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0~132頁的例1~例3及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知道,能夠進行面積間的換算,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分析、比較和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會把高級單位的各數換算成低級單位的各數。
教學難點
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邊長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剪刀、直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米、分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估計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猜想驗證,悟出進率。
1平方分米與1平方厘米有什么關系?想辦法來說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選擇出比較好的方法。(學生大致想出如下方法:○1在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擺1平方厘米,看有多少個?○2把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平方厘米,可得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3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邊長是10厘米,面積是10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師生小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遷移類推,理解進率。
1平方米與1平方分米有什么關系?(學生獨立思考,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方法,來加以說明)。
3、總結概括,掌握進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可見:每相鄰的兩個是100。
三、應用拓展,鞏固進率
1、例3:一塊正方形的水泥磚,磚面的面積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匯報個人的推想過程。(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個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做一做:(學生說出推想過程)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四、綜合訓練
1、練習三十的第1題(提醒學生先看清楚是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還是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然后再做)。
2、練習三十的第2、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練習三十的第4題。
第一、二問學生獨立完成。
第三問要求學生說出思路,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
五、課堂小結
結合本節課的重點,進行小結,同時板書課題。
板書設計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