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通用5篇)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44頁。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解答乘法、加減法相結合的兩步計算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加減法相結合的兩步計算的問題的不同解法。
教學準備:準備上衣、褲子的圖片(褲子圖片上標有28元的標簽)。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根據條件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并列式解答。
(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
(2) ,( )?
2、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
弄清題意,畫出線段圖。
教師出示掛圖。學生說說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請一生說)(齊讀一下條件)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師: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1、一件上衣多少錢?
2、買一套衣服多少錢?
3、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錢?(或:一條褲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錢?)
……
教師用一條線段表示褲子的價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
師:褲子的價錢是多少?(28元)我們在線段上畫一個大括號標上28元。
師:誰來說說這條線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討論一下。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畫。
師:誰來說說這幅線段圖的意思,(指名說)(褲子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師:這不是一條完整的題目,它還少什么?(問題)
1、“一件上衣多少錢?”
師:這個問題的問號在圖上該怎樣標?標在哪兒?
(請人說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線段圖)
師:這樣列式呢?
指名回答并板書:28×3
師:28是什么?(褲子的價錢)
3是什么?(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價錢)
師:我們根據題目中的條件知道:用褲子的價錢乘以3得到上衣的價錢.
師:還有沒有其他途徑了?(從圖上觀察)
師:我們還可以從圖上來觀察:褲子的價錢是1小段代表28元,上衣的價錢是3小段,所以用28乘以3,算出3個28是多少。)
師: 28乘以3等于多少?
師:指名說,根據匯報板書28×3=84(元)
2、“買一套衣服多少錢?”
師: “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褲子加上衣)
師:那么“買一套衣服多少錢?”這個問題的問號該標在哪兒?為什么?(學生討論,并標出問號)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那些條件?(指名說)
師:哪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需要我們先求出來?(上衣的價錢)
師:所以這一題要幾步計算(兩步)
師:自己試著列式計算(教師巡視,請兩位同學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價錢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價錢
綜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褲子一共是4個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價錢
綜合算式是:28×(3+1)
師:方法一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方法二中3+1求的是什么,(上衣和褲子一共是幾個28元)
師:小組討論一下這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
師:指名說(一種是先算上衣的價錢,另一種是先算一套衣服的價錢是幾個28元)
師:你覺得這個問題用畫線段圖來的方法有什么好處?
3、“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錢?”
師:現在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請一位同學上臺指)
師:比較一下兩副圖,你發現什么?(我們看到條件都沒有變,只是問題變了,所以我們就改變了寫問號的地方)
師:根據線段圖中所表示的數量之間的關系,自己試著列式計算。(指名兩人板演)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價錢
84-28=56(元)……上衣比褲子多的錢數
綜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褲子多2個28元
28×2=56(元)……上衣比褲子多的錢數
綜合算式是:28×(3-1)
師:誰來說說第一種方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第二種方法呢?
師:第二種方法中先求上衣比褲子多了幾個二十吧,我們借助線段圖是不是可以一目了然。4、師:小組討論一下:第2個問題和第3個問題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嗎?相同點都是幾步計算?(兩步計算)不同點,第2題先求的是數學中的什么關系(倍數關系),再求什么(和)第3題先求差,
5、歸納小結
利用線段圖解決問題也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策略,在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時,可以借助線段圖理清數量之間的關系,再確定先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43頁第一題。
先讓學生從圖中了解相關信息,再分小組討論問題怎樣解決,然后算出結果。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不同的解題方法。
2、完成教科書第43頁第一題。
提問:要求大汽車和小汽車一共有多少輛,必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哪個條件還不知道?要先求什么?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兩人板演。
集體計正時,說說是怎樣想的,若有不同的 解答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肯定和鼓勵。
3、完成教科書第43頁第一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提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第43頁第一題。
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指名學生板演。
提問: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步計算應用題,在做題時要仔細分析,可以從問題開始進行思考,找出要求問題所需的條件,再算出結果。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篇2
