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認識年、月、日(精選17篇)

認識年、月、日

發布時間:2023-09-04

認識年、月、日(精選17篇)

認識年、月、日 篇1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17頁例題以及第18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

  2.利用同伴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3.在從年歷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記憶大月、小月的月份。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黃色、藍色彩筆各一枝。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 1、了解年月日是常用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是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們教室里有鐘,估計學生會去看鐘,然后說出是幾時幾分)板書:*時*分,補充:平時說時間,一般不帶秒。那今天是幾月幾日呢?隨學生回答并板書:*月*日,補充:為了說得更明白,我們還可以加上年,并板書成:*時 *分 *秒 *年 *月 *日指出:年月日和時分秒一樣,它們都是表示時間的單位名稱。想一想,都是表示時間的單位名稱,那它們之間有不同的地方嗎?(時分秒是較小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是較大的時間單位。)2、揭示課題:我們這節課一起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3、學生討論、交流:可我知道大家對這知識并不陌生了。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教師巡視)剛才我聽到大家說得很多,老師希望你在交流的時候能適當地組織組織,把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說,行嗎?全班交流。(老師注意學生發言中的一些可利用部分,并適當板書。)教師:剛才我們同學說得是不是都是正確的?用什么方法來檢驗它們?引導學生借助年歷卡驗證發言。二、探究新知。 估計學生能說到的相關知識點:1、一年有12個月。(讓學生很快地看一下年歷,檢查是不是12個月。再次確認“一年有12個月”)2、有的月有31天,有的月有30天。(查一下年歷,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小月?把它們填在表格里。)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認識年、月、日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數 指出: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二月呢?(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這大月、小月和二月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拿出彩筆,在表格里把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你有什么疑問?學生可能質疑:為什么二月份的天數最少?為什么7月、8月連續兩個月都是大月?……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出羅馬皇帝的故事。傳說在公元46年,古羅馬皇帝凱撒在修改歷法時,規定每年為十二個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為大月,每月31天;二、四、六、八、十、十二月為小月,每月30天。這樣,大小各六個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記住。但是,照這樣規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個月減去一天。減哪個月合適呢?那個時候被判處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處決,人們都希望二月能快點過去。于是,就從二月中減去一天。這樣,二月只剩下29天了。后來,有一個叫奧古斯都的人做了羅馬皇帝。他發現凱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卻是小月。他為了顯示自己和凱撒有同樣的尊嚴,就蠻橫地把八月也定為大月,改為31天。還將下半年的十月和十二月都改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為小月。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從不吉利的二月中減去。于是2月又少了1天,平年2月變成28天,閏年也只有29天了,并且沿用至今。現在你能記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了嗎? 當然你們以前可能還學到過別的方法記,誰愿意來說一說?3、一年有365天。我們平時一般都說一年有365天,現在請大家根據每個月的天數,來算一算,2005年是不是365天。學生獨立計算,并選擇不同算法交流?赡艹霈F連加,可用來檢查每個月依次的天數是否記對了。也可能是31×7+30×4+28,可用來讓學生知道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還有一個特殊的二月。三、鞏固應用。1.做“想想做做”第1、2題。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對于你來說,這一年里還有哪幾個比較重要的日子,把它們圈出來。告訴同桌,這個日子對你來說是什么意義。(可再追問:所在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為什么?)2.介紹身份證號碼:(1)有這樣一張身份證號碼:320522198203191049,讀一讀,你有什么感覺?(很長,記不。├蠋熃棠銇碚J識一下:每個成年人都會有一張身份證,不管里走到哪里,它都會跟著你,而且這個號碼是永遠不會改的。從1999年10月1日開始,用新的身份證編排系統,它有18個數字組成。前面的320522是表示地區,我們太倉就用這6個數字表示;后面緊接著的8個數字,分別表示該人出生的年月日,這個人就是在1982年的3月19日出生的。104,這三位是順序碼,是一個雙數,說明這人是個女的,如果是男的就該用單數,最后這個“9”是檢驗碼,由電腦系統生成,有的人最后這位是字母“x”,其實它想表示的是數字“10”,但如果用數字“10”的話就變成了19位了,所以用“x”來表示,它在羅馬數字里就表示“10”。(2)看了這個介紹,你能想出等你成年后,你的身份證號碼可能是怎樣的嗎?寫一寫。(3)警方在一次搜查中,查到這樣幾張身份證,你看有問題嗎?320522690230131 320522700101104 320522710931102 3205227213181023、拓展練習。(1)小紅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兩個月,你知道小紅是哪兩個月去外婆家的嗎?(2)小麗在奶奶家連續住了兩個月,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四、課堂總結。 了解年月日的形成:讓我們走進浩瀚的宇宙,看看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 多媒體課件演示:〖呈現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轉,地球自轉畫面,最后定在地球自轉畫面上〗 師:地球在不停的轉動,每自轉一周,就形成一日。 月亮繞著地球轉,每轉一周是一月。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周是一年。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了年月日(可視剩余時間,結合板書把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剛才我們看課件演示的時候,知道是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365天,可實際上,科學家經過測定,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并不是正好365天,而是365日5時48分46秒,這樣每年都會多出來的5時48分46秒該怎么解決呢?同學課后討論一下,也可以查資料或是預習后面的書,看能否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認識年、月、日 篇2

