⑵ 移情悟情:
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些什么?課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你能找出來嗎?并相機理解憧憬。
⑶ 感情朗讀:
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向往等)讀好課文。
3、想象入境:
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干什么?
4、朗讀展示:
誰想放的,請他來讀讀課文。鼓勵學生用高興的語氣讀給大家聽,聽后可仿讀,可評點。(多人次讀)
5、說讀結合,入境入情:
⑴ 大家是怎么放風箏的?出示填空。
⑵ 再讀,注意填進去的字,把怎么放的告訴同桌。
⑶ 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叫著什么,叫給大家聽聽。
6、感情朗讀:帶著高興、喜悅的心情讀課文。
三、當堂作業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⑴ 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⑵ 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或經驗介紹給大家?
2、書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一、以讀為憑,讀中悟情
1、自讀課文第4節,把喜歡讀的語句多讀幾遍(可以采用賽讀、評讀的方式鼓勵學生多讀)。
2、仔細品讀,體味心情:
⑴ 反復誦讀第1、2句,在讀、評中體會“我們”高興的心情,指導學生帶著這種感情讀好。
⑵ 引讀過渡,設置情境:(師引)忽然吹來一陣風,線(生讀)正當大家玩得高興,風箏卻被風吹走了,這時,你會想些什么呀?做些什么呀?課文中是怎么說的?(相機理解大驚失色、千呼萬喚)
⑶ 感情朗讀:讓學生帶著體驗到的著急、擔心、期望的心情讀好感情變化部分。
3、抓住情感積淀,學好“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