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認識周長
教學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41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能測量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2、 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同時,滲透化曲為直、平移的數學思想。
3、 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對周長含義的理解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細線、直尺、皮尺、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樓梯形、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理解周長
(一)感受一周
1、XX年是奧運年,小螞蟻和小瓢蟲也在做運動呢!(出示課件)
2、仔細觀察,兩只小動物沿樹葉爬行的路線有什么不同?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一周。
3、請學生摸一摸樹葉的一周,教師強調起點在哪終點也就在那。
(二)感受周長的長度
1、請學生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一周、課桌面的一周,告訴學生像數學書封面的一周的長度、課桌面一周長度在數學上有個名字叫做周長。板書(周長)
2、比較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和課桌面的周長有什么不同?今天這節課和老師一起來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板書:(認識)
(三)感受封閉圖形 揭示周長的概念
1、圖形王國里今天來了一些好朋友,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
2、通過學生觀察后,師告訴學生什么是封閉圖形和不封閉圖形。
3、讓學生描一描自己喜歡的一個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活動結束后告訴學生剛才描的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師板書周長的概念。)
4、讓學生齊讀周長的概念。
5、師舉例說明:像月牙形一周的長度就是月牙形的周長,三角形一周的長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長。
(四)鞏固周長
找一找數學練習本的周長、板凳面的周長在哪?找到后摸一摸。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注意到低年級學生從:“實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從“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學生把周長這一抽象概念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加深了對周長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計算周長
(一)設疑激趣
1、出示長方形、圓形、三角形、樓梯形提問“你認識誰?”
2、讓學生估一估哪個圖形周長長?
3、當學生想法不一時,引導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小組活動 測量周長
1、出示活動要求,學生觀看。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并指導。
3、匯報交流 教師評價。
4、小結:像一些規則的圖形用直尺直接測量出圖形的周長,像一些不規則的圖形可以用細線、皮尺繞圖形的一周然后再測量出圖形的周長。
設計意圖:(學習數學最好的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學,學生經歷了由疑問——討論——驗證思維得到了拓展,在操作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操作,總結出測量周長的方法,圓形周長過程中體現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樓梯行周長則體現了平移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想。)
三、運用周長 解決問題
1、測測你的眼力
讓學生通過觀察說一說為什么相等。(出示課件)
2、量一量 填一填
小組合作量一量同學的頭圍、腰圍、胸圍。
姓 名
頭 圍
腰 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