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人教課標版(精選2篇)
6.6.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人教課標版 篇1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方法,熟練地進行換算。2、培養(yǎng)學生類推和逆向思維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教學難點: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教學過程一、復習1、填空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二、新授1、教學例3(1)例3、 一塊正方形水泥磚,磚的面積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教師提問: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個大?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是多少個100平方厘米?教師板書: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2、教學例4(1)例4、 根據(jù)量得的長和寬算出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教師提問:怎樣計算桌面的面積?根據(jù)是什么?(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教師板書: 120×55=6600(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個大?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幾個100平方厘米?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樣想?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xiàn)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換算時有什么規(guī)律?三、鞏固練習1、填空(1)3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400厘米=( )分米=( 。├迕祝3)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4)17平方米=( 。┢椒椒置祝5)29平方分米=( 。┢椒嚼迕祝6)9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一張寫字臺的臺面長是13分米,寬是6分米。他的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3、一條人行道長20米,寬4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積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磚鋪地,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幾塊?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收獲?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有什么規(guī)律?五、課后作業(yè)練習二十八 6、7、8
6.6.3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人教課標版 篇2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30—132頁的例1—例3,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知道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面積單位 間的簡單換算。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投影片,學生準備邊長1厘米、1分米的兩個正方形。教學過程:一、復習1、讓學生說一說學過的長度單位。2、讓學生說出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教師板書出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師: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那么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二、新課1、教學例1。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一個1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拿出1分米的正方形,先用分米做單位量一量它的邊長,說出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然后再想一想,如果用厘米做單位,邊長是多少厘米,面積又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并指出:這個正方形是以厘米做單位就是100平方厘米,以分米做單位就是1平方分米從而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接著讓學生左手拿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著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想一想1平方分米里含有多少個平方厘米。2、教學例2。教師出示邊長1米的正方形,用上面的方法教學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總結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你們知道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教師板書:進率100。4、比較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讓學生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通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長度單位的大小可以用線段來表示,而面積單位的大小可以用正方形的面積來表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擺放10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5、教學例3。教師出示例3,提問:折合25平方分米是什么意思?板書:2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耙25平方分米折合多少平方厘米,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個面積單位哪個大?”“1平方分米里有幾個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里有100個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里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個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500平方厘米”三、練習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2、做練習三十的第2、3題。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3、做練習三十的第4題。第1、2問,讓學生獨立做。第三問,可以引導學生想:要求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多少塊,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四、作業(yè)練習三十的第8—10題。面積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32頁例4,“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9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2、說一說是如何推想的。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二、新課1、教學例4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例4,指名學生讀題,然后提問:“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這個桌面是什么形狀的?”“它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知道了桌面的長和寬,怎樣求桌面的面積?”然后讓學生計算并指名說出計算結果和單位名稱,教師板書:120×55=6600(平方厘米)教師接著再問:我們算出桌面的面積是6600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分米,應該怎樣推想?最后教師寫答案。6600平方厘米=66平方分米2、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的習題。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三、練習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讓學生獨立做,找?guī)酌麑W生說一說推想過程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這道題有三問,前兩問讓學生自己做,做第三問學生如果有困難,教師加以引導。四、作業(yè)練習三十的第8—10題;旌暇毩暯虒W內(nèi)容:練習三十的第11—15題。教學目的:1、通過長度單位間換算與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對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認識。2、通過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使學生進一步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3、通過解答有關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一、口算練習做練習三十的第11題。讓學生做在書上。二、混合練習1、做練習三十的第12題。這題是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和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對比練習,做題前,讓學生分清面積單位還是長度單位。㈠500厘米=( )分米是怎樣推想的?㈡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是怎樣推想的?㈢為什么500厘米=50分米, 500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2、做練習三十的第13題。先讓學生讀題,說出已知什么,求什么,讓學生想一想: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指的是什么,應該怎樣計算?3、做練習三十的第14題。這是一道聯(lián)系實際的有關計算面積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下面的問題:①粉刷這面墻壁,實際上粉刷的是哪一部分?②這部分的面積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4、做練習三十的第15題。這道題可以先讓學生畫,然后教師把學生的不同畫法板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