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數》
學習0.5的讀寫。介紹小數點并規范小數點的書寫。
師:同樣4分米用分數、小數怎樣表示?理解0.4米的含義。
練習“想想做做”第1題。借助十等分的米尺圖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小數。
師:仔細觀察這些等式中的分數和小數,比一比,發現了什么?
討論交流,得出:十分之幾米是零點幾米,零點幾米表示十分之幾米。
(2)遷移類推,豐富認識
師:十分之幾米是零點幾米,那么十分之幾元呢?
生:十分之幾元是零點幾元。
師:能舉例說明嗎?
學生舉例,說理由,師生共同驗證。
師:從這些例子中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歸納得出:幾角是十分之幾元,也就是零點幾元。
(3)數形結合,加深認識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理解題意并提問:這里有3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都被平均分成了10份,你能先寫出分數,再寫出小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嗎?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交流)
變式練習(指著第一個正方形):我在這個正方形中還發現了一個小數,知道是多少嗎?(0.7)0.7表示哪一部分?為什么空白部分是0.7?另兩個正方形里的空白部分分別是多少?如果要表示出0.2,應該涂幾份?
師:仔細觀察這些分數和小數,有什么發現?
組織討論交流,揭示:十分之幾是零點幾,零點幾表示十分之幾。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來說,小數的含義是抽象的,需要大量現實素材的體驗,積累起豐富的感性認識,并經歷抽象概括的過程,才能逐步感悟,進而實現知識的建構。為此,我設計了三個環節幫助學生加深體驗,使學生對小數含義的理解由感性向理性遞層攀升。第一環節先通過計量長度溝通整數、十進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初步體會小數的來源和含義,完成“十分之幾米”到“零點幾米”的認知過渡。第二環節話鋒一轉,拋出問題——“十分之幾米是零點幾米,那么十分之幾元呢”,引發學生思考,開展舉例驗證等活動,感悟“十分之幾元是零點幾元”,豐富學生的認知,同時為下面認識幾點幾作鋪墊。第三環節利用習題中的十進分數方塊圖,練習分數與小數的意義轉換,加深對小數含義的理解。
每個環節都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習與人交流合作,學習與人分享思想,學習質疑反思調整,學習比較歸納概括……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2.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課件演示例2情境:小明選定書桌后,來到了文具柜臺,看到售貨員阿姨正在給商品標價,大家想看看嗎?如果請你幫忙,你會把圓珠筆和筆記本的價格用小數表示出來嗎?
(學生獨立嘗試,四人小組交流)
集體交流,從“先分后合”的角度感悟1.2元和3.5元的含義。
練習“想想做做”第2題。問:為什么0.8元的小數點左邊是0,而1.7元的小數點左邊是1呢?
思考:把幾元幾角寫成小數時,可以怎樣想?小結:幾角是零點幾元,幾元幾角就是幾點幾元。
出示課始的標價牌“剪刀12.3元”,問:12.3元是幾元幾角?為什么這里的“3”表示3角?
練習“想想做做”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