  大班數學活動——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

  根據大一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03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了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了解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日歷的區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認識年、月、日 篇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知道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 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共享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教師介紹自己出生的年、月、日。請學生介紹出生年、月、日。(出示新中國成立的圖片)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出示“神舟六號”飛船升空圖片)講述:2005年10月12日,我國“神舟六號”飛船發射成功。

  2. 提問:記錄我們每個人的生日、新中國的生日、值得紀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哪些時間單位?(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 探索

  1. 回憶。

  提問:關于年、月、日,你們已經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酌情板書。如:1年有12個月,每個月可能有31天、30天、28天、29天,1年有365天、366天等。

  再問:你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怎樣的一段時間是一年、一個月、一天嗎?(如果學生一時不會回答,教師可以舉例啟發:從去年春節到今年春節是一年)

  設疑:我們已經知道一年有12個月,還知道有些月份的天數是不一樣的。那么,關于年、月、日還有哪些有趣的知識呢?

  2. 探究一。

  出示2006年月歷,提問:2006年1月有幾天?1月1日是星期幾?

  談話:你能把自己的生日在年歷上圈出來嗎?先自己圈一圈,再和同桌交流。

  活動:觀察年歷,把每個月的天數填入書上的表格中。

  指名說各月的天數,教師在放大的表格中填寫各月天數。填錯的學生訂正。

  用以下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先提出第一問,再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酌情提出其他問題):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全月有31天的是哪幾個月?全月有30天的呢?哪個月的天數比較特殊,有多少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個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講解: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在“31天”前板書: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在“30天”前板書: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 探究二。

  活動: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

  交流:觀察涂色后的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可能會發現:12個月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和2月;大月中前4個是連續的單數,后3個是連續的雙數;7月和8月是連續的兩個大月……

  為便于學生記憶,可以與生活聯系:7、8兩個月都是大月,正好是放暑假的時間。如果學生提不出這些發現,則啟發學生去發現并把規律表達出來。

  根據學生找到的規律,出示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7、8兩月挨著數,7月以前找單數,8月以后找雙數!弊寣W生讀一讀。

  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兩種記憶方法:

 。1) 啟發學生想到:小月只有4個月,可以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來記。

  (2) 利用拳頭記憶。如果學生中有人知道如何利用拳頭來記憶的,可以請他們教其他的同學。如果學生不能主動提出用拳頭記憶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第18頁的拳頭圖,自己研究如何用拳頭來記憶,再請一個學生作示范,全體齊數。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數,另一人檢查。

  4. 游戲練習。

  游戲一:“起立坐下”。游戲規則: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師任意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的男生起立,是小月的女生起立。(把2月留在最后報,并追問:為什么都不起立?)

  游戲二:“左手右手”。先請生日在大月的同學舉左手,再請生日在小月的同學舉右手。最后請大家猜“兩次都沒有舉手的同學是幾月份出生的”。

  5. 探究三。

  提問:我們常說一年有365天,那么,這一年有365天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學生獨立計算2006年全年的天數。然后同桌間交流自己的算法。

  展示學生的算法和結果,并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意思。

  估計學生這樣計算:31 × 7 = 217(天),30 × 4 = 120(天),217 + 120 = 337(天),337 + 28 = 365(天)。

  提問:能再算一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多多少天嗎?

  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

  三、 應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再組織反饋。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一個要求,并組織反饋。再讓學生合作完成第二個要求,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逐步出示以下表格。(每年的紀念日和日期)

  四、總結

  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認識年、月、日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有關知識;

  2、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能初步判斷某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

  3、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判斷平閏年。

  【教學難點】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懂得四年一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哪些時間單位?

  2、除了時、分、秒外,你還知道哪些時間單位?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年、月、日。(板書:年、月、日)

  二、進行新課

  1、年、月、日的知識跟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那么經過多久為一年呢?

  問:①從春天到夏天到秋天,最后到冬天,這段經過的時間是________?

 、谡l能用你自己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經過多久為一年?一月呢?一日呢?

  2、你們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識呢?小組內交流后,推代表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板書。

  師生一起用年歷卡驗證剛才的知識。

  3、再仔細觀察一下年歷卡,你還能從中發現什么?

  出示:十年月份天數表1992年-2001年

  觀察這些年份里的情況跟剛才的是否一樣?

  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年份不同了,但1、3、5、7、8、10、12 月總是31天,所以稱它為大月。(板書:大月)4、6、9、11月總是30天,稱它為小月。(板書:小月)。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較多是幾天的?較少的是_________?

  教師指出:2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是閏年。(板書:平年、閏年)

  4、師介紹左拳記憶法。

  指名數。

  5、練習:①你出生在幾月,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11月30日后一天是( )月( )日

  3月1日前一天是( )月( )日。

 、塾螒颍豪蠋焾笤路,是大月男生起立,是小月則女生起立。

  6、計算平年、閏年全年天數。

  提問:有人說一年有365天,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呢?咱們來算一算2000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樣算的?

  7、判斷平年、閏年

  提問:怎樣來判斷一個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呢?

