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系
(一)
教學內容:第25頁例1、26頁例2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單價、數量、總價和單產量、數量、總產量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這些數量關系,并在解答應用題的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
教學難點 :使學生熟練運用這些術語和關系式。
教學過程 :
一、自主探索,理解數量關系
1.學習例1
(1)出示例1畫面。
學生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
(2)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列式計算。
(3)小組討論:想一想這些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4)小結:每件商品的價錢,我們叫他們單價;買了多少叫數量;一共用了多少錢叫總價。
(5)討論:仔細觀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數量關系?(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6)做一做:舉出生活中符合例1所說數量關系的實際計算問題。
3. 學習例2
(1)出示例2畫面,提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3)小結:每棵樹收多少蘋果叫單產量,把有多少棵樹叫數量,一共收多少蘋果叫總產量。
(4)討論:仔細觀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數量關系?(板書: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5)做一做
二、鞏固深化,應用數量關系
1.練習六第1題。(先說數量關系,再進行解答)
2. 練習六第2、3題,自編后交流。
3. 練習六第4題。
板書:
25×3=75 150×4=600
單價×數量=總價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二)
教學內容:第27頁例3和第28頁例4。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速度、時間、路程和工效、時間、工作總量的數量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速度、時間、路程和工效、時間、工作總量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問題推導出速度、時間、路程和工效、時間、工作總量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
一、自主探索,悟出數量關系
1.教學例3。
(1)從做中體會數量關系。
①課堂匯報:你每分鐘走多少米?從你家到學校一共用了多少分?
②學生根據匯報的情況,提出問題。
③學生列式解答。
④班內交流各自的情況,教師選擇幾個有代表性進行板書。
(2)從實際生活中,理解數量關系。
①出示例題:汽車如果每小時行45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列式計算。
②討論交流,悟出數量關系
以上各題有什么相同點?
(3)小結速度、時間、路程的概念。
(4)討論:速度、時間、路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
(5)做一做
2,學習例4
(1)學生匯報課前每分鐘做口算題的情況,問:5分鐘你能做多少道題?學生列式。
(2)出示例4,學生獨立解答
(3)小結工效、時間、工作總量的概念。
(4)討論工效、時間、工作總量的關系。(板書)
二、鞏固深化,應用數量關系
1.練習六的第5題。先說數量關系,再解答。
2.第6、7、8、9題。
板書:
速度×時間=路程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