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課型新授本課題教時數:5 本教時為第 3 教時 備課日期 10 月 13日教學目標初步掌握只給出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以及口頭敘述的表述能力;培養良好學習情緒以及樂于動腦,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教學重難點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初步學會分析綜合法分析兩步應用題。教學準備幻燈片、兩個盒子和動物玩具。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師生活動備注一、初步感知1、猜玩具個數 2、驗證 二、新授1、出示情景圖 2、教學例題(1) 3、教學例題(2) 三、練習1、p49(1) 2、p50(2) 3、編題練習 今天,李老師先和大家做個游戲。(出示兩個盒子)這里有兩個盒子,里面裝著些動物玩具。紅盒子里裝著2個動物玩具,猜猜黃盒子里裝了幾個動物玩具?(指名猜)只要老師送你們一句話,你們就能猜對了:黃盒子里裝的個數是紅盒子里的2倍。(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兩個盒子一共裝了多少個? 打開盒子驗證玩具個數。我們三(1)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李老師相信接下來大家的表現一定會更出色。 玲玲媽媽帶著玲玲去去買衣服。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齊讀兩個條件)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嗎?(指名提問,問到“上衣多少錢”時,請學生口頭解答,老師板書出算式)。(1)理解題意媽媽想考考玲玲,問道:“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嗎?(指名說)(2)畫線段圖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聽過嗎?我們先用一條線段表示褲子的價錢(畫線段圖),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畫多長呢?(指名說,然后再畫)為什么畫3份這樣長?(指名說)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括號和問題)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3)解答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老師板書)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比較,提示課題這題和剛才那題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題要兩步計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出示課題)(5)第二種解法要求“一共要多少元?”還能想出其他方法嗎?(同桌討論,再指名說,老師板書)4從哪里來?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說說。(指名說) (1)理解題意媽媽還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誰來讀讀問題。(指名讀)(2)線段圖看線段圖,問題還能這么表示嗎?那怎么表示?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嗎?(3)解答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指名板演。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第二種解法還有其他方法嗎?(指名說)2從哪里來?(5)比較這兩道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同桌說,再指名說)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要求什么。獨立解答,集體訂正。說說你還能求什么。 出示汽車圖,獨立解答。集體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出示情景圖。(本子2元,水彩筆的價錢是本子的8倍,鉛筆盒的價錢比本子貴16元)編一道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應用題。可以用老師提供給你的條件,也可以根據平時買東西的經驗,說個條件再編。 課后感受這是我參加98屆-03屆匯教的一份教案。現在上完課看這份教案還是偏重了老師的教,重點還是在學生怎樣做這類題。顧老師指出,這類應用題關鍵是讓學生感悟要求最后的問題有一個條件還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那個條件,才能求出最后的問題。可以增加補條件這類題。如小汽車12輛, ,大汽車和小汽車一共多少輛?補一個條件,讓它成為一步計算的應用題;再補一個條件,讓它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篇3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展一個“我能行”的活動,你們想參加嗎?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道來參加活動吧,看誰能勝利過關,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快樂老爺爺這兒有個問題,看誰能解答,老爺爺就能把快樂分享給他。
1、出示:小明拍球8個, ,小軍拍了多少個?
提問:這樣的題目我們能解答嗎?為什么?是呀!缺了一個條件也就不知道小明和小軍有什么關系了,那你猜猜快樂老爺爺會怎么說呢?
生自由發表意見。(小軍比小明多拍3個;小軍比小明少拍10個;小軍拍的是小明的2倍…)
二、提供材料,研討新課
談話:剛才,同學們表現得真好,都在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快樂老爺爺高興極了,還列出了三個計劃,給同學們提供找到快樂的途徑,老爺爺的第一個計劃是什么呢?快樂老爺爺決定讓大家上街購物,看誰計算最棒!
1、(出示課件)計劃一:上街購物我真棒
(1)出示:一條褲子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提問: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
a、一件上衣的價錢是多少元?
b、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c、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2)、談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老師請來了一位數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如果用一條線段來表示褲子的價錢。(教師板書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那么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同桌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3)、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紙上,如果不會解的,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4)、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你會解答嗎?(指名說,教師板書)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有沒有不同的算法?(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1+3”表示什么意思,即褲子的價錢是1個2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并板書)。
(5)、解決第三個問題。(學生獨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6)、比較:
師:這三道題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讓學生自由回答。
揭示課題:像這樣要通過兩步計算求出最后問題的實際問題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知識。板書: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小結:在解答兩步計算應用時,同學們要注意認真審題,分析清楚必須先求哪一步,再求哪一步。
2、(出示課件)計劃二:樂于助人真開心
村里王奶奶養了許多雞和鴨,星期天,小昕組織幾個小伙伴幫助王奶奶放家禽。
(1)、練一練:鴨有18只,雞的只數是鴨的2倍。雞和鴨一共有多少只?