 。ǔ鍪荆1991~2002年各月天數表)

  問: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用一個能正好框出4年年份的長方形框,逐格下移,讓學生看出每4 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

  邊移動邊問:框內幾年?有幾個閏年?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板書:每4 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

  閏年年份與“4”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將一些年份數除以4,看看,能不能找到規律?

  出示:1992÷4 1996÷4 1994÷4

  2000÷4 1993÷4 1999÷4 (分組計算)

  討論:①閏年、平年年份數除以4的結果有什么不同?

  ②給你一個公歷年份數,如1932年,怎樣判斷它是平年,還是閏年?

  教師小結:閏年的年份數除以4沒有余數,而平年的年份數除以4有余數。

  練習:判斷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49年 1840年 1921年 2100年

  2001年呢?看書p45最底下兩小字。

  所以,剛才我們說,每4年只有3個平年,一個閏年是通常情況下。(板書:通常)

  8、認識世紀、季度

  日常生活中還聽到“世紀”“季度”這樣的詞,那么什么是世紀?一年有幾個季度呢?季度又是怎樣劃分的呢?

  自己讀一讀書上45頁最后兩小節。

  問:比年大的時間單位是什么?一個世紀有多長?(板書:100 年是一個世紀)

  說明:從2001年開始,我們已進入21世紀。

  提問:一年有幾個季度?(板書:4個季度)這四個季度是怎樣劃分的?

  三、課堂練習

  1、練一練

  2、練習九1、2、3、

  四、課堂小結

  說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說明:一日與“小時”有什么關系呢?這是我們后面要學習的內容。

認識年、月、日 篇5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問題:同引導學生觀察,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重視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原有的基礎。本課“年月日”的知識,對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張白紙,因此在導入新課時與學生交流了有關年月日的信息后再進行新課的教學,把知識蘊含于學生具體活動的經驗背景之上,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欲望,并且使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一年有幾個月?每月有幾天?并把每月的天數填寫在書上)自學,接著進行反饋,歸納出:一年有12個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約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記憶還可以用拳頭法。在教學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學生在游戲中加深了對大月小月的記憶。

  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備課時預設的不夠充分,以致課上出現的突發情況應對不夠及時,解決繁冗。

  2、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給予評價。

  3、左拳記憶法在講授時如果利用課件出示給學生會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節課練習較少,學生動筆的不多。應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時間。

  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認識年、月、日 篇6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

  根據大一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xx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xx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xx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了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了解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日歷的區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認識年、月、日 篇7

  教學內容:

  年、月、日(《現代小學數學》第七冊35~37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等方面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節”引入課題,來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年、月、日,并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分清大月與小月;對平年與閏年的判斷.

  教具學具:

  電腦課件,投影片,1999年和1996年年歷若干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板書:1999年10月1日)這一天是什么日子?

  生:國慶節.

  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節.

  師:這里出現了哪幾個時間單位?

  生:年、月、日.

  師:說得好.大家已經知道時、分、秒,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年、月、日.(出示課題——《年月日》)

  二、展開新知:

  1.年、月、日的認識.

  (出示1999年年歷)這是1999年的年歷,你們每個小組都有1份.請大家觀察這張年歷,從中你觀察到了什么?可以先在小組里議論議論.

  (學生小組議論,教師巡視.)

  提問:哪一組的代表來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年有12個月,1個月有31天、30天、2月28天.)

  提問:誰知道一個月有31天的叫什么月?哪幾個月是大月?一年中國共產黨有幾個大月?一個月有30天的叫什么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一年中國共產黨有幾個小月?

  (根據學生回答繼續板書.)

  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和別的月份都不一樣,所以2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要知道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只要記。骸捌咔皢卧麓,八后雙月大”,2月除外,就可以推算出來了.

  (讓學生根據這種推算方法速記半分鐘.)

  推算大月和小月,還可以用“拳頭記憶法”,下面請看電腦演示.

  電腦演示:怎樣能快速記住哪個月份是大月?哪個月份是小月呢?請你伸出左拳,……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小月(2月除外).

  下面請大家邊看邊實踐.

  (電腦重復演示,學生實踐.)

  知道了大月和小月,我們再來看看全年天數怎樣計算呢?怎樣計算簡便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1×7+30×4+28=365(天)

  2.平年和閏年的認識.

  (出示1996年年歷)這是1996年的年歷,你們每個小組也都有一份.請你們仔細觀察這份年歷,再同1999年的年歷比較,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

  提問:哪一組的代表來匯報你們的發現?

  (1999年的2月是28天,1996年的2月是29天,其它月份天數都一樣.)

  那么96年的全年有多少天?是怎樣計算的呢?還有更快速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65+1=366(天)

  這一天多在哪里?是怎樣多出來的呢?讓電腦給大家演示一段歷法知識.

  電腦演示:(屏幕出現地球繞太陽運行的畫面)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周是一年,一年的時間到底是多少呢?一年的時間實際是365天零5小時48分46秒.

  提問:一年實際是多少時間?

  電腦繼續演示:如果365天為一年,那么4年大約多出一天.

  提問:為什么說大約多出一天?

  電腦繼續演示:根據規定,全年有365天的叫平年,全年有366天的叫閏年,閏年多出的一天就放在了2月.

