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毫米、分米的認識
第五冊 第三單元 第一節(jié):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師:李雪萍 教學內容 教材66-67頁例1、例2 及‘做一做’,練習17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能力: 正確運用毫米、分米表示長度。能用手勢表示一毫米、一分米。 創(chuàng)新: 測量中發(fā)現(xiàn)問題 德育: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材分析 這一節(jié)內容在知識結構上,是前一節(jié)內容的深化,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自學掌握一小部分,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強化。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過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對其有了初步認識。 教學方法 通過操作手勢,形成表象,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 創(chuàng)新點 動手測量中積極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 空白點 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 德育點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導引目標 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造條件主體參與 組織研究體驗發(fā)現(xiàn) 一、導入 : 1、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到長度單位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你能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多長嗎?1厘米嗎? 3、量哪些物體的長度用米做單位比較合適?哪些用厘米? 4、用多媒體出示:(4幅圖) 引出數(shù)學書厚用毫米做單位 二、新授: 多媒體出示:毫米 問:看到這個新朋友,你想知道它些什么? 1、A、1毫米有多長呢?(多媒體) 問:每厘米中間還有什么? 多媒體演示: 問:1厘米中間的每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多媒體演示把1厘米擴大。) 師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問題。 師生共同合作 B、問:你能量出1分錢的厚度嗎? C、昨天老師看電視,說前一段北京地區(qū)下了一場雨,平均降水量是5毫米,我們用穿雨鞋嗎? 2、問:毫米與厘米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多媒體演示) A、間隔厘米 毫米 厘米 0~1 1~2 2~3 3~4 B、毫米與厘米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呢?(多媒體演示) 板書:1厘米=10毫米 C、師輔助學生操作 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曲別針的長度大約是幾毫米?釘子的長度大約是幾毫米? 教師在新知識的傳授中,通過引導,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人翁的作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處于積極的思維之中。 學生認真回答問題 生用手勢表示 生回答問題 生用生活的基本常識來判斷 學生把想問的問題問下面的老師解決 生拿直尺操作 學生觀察、操作后回答 師生共同觀察,并找出幾個1毫米 觀察后,請同學用鉛筆尖在直尺上指一指,從哪兒到哪是1毫米。(同桌互相指著說) 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生操作,得出把1分錢拿出的手勢大約是1毫米。 生知道像降水量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學生看著圖,把表填完整。 學生操作測量后匯報 生齊數(shù)1厘米中間每個小格1毫米,有10個小格是10毫米 學生操作測量后匯報,激起學生學習的的積極性。 通過直觀-操作-總結-手勢-測量,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加深,在直觀-表象-抽象的思維過程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引導創(chuàng)新 應用實踐 3、認識分米 A、請學生拿直尺或米尺量自己 課桌的寬是多少?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另一個新朋友——分米 B、請同學們從0刻度起1厘米、1厘米的數(shù),數(shù)到10厘米(多媒體演示) 問:你能說一說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用手勢在直尺上比一比1分米有多長? 問:生活中測量哪些物體的長度用分米做單位比較合適? C、請拿出尺子,在直尺上再尋找兩個1分米,互相交流一下,從哪兒到哪兒是1分米? 總結:在要夠10厘米,就是1分米。 D、請拿出1米長的紙條,用你自己的方法,猜想一下,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間有多少關系? 學生操作,引導學生說出用米、厘米、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用分米做單位比較合適。 師生共同數(shù)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fā)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同桌互相檢查 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 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得出不同的答案,開拓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對分米的概念有更深的了解。 小組合作,看哪個組先測量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分組用手勢互相表示。 1、 總結歸納出: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總結這節(jié)課動手實踐的收獲。有哪些新的思考? 反思小結 鞏固提高 三、鞏固、練習。 1、以最小的毫米為單位,準確測量出三角形和長方形各邊的長度,你能測嗎?(多媒體演示) 2、填長度單位。(多媒體演示) 課桌高7( ) 數(shù)學書厚6( ) 黑板長4( ) 跳繩長2( ) 3、多媒體出示數(shù)學診所,請你當醫(yī)生,為他們看病行嗎? 字典厚30分米。( ) 小明身高140厘米( ) 課桌長大約4分米( ) 床大約長2米( ) 4、以小組為單位,測量教室中你想測量的物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5、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同學們你知道嗎,比毫米還小的單位是微米,納米;你知道你家電視是多少英寸的嗎?英寸也是長度單位,1英寸=2.54厘米。 6、手指游戲: A、介紹大哥是千米、二哥是米、三哥是分米、老四是厘米、小弟是毫米。 B、師:手指兄弟親又親,大哥掛帥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記得牢,手指叉開表坦率,相等空間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們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說出來) 學生獨立測量,共同匯報。 學生搶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把生活中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的更靈活。 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合作能力。 學生互相動手表演,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們就一起來揭密。” 研究作業(yè) 測量一些常見日用品的長度 課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