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什么是面積》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1、理解圖形面積的含義。
2、能夠正確的判斷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具準備:
兩個正方形紙,一大一小。
一、創設情境引入:
同學們,喜歡畫畫嗎?(喜歡)今天老師教你們在電腦上畫畫,想學嗎?比一比,看誰坐得最好,就是最想學的。首先在開始菜單中,打開畫圖程序,就出現了一張畫紙,我們先畫一個長方形,用鼠標點擊下面的矩形圖標,再將鼠標放到畫紙上就變成了十字,按著鼠標左鍵在畫紙上一拉,就得到一個長方形。我們再畫一個圓形,用鼠標點擊下面的橢圓圖標,用剛才的方法就能得到一個圓形。師再示范畫一個角。
師:我們把三個圖形畫好了, 我還想給他們涂上顏色,喜歡什么顏色,大聲說出來,我就涂上這種顏色,好嗎?
師:我聽到有同學說涂紅色,我就點上面的涂料桶,再點擊下面的紅色,將鼠標移到長方形中間一點,長方形就被涂上紅色了,用同樣的方法將圓形涂成藍色。最后示范學生給角涂色,將涂料桶一倒,哎呀!流了出來,撤銷后,再倒另一種顏色,哎呀!又流出來了。你們發現怎么一回事呀?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的注意力回到課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難點!
二、初步感知面積概念
(一)認識封閉圖像的面積。
1 、認識封閉圖形
生:我發現圖形角沒有封住,所以顏色流了出來。
師:同意這個說法嗎?
對了。像長方形和圓形這樣的沒有缺口的圖形叫封閉圖形,角就不是封閉圖形,在電腦上就沒法涂色。長方形和圓形你能比出大小嗎?那你比的是它們的哪里呢?
生:內面的涂色部分。
師:對了,里面涂色部分的大小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就叫面積。你能指出圓的面積是哪里嗎?那么不封閉的圖形有面積嗎?
2 、(課件展示)這些圖形哪些有面積,哪些沒有面積?(學生將它們分類)有面積的圖形叫什么?(封閉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學生對封閉圖形的概念已經掌握的很清楚了!
3、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它的面積。
板書: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它的面積。
4、比一比:出示兩組平面圖形,讓學生比一比面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