  提問:全年有365天的叫什么年?全年有366天的叫什么年?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提問:平年和閏年區別在哪里?平年2月份有多少天?閏年2月份有多少天?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怎樣判斷平年還是閏年呢?請看電腦演示.

  電腦演示:公元4年、8年、12年是閏年,你能舉兩個閏年的例子嗎?

  提問:你能找到什么規律嗎?

  電腦演示:判斷.1996年是閏年嗎?……把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是閏年.

  提問:那么如果有余數呢?

  試一試:判斷下面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80年 1992年

  以上年份都不是整百年的,如果是整百年的又應怎樣判斷呢?請繼續看電腦演示.

  電腦演示:地球繞太陽四周后,算一算每年多出的時間加起來離一天還差多少時間?離一天還差44分46秒.

  這就是前面為什么說大約多出一天,實際是不到一天,還差多少?

  四年差44分46秒,看來誤差很少,但時間長了,誤差就大了,所以需要作一項補充規定.

  電腦演示:時間越長,誤差越大.所以要補充規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判斷下面年份是否是閏年.

  看明白了嗎?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是閏年,如果公歷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試一試:判斷下面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600年 1984年 1700年 1993年

  3.周年的計算.

  提問:大家一定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一天成立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提問:到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多少周年?你是怎樣推算出來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和同桌同學說說你的出生日期,讓他(她)算一算到20xx年你的生日時,是幾周歲?

  (學生互說互算;再指名一、兩個學生說一說.)

  4.看書第35頁至第37頁.

  5.質疑: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釋疑)

  三、練習與反饋.

  1.判斷題.(用手勢表示對錯.)

  A.凡單數的月份都是大月. ( )

  B.1年有365天. ( )

  C.11月份過了10天后,還剩20天. ( )

  D.1500年2月有29天. ( )

  2.選擇題.(用手勢表示正確答案的編號.)

  A.5月份的最后一天是( )日.

 、28 ②30 ③31

  B.4月和5月共有( )天.

 、60 ②61 ③62

  C.爸爸出差的時間正好是1961年2月份的天數,是( )天.

  ①30 ②28 ③ 29

  D.中國共產黨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 )周年.

  ①78 ②77 ③79

  3.搶答題.

  A.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B.小明到外婆家住了兩個月,正好是62天,你知道是哪兩個月嗎?

  三、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認識年、月、日 篇8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年月日

  一.情況分析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

  根據大一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03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了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了解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日歷的區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認識年、月、日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同前)和數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布置的展覽區。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

  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看到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你們發現了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這些數字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2)幼兒操作 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看掛歷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現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教師總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幾天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如:生日、節日等),并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聽。

認識年、月、日 篇10

  教學反思

  這次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實踐環節,每一環節都是環環相套,層層遞進;顒娱_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 、說說數字,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進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進行著有趣的游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開了一個展覽會,孩子們更是樂開了天更重要的是這個情境激發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發現,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數學《認識日歷》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日歷 掛歷 臺歷等來讓幼兒認識日期,查閱日期.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綱要》精神:幼兒的教育內容必須生活化、游戲化、社會化。“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創設出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應該讓學生懂得:生活就是數學學習的課堂,數學學習就在廣闊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長中。

  教學反思二

  這是一個數學活動,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年歷,知道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有什么不一樣的。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為了使幼兒學起來更容易,課前我請他們準備一份XX年的年歷,在準備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就已經先預習起來,在家長的幫助下,我看到他們帶來的年歷中有的已經把重要節日圈畫出來了,可有的小朋友根本連年歷都沒有帶來,面對這種水平不一的孩子們,我想他們可以結成一組,會的帶不會的,這樣大家學起來就快了,在他們一組上,我放上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告訴他們一句歌謠: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反應快的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哦~~原來這些月是31天呀!我請他們來驗證一下,看看老師說的這個歌謠準不準確,孩子們又興高采烈地翻起年歷來了。

  在這個活動中,我沒有填鴨式地灌輸給孩子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請他們動手,在玩中發現奧秘,比如說月中多少天這個難點,我用一句歌謠簡單概括,并且請他們來檢查我說得對不對,在他們檢查的過程中,他們理解這句歌謠并且加深了印象。對于這個活動,雖然還有個別孩子沒有完全掌握,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能掌握的孩子這一輩子都能記住這個難點,并且還能把這個歌謠傳播給其他孩子。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剛開始有指錯的現象,但是練到第5、6個節日的時候,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還很迅速呢!剛開始指是一組中能力較強的小朋友帶頭,后來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現在交換一下,讓剛才還沒有動手指的小朋友先指。這下,小朋友們玩得更熱火朝天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這節活動才能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認識年、月、日 篇11

  《年、月、日》是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認識年月日,這是一節概念課,知識點比較多。怎樣有條理地學會這么多知識點呢?

