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摸球游戲》教學案例、反思及評析
師:現在箱子里有9個白球,1個黃球,摸出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球?(學生略作思考后猜測,并躍躍欲試,都想親自摸一摸)
生1:可能是白球。
生2:可能是黃球。
生3: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生4:白球多,所以很可能摸到白球。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摸球游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通過猜測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復習了舊知識,同時也為學習新知識打下了基礎。猜測摸球的結果不統一,這樣設疑激發了學生的內部需求,引起學生的思考,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引導探究,實踐體驗
1. 活動一。
師:同學們積極性這樣高,下面就讓你們都來摸一摸。記錄自己摸到的結果,并與小組內的成員說一說摸到的情況。(小組長組織小組內4人,每人都摸20次并記錄摸到的結果。)
師:看看你們記錄的結果,能和別人說說你摸球的情況嗎?
生1:我摸到的可能是白球。
生2:我摸到的可能是黃球。
生3:我摸到的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
生4:白球多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但有時也能摸到黃球,只不過次數少。
學生全員參與、積極活動,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觀點,把自己摸到的實際情況與別人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嘗試、探索、觀察、分析與驗證的過程,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滿足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發揮,感知到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小。)
2. 活動二。
師:這個盒子里有8個白球,4個黃球,2個紅球,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生1:可能摸到的是白球。
生2:白球的可能性大些,黃球可能性小些,紅球的可能性最小。
師:你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真的很棒!下面我們來實際摸一摸,檢驗一下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好嗎?
(學生自主活動,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可能性的大小。)
師:和我們猜測的一樣嗎?次數越多越是這樣,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小些,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小。
3. 活動三。
師:這里有一個轉動轉盤(三分之一是黃色,三分之二是藍色),轉動指針最可能指到什么顏色?看誰用語言表達得好!
生:可能轉到藍色,也可能轉到黃色。
生:可能轉到藍色,也可能轉到黃色,但轉到藍色的可能性大。
師:說得真好,我想請幾名同學來試試好嗎?
(設計意圖知識是在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的,在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充分感知可能摸到白球、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紅球,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指針指向藍色的可能性大等,再次感知不確定現象,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解釋應用,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們來完成幾道題好嗎?(投影出示練一練第1題)我這準備了五個箱子(8白2紅;5白5紅;2白8紅;10紅;10白),分別摸出一個球,結果會是什么樣呢?
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
師:同學們的想法不太一樣,打開書第85頁,自己來完成第1題。你們可要認真啊!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生1:左側的都和“可能是白球”連;“10紅”和“一定不是白球”連;“10白”和“一定是白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