學生獨立解答后,全班交流,說說第一步求出了什么,第二步求出了什么。談話:幫助王奶奶趕完雞鴨后,伙伴們決定放松一下,玩跳繩游戲。
(2)、練一練: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第三題。
弄清數量關系,獨立解答,全班交流時說說思考過程。
三、開放練習,拓展提高
1、(出示課件)計劃三:智力大比拼:
出示:陳宇捐款2元
四(3)班每星期買零食的錢數比四(1)班多30元
四(1)班每星期買零食要花掉730元
錢吳超捐的錢數是陳宇的5倍
郭婷婷每分鐘做的比他少4題
陳濤每分鐘做20道口算題
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信息,添加一個問題,使它變成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列出算式。并說說看了計算結果,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課堂總結,學用結合
小結:今天,同學們過得非常有意義,出色地完成了快樂老爺爺的三個計劃,解決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多觀察,勤動腦,任何難題都難不倒我們的!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篇4
今天龔老師為我們示范了一節《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這節課有以下特色:
其一,以教材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探究數學問題的情境,鼓勵學生根據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決的問題,激起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興趣和欲望,進而促使學生根據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數學問題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能以一種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學會用數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二,以畫“數學畫”為切入點,進行方法指導,突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在同伴之間的交流、啟發下,探索并學會用線段圖分析問題、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進而感知方法,解決問題,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篇5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3—4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所給的信息,畫線段圖表示數量之間的聯系。
2、使學生能借助線段圖分析、推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要求:第一行畫兩個圓,第二行畫第一行的3倍。
(學生動手畫圓)
提問:第二行有多少個?兩行一共有多少個?
2、根據問題說出所需要的條件。
(1)香皂和肥皂一共有多少塊?
(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觀察:(課件出示課本第43頁的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出了哪些信息?(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提問:(1)這樣的題目,你能解答嗎?為什么不能解答?
(2)你能給這道題補充一個用兩步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問題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三、探索交流,學畫線段圖
1.談話:我們把從圖中了解的信息,與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組合成了這樣的實際問題: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提問:你能畫線段圖來反映數量之間的關系嗎?你想怎樣畫呢?(學生討論、交流)
引導 :大家想出了許多畫線段圖的辦法,那么就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好嗎?
(學生試著在課本第43頁上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交流:(1)如果用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褲子的價錢,“28元”怎么標在圖上?
(2) 對著上面的線段左端,在下面再畫一條線段表示“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這條線段要畫多長?為什么?“3倍”怎樣標在圖上?
(3)在圖上怎樣表示要求的問題?
28元
一套衣服要?元
褲子
上衣
是褲子的3倍
師生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線段圖:
歸納: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我們知道這個線段圖由上下兩條線段構成。上面的線段表示一條褲子的價錢28元,下面線段的長度應是上面線段的3倍,表示一件上衣的價錢。這樣兩部分線段的和就表示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借助直觀線段圖,組織學生圍繞下面的問題討論,理清解題。
(1) 要求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2) 這兩個條件中,哪個條件不知道?
(3) 解答這個實際問題,需要幾步計算呢?
(4)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結:要求一套衣服的價錢,要先求出一件衣服的價錢,再算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3.讓學生把這道題獨立解答出來,教師巡視指導,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先算買一件上衣多少元,再算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8×3=84(元)
28+84=112(元)
解法二:先算一套衣服的價錢是幾個28元,再算一套衣服的價錢。
1+3=4
28×4=112(元)
讓多個學生說明兩種解法不同的解題思路。
4.出示修改后的問題: 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討論:(1)你怎樣根據題目的變化來改動這個線段圖呢?(學生改畫線段圖)
28元
比褲子貴?元元
褲子
上衣
(2)獨立列式解答,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讓多個學生說)
5.引導:上面的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逐步引導學生概括出相同點:
(1) 題目提供的條件和線段圖所表示的數量關系相同;(2)都是用兩步計算解答的實際問題,第一步都應求買一件上衣多少元或先算出所示問題有幾份。
不同點:(1)兩題所求的問題不同,表現在線段圖上也不同;(2)第一題要求買一套衣服要多少 元,就是求上衣和褲子價錢的和,用加法計算。第二題要求買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 多少元,就是求上衣和褲子價錢的差,用減法計算。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教學“想想做做“第1~6題。
2.看線段圖先說出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紅布
花布
多?米
8米
(1)
26米
12米
一共修路?米
第一天
第二天
(2)
3、先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1)王奶奶養鴨有18只,養雞的只數是鴨的4倍,王奶奶養雞比鴨多多少只?
(2)李明每分鐘走45米,比陳紅多走8米。兩人一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
說明
只有兩個條件的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本課設計力求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突破這個難點。
第一,重視知識鋪墊。課始復習中,通過動手畫圓的練習,提示了基本的倍數關系,為下一步學習畫線段圖作好準備;同時還安排了問題說出所需要的條件的練習,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途徑。
第二,探索解答方法。讓學生借助直觀的線段圖,理清數量關系,是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的重要策略。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把握相關信息,主動提出問題,組合成用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然后嘗試畫出線段圖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注意指導學生學習線段圖的畫法,體會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合理性,重視借助線段圖理清解題思路;接著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倡導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最后對改變后的問題與原問題進行比較與反思,從整體上把握這兩個問題數量關系的特點以及解題方法的聯系和區別,從而逐步學會合理地選擇問題的方法。
第三,強化應用練習。有層次地安排一些針對性的練習,不僅鞏固了例題中學習的基本解題方法和策略,而且通過讓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累實際問題的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