  我先讓孩子們提前預習,并查閱有關資料,寫出預習提綱。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教學的重點定位于: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在一節課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的知識和判斷方法,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比較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本課中,我通過猜謎語導入,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并讀出今天的日期,從而引出課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細心觀察自己帶的年歷,然后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為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教學是一個發展的、生成的過程。

  在教學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我還安排了數學小游戲:聽老師報月份,男女生分別起立。當最末老師報出2月時,有趣的場面出現了:有的同學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學在觀望他人的動態,學生此時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覷……我笑著問: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為什么?這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在平年、閏年的教學時,我先出示了幾個常規年份讓他們分組判斷,學生很快用除法判斷出來,最后我又出示192019年,學生判斷后全部表示是平年,大部分孩子說是閏年,個別孩子說是平年,到底誰說的對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兒歌: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但是運用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

  在練習環節設計了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場景,你知道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間嗎?如此貼近學生認知經驗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學生對2019年8月8日這個歷史意義的日子的記憶火花,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什么時間?1949年10月1日,并借機練習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幾個知識點,既滲透了愛國教育又加強了練習。

  教師要真正成為引導者。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自主學習的舞臺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認識年、月、日 篇12

  目標:

  1、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知道一年有xx個月,有大月和小月。

  2、嘗試聽指令在日歷中找日子,了解日歷在生活中的運用。

  3、初步有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準備:

  1、座月房子

  2、年月日字卡

  3、節日卡10.1./6.1/9.10/1.1/3.8

  4、幼兒使用的日歷每人一張,小彩筆一只;

  5、亂碼紙一張

  過程:

  一、觀察活動:(認識年月日)

  1、師: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個朋友家玩,進去可要有禮貌,沒經過主人的同意可不能隨便動別人的東西,明白了嗎?(師帶幼兒進入房間生到生位上)

  2、師:瞧,在前面,你發現了什么?

  3、師:這是誰的家呢?原來是年媽媽的家(出示字卡"年")年媽媽有許多許多的日娃娃(出示字卡"日")她就給日娃娃蓋了許多間房子,你們看看一共有幾間房子呢?

  4、師:年媽媽把這些房子取名叫"月"(出示字卡"月")第一件房子叫1月,第二座房子叫2月......

  5、師:請你們在小日歷上找一找吧(請幼兒取出放在椅子下的小日歷,找找日的名字,找完了放回去)

  二、認識大、小月

  1、師:其實年媽媽的座房子就是一年的xx個月,你們看看這些月房子都一樣大嗎?

  2、師:大月房子是哪幾個月?小月房子又是哪幾個月?看看大約房子住了幾個日娃娃?小月房子呢?他們一樣的么?

  3、小結:年媽媽把住著31個日娃娃的月房子叫作大月,而住著30個日娃娃的月房子叫作小月。2月房子最特殊,住著日娃娃最少只有28(9)天,年媽媽叫他平月、

  三、看小日歷(鞏固)

  請幼兒取出小日歷

  1、師:請你們找到1月,1月有幾天?是大月還是小月?2月有幾天?是大月還是小月?3月有幾天?是大月還是小月?......

  2、可以請個別幼兒嘗試回答,X月有幾天是大月還是小月

  四、學習查找日期的方法

  1、師:其實年媽媽的家就是一張日歷,它能幫助我們準確的查找日期,那就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吧。(師出示字今天是20xx年X月X日,請幼兒念)。

  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找一找(找到了我們用小花貼紙粘在日期旁)其他幼兒檢查。對,請他介紹是怎么找的。

  錯。

  2、師:今天是X月X日。我們就在原先找的X月選座房子,然后在X月的房子里找到X這個日娃娃,你會了么?

  3、師:在黑板上有5個節日的日期,等下請你們上來翻,翻到什么節日,就請你在日歷上找到這個日子。

  師:沒請到的小朋友在下面靜靜的.找,看看他們找的對不對。

  4、小結:現在我們學會了看日歷找日子,知道在日歷中找日子時要先看日歷的月份,再在月房子了找到它相應的日娃娃。

  五、找小貓的生日

  1、師:小貓的生日快到了,粗心的小狗把小貓的生日寫在了一張紙上,可是它不記得哪個是了,你們幫他找找(出示圖紙),有提示哦,聽清楚,請把相同的日期去掉,就是小貓的生日。

  2、師:請你們在自己的日歷上找,找到的用筆圈出來。

  9.8 9.8 10.5 10.5 .18

  3、檢查:請一個幼兒上來。

  師:你們找對了么?給自己鼓鼓掌

  六、生日(延伸或跟上)

  1、師:好,下面請大家來當小記者,去問問后面的老師,他是幾月幾日生日,記在你的日歷上。

  在日歷上檢查:

  2、師:后面的客人老師,這是誰的生日,我們小朋友找對了么?

  結束:

  小記者們。我們一起去采訪一下幼兒園里其他小朋友,把他們的生日在日歷上找到,好么?出發。

認識年、月、日 篇1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二、教學內容

  1.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實踐活動:

  制作年歷

  教材在學生學習完“年、月、日”這一單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歷的活動,一方面能使學生鞏固對年月日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新知識點:

  1、認識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3、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的對的生活經驗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教學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事件與時間關系的體驗,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為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

  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是在時、分、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但是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教材內容在設計時著重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構建知識的平臺。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校活動。如觀察年歷時,讓學生思考“一年有幾個月“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鐘面探索外圈和內圈的關系等。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和24時計時法。

