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摸球游戲》教學案例、反思及評析
生2:我有不同意見,“8白2紅”應該和“很可能是白球”連,因為白球多;“5白5紅”和“可能是白球”連,因為它們一樣多;“2白8紅”和“白球的可能性很小”連,因為白球少。
學生紛紛表示贊同,并且給以掌聲。
生1:但是這三個箱子中都有可能摸到白球啊?
生2:你連得不夠確切,是可能,但我是根據可能性的大小來連的。
師: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通過剛才的辯論,能看出同學們已經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了。同學們學得不錯,做題也很認真。對了,我們大慶的冬天下雪嗎?
生:下雪。
師:那武漢、海南呢?
學生七嘴八舌,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三地下雪的情況嗎?
生1:大慶的冬天一定下雪。
生2:武漢的冬天可能下雪。
生3:海南的冬天不可能下雪。
師:很好。我們的身邊有好多好多的事情,用“一定”“經!薄芭紶枴薄安豢赡堋钡仍~語說一說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吧?
生1:我偶爾會感冒。
生2:人一定會死去。
生3:公雞不可能下蛋。
生4:地球不可能爆炸。
生5: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升起。
……
學生都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把學習的氣氛又推向了新的高潮。
師:生活中有很多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并且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你們課后做一個小調查,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記錄下來,并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的實踐活動的基礎,再通過此環節的師生、生生交流、討論,學生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下主動地理解、體會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的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且讓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描述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加深了應用意識。把哈爾濱改成大慶,使學生更覺得數學就在身邊,增加了興趣。)
〖教學反思〗
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活動,創設了引導學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活動中,學生不同的意見引發的矛盾,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為了滿足學生探索的欲望,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獨立完成活動,獲得良好的體驗。我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節課是由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通過猜想、觀察、想像、分析、驗證等思考方式親自體驗、感知,得到事件發生是不確定的,并且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我關注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的同時,更關注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寬松、平等、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應用拓展部分,學生不但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還得到了很好的成功體驗,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樹立了學會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時,沒有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也造成了個別學生“搭便車”的情況,不利于學習有困難學生的發展,還有待改進。
〖案例點評〗
這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對課程標準的把握也很到位。
整個過程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猜測―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究、動手實踐是很重要的過程,這個教案充分體現了動手做數學的思想,讓學生在大量的活動中去體驗、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