  3、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鐘表模型等教具、學具的作用。

  由于學生平時很少使用24時計時法,因此在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幾時,學生往往感到不太習慣。教學時,應使用鐘表模型等教具或學具,加強對鐘面的.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一整天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表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在教學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時,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從出發時刻開始,轉到到達時刻,把直觀觀察和路線圖對應起來,并口算出經過的時間。

  第一課時

  認識年、月、日

  課題

  認識年、月、日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2、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具準備

  各年份的年歷卡。

  教學設計

  一、學前準備

  1、填空。

  1時=分 1分=秒

  1時=秒 240分=時

  1分25秒=秒 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么單位?(時間單位)

  (2)關于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么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導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鐘、表來研究時、分、秒,那么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研究呢?(年歷卡)

  (2)觀察手中的年歷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歷。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么節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歷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教師根究學生的回答內容,板書: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 31天

  4、6、9、11 30天

  2 29天或28天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歷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通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2、鞏固。

  剛才我們在年歷上已經找到了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現在請你們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在小于?

  3、記住大月、小月。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和一個特殊月。那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

  教材上介紹了一種左拳記憶法,應該怎么數呢?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著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觀察今年的年歷。

 。1)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2)六一兒童節是星期( )。

 。3)四月份有( )個星期零( )天。

  四、思維訓練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幾月幾日?

  五、板書設計

認識年、月、日 篇14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課件和實物結合,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表達,自己總結、整理相應的規律。

  幼兒的語言表達很大程度上表現了他們的思維,所以在活動中,我為幼兒盡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表達。

  活動目標:

 。1)能夠了解年月日,感知年月日的關系,知道一年有12個月,每月有多少天。

 。2)會在生活中辨認日期,會在日歷上查看日期。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日歷,操作材料(作業、鉛筆)

 。2)媒體:硬件:交互性電子白板、電腦、投影儀等

  軟件:白板課件

 。3)經驗:知道星期的概念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年月日的關系,認識月、日、星期

  難點:在日歷上查找日期

  活動過程

  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故事引入:年媽媽和她的一家

  聽故事,進入活動情景

  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

  比較大小

  提出觀察要求,通過觀察知道大月份有31天、小月份有30天,二月有28天

  個別提問,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總結每月有多少天

  教師提問:

  他們住在幾座房子里啊?

  出示房子的圖片:你們看看那個房子大,那個房子小,自己動手排一排。

  提問:為什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

  那咱們先來看看一月份有多少天?

  那咱們再看看這幾個月有多少天?

  數后,回答教師的提問:

  12座

  觀察房子的大小,動手操作按照大、中、小的順序將房子歸類排列,將相應的房子號碼寫在白板上。

  里面住的寶寶多,

  里面住的寶寶少

  幼兒觀察后:31天

  幼兒繼續觀察3、5、7、8、10、12月得出以上幾個月都有31天。

  幼兒觀察后知道4、6、9、11月是30天。

  出示白板課件

  出示白板課件:標有號碼的房間和寫有大房子、中房子、小房子的`空白頁。

  出示一月份的日歷表。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表。

  引導幼兒觀察日歷(知道日歷上有月份,星期、日子)

  學習如何查看日歷

  教師提問:

  這是一張6月的日歷,咱們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啊?

  那咱們怎么看日歷?

  幼兒觀察白板,回答教師提問

  有數字、還有星期

  出示幻燈P5

  練習查看日歷

  找一找6月份的節日,在上面畫上小標記

  自己練習在日歷上查找相應日期并做上標記;在日歷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做上自己喜歡的標記

  出示6月日歷

  活動反思:

  認識年月日對我們班的幼兒來說并不是新的知識,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滲透了時間、日期等概念,所以這次活動是在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上展開的。但是在日歷上查找日期,對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顒拥闹黧w是幼兒,教師在活動中只是一個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盡可能多的提供自己操作、合作練習、自主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在表達,操作練習中掌握知識技能。

  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盡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表達想法。

  白板的運用,減輕了教師操作學具、教具的繁瑣,使教師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提高了活動效率。

  同時活動利用了信息技術色彩鮮明、圖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優勢,延長了幼兒注意的時間,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認識年、月、日 篇15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全年以和每個月的天數。

  2.在觀察年歷的活動中,培養收集、處置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堂實錄

  師:今天是幾月幾日?

  生:3月9日。

  師:這是很平常的一個日子。但一年中總有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很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是你的——

  生(脫口而出):生日。

  師:你能在年歷上找到你的生日嗎?圈劃出來,看看這一天是星期幾?

  同學在各自的年歷上找生日并作圈劃(課前,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張20xx年的年歷卡。)

  師:愿意告訴大家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其他同學根據他所說的日期找出這一天是星期幾。

  兩位同學起立說出各自的生日,其余同學判斷是星期幾。

  【研討:“年、月、日”知識是計量知識中與空間知識(長度)、質量和貨幣知識相并列,銜接較小的時間單位“時、分、秒”之后而學習的較大的時間單位。教材的'這種布置順序是包括了對兒童認知客觀實際的正確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相對于空間(長度)、質量和貨幣要籠統、難于掌握一些;相對于時、分、秒的體驗又空乏、膚淺一些。但因為生活離不開時間,它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之一,所以兒童的生活之中已積累有一定的年、月、日的初步經驗。本課教學從其中選擇有較多體驗的 “日”開始,而至月、年,次第展開。在一般自然的交談中,刻意地安布一個普通日子的“平!鳖}眼正反拈聯,順手牽引出與之對立的“特殊”的日子的猜想,使話題與認識的主體——同學的相關度一下子得到了提升,從而激活了同學對課題學習的興趣,使其后對年歷片的觀察與圈劃活動能使同學令行風動、傾心參與。這是教者開課藝術的充沛體現。

  本課的目標定位對知識層面規定較低,只是要求知道(記住);但對情意領域,教者的眼光又很高遠,重視了能力和興趣的教育培養。這是本課設計著眼點的一大特色。】

  師:請繼續觀察年歷卡,你發現些什么了?

  生:每個月后都有空缺。

  師:哦,你看出了每個月的日期排列有特點。

  生:一年有12個月。

  教師板書:一年有12個月。

  生:2月有28天,其它各個月有30天,有31天。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一個月的最后一個日期數是多少,這個月就有多少天。

  師:說得真好!20xx年的各個月有多少天,請大家觀察年歷,再填寫數學書第17頁的表格。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數

  同學填寫后,指名報各月的天數,同學核對。

  一位同學說:他的年歷上,7月是30天。教師接過同學的年歷看,發現日期的排列有些特別,因最下面一行沒有空行,遂把31排到了最上面一行。同學沒看懂這種有些特別的排列法。教師隨即視頻展示這一位同學所帶的的年歷,并引導其他同學觀察、辨析這個月有多少天。

認識年、月、日 篇16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以來,每天都會有幼兒做值日生,在日歷上寫天氣預報,這時就會發現有的幼兒不會看日歷,不會在日歷上查找日期,所以我希望設計一次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年月日,會察看日歷。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課件和實物結合,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表達,自己總結、整理相應的規律。

  幼兒的語言表達很大程度上表現了他們的思維,所以在活動中,我為幼兒盡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表達。

  活動目標:

 。1) 能夠了解年月日,感知年月日的關系,知道一年有12個月,每月有多少天。

 。2) 會在生活中辨認日期,會在日歷上查看日期。

 。3)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日歷,操作材料(作業、鉛筆)

 。2)媒體:硬件:交互性電子白板、電腦、投影儀等

  軟件:白板課件

 。3)經驗:知道星期的概念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年月日的關系,認識月、日、星期

  難點:在日歷上查找日期

  活動過程:

  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故事引入:年媽媽和她的一家

  聽故事,進入活動情景

  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

  比較大小

  提出觀察要求,通過觀察知道大月份有31天、小月份有30天,二月有28天

  個別提問,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總結每月有多少天

  教師提問:

  他們住在幾座房子里?

  出示房子的圖片:你們看看那個房子大,那個房子小,自己動手排一排。

  提問:為什有的房子大、有的房子小呢?

  那咱們先來看看一月份有多少天?

  那咱們再看看這幾個月有多少天?

  數后,回答教師的提問:

  12座

  觀察房子的大小,動手操作按照大、中、小的.順序將房子歸類排列,將相應的房子號碼寫在白板上。

  里面住的寶寶多,

  里面住的寶寶少

  幼兒觀察后:31天

  幼兒繼續觀察3、5、7、8、10、12月得出以上幾個月都有31天。

  幼兒觀察后知道4、6、9、11月是30天。

  出示白板課件

  出示白板課件:標有號碼的房間和寫有大房子、中房子、小房子的空白頁。

  出示一月份的日歷表。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表。

  引導幼兒觀察日歷(知道日歷上有月份,星期、日子)

  學習如何查看日歷

  教師提問:

  這是一張6月的日歷,咱們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那咱們怎么看日歷?

  幼兒觀察白板,回答教師提問

  有數字、還有星期

  出示幻燈P5

  練習查看日歷

  找一找6月份的節日,在上面畫上小標記

  自己練習在日歷上查找相應日期并做上標記;在日歷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做上自己喜歡的標記

  出示6月日歷

  活動反思:

  認識年月日對我們班的幼兒來說并不是新的知識,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滲透了時間、日期等概念,所以這次活動是在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上展開的。但是在日歷上查找日期,對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活動的主體是幼兒,教師在活動中只是一個引導的角色,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同時在活動中,為幼兒盡可能多的提供自己操作、合作練習、自主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在表達,操作練習中掌握知識技能。

  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盡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表達想法。

  白板的運用,減輕了教師操作學具、教具的繁瑣,使教師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提高了活動效率。

  同時活動利用了信息技術色彩鮮明、圖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優勢,延長了幼兒注意的時間,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認識年、月、日 篇17

  故事背景:

  還有一個月就要畢業了。今天幼兒園有一場照片展。彬彬指著其中的一張照片說:“這是20xx年1月1日開元旦聯歡會的照片!眻A圓指著另外一張照片說:“這是20xx年2月1日滑雪的照片!蹦敲雌渌恼掌謩e是什么時候的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讓幼兒知道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學習看日歷。

  3.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畢業照片展!窋底挚ㄆ。月份字卡。年媽媽的房子。各類掛歷。臺歷。月歷。

  學具準備:

  月份卡片。日期卡片。紙。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故事掛圖,畢業照片展。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今天幼兒園有什么活動呢?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元旦是哪一天嗎?

  2.教師給幼兒講故事年媽媽的孩子。

  故事:有一個年媽媽。他有300多個日寶寶。年媽媽可發愁了。這么多的寶寶怎

  么住呢?年媽媽想啊想。他終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蓋了12間房子。每個房子都有一個名字。1月,2月,3月……12月。每個月房子里都住了很多的日寶寶。小朋友們請你們看一看每個月房子里面有多少日寶寶?

  二,集體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12座房子的圖片并回答問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年媽媽的房子,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座呢?

  2.教師出示1到12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將數字和月粘貼在房頂上。教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年媽媽為日寶寶蓋了多少座房子?

  3.教師打開房間,引導幼兒感知每個月份的天數。

  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每個房間里面住了多少個日寶寶?

  4.教師出示日歷引導幼兒學看日歷。

  (1)教師引導幼兒看日歷。

  教師:封面上的數字是多少?請你讀一讀。這個臺歷年媽媽的.名字叫20xx。

  (2)教師引導幼兒看月份。

 。3)教師引導幼兒看每個月的天數及星期。

  5.教師引導幼兒通過看特殊日子,鞏固對日期的認識。

  (1)教師引導幼兒看六一這一天的日期及星期幾。

 。2)教師引導幼兒看元旦的日期。

 。3)教師引導幼兒看其他節日的日期。

  6.教師引導幼兒在仔細看掛圖,并說一說掛圖上的日期。

  三,操作活動:

  第一組。教師引導幼兒制作一年中的每個月的月份時間線。第二組,教師引導幼兒制作1月中的每一天天數時間線。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歷的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掛歷、日歷、臺歷。

 。3)園內完成《操作側》第51/52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與幼兒一起玩日期印章的游戲,并觀察日歷,圈出特別的日子。

  (2)家庭完成《親自冊》第51/52頁。

認識年、月、日(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認識年月日

    大班數學活動——一.情況分析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

  • 認識年月日教案(精選10篇)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課件和實物結合,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表達,自...

  •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通用3篇)

    《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 《認識年月日》教學案例評析(精選8篇)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都是新中國的小主人,誰知道,新中國是什么時候成立的?師:你們還記住了哪些難忘的日子?師:剛才同學們所說的每句話都提到了哪幾個相同的字?(師揭示課題)二、觀察年歷,探究新知1、認識年歷。...

  • 《認識年月日》教案(通用11篇)

    故事背景:還有一個月就要畢業了。今天幼兒園有一場照片展。彬彬指著其中的一張照片說:“這是20xx年1月1日開元旦聯歡會的照片!眻A圓指著另外一張照片說:“這是20xx年2月1日滑雪的照片。...

  • 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

    下面是小學數學認識年月日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借鑒!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一《年月日》教學的重點是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

  • 大班認識年月日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這次數學活動,我精心設計了三個實踐環節,每一環節都是環環相套,層層遞進;顒娱_始,我神秘地說要與數字朋友做游戲,孩子們注意力一下子給吸引住了,通過讓幼兒認認、想想 、說說數字,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擴展性思維.接著讓幼兒...

  • 認識年、月、日 雙語教案

    一、 教材:蘇教版數學第6冊p17-18。二、 課題:認識年、月、日(新授)三、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 認識年、月、日 教案(研討課)

    認識年、月、日(修改稿2)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也,知道2005年全年有365天。...

  • 第二單元 認識年、月、日第五課時:補充練習:年、月、日

    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平閏年的有關知識,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能計算經過時間。教學重點:解決年、月、日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比較熟練地掌握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 第二單元 認識年、月、日 第二課時:認識年、月、日(二)

    教學目標: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 《認識年、月、日》數學教研課教案

    第 6 冊教案 主備人:陳瑋 上課時間:2008.3.13內容: 認識年、月、日 第 1 教時 總第 11 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

  • 《認識年月日》教學案例評析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都是新中國的小主人,誰知道,新中國是什么時候成立的? 師:你們還記住了哪些難忘的日子? 師:剛才同學們所說的每句話都提到了哪幾個相同的字?(師揭示課題) 二、觀察年歷,探究新知 1、認識年歷。...

  • 第二單元 年、月、日 第1課時 認識年、月、日

    教學內容:教材p17-18例題,想想做做1-2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知識。2、能初步判斷是大月和小月,平年還是閏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 第二單元 認識年、月、日第四課時:生日快樂

    教學目標:1、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2、滲透孝敬父母、熱愛家庭的思想教育。教學重點:熟悉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怀柔区| 芮城县| 黄石市| 锦州市| 八宿县| 浦东新区| 额尔古纳市| 宜宾县| 大石桥市| 东兰县| 基隆市| 邓州市| 道孚县| 沙田区| 晋城| 浙江省| 老河口市| 富民县| 昂仁县| 民丰县| 西乌| 大港区| 临汾市| 霸州市| 搜索| 手游| 徐闻县| 岳阳县| 沾化县| 嘉鱼县| 巢湖市| 辽中县| 屏边| 裕民县| 从江县| 兴国县| 杭锦旗| 容城县| 镇坪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