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期末考點歸納人教版
一、教學內容
主要是三位數加、減三位數,加減法的驗算。
以前這部分內容與萬以內的加減法(一)共同編排在第四冊。
和九義教材相比,有以下變化:
1.原來把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的問題編排在這一單元。現在這部分內容在三冊已經出現。
2.原來按不連續進位――連續進位、不連續退位――連續退位的順序編排,現在基本不教學不連續進位和不連續退位,改革的步子更大。
3.原來把加法驗算、減法驗算分別編排在加法和減法部分,并且驗算的方法單一(加法只能用交換加數的方法驗算,減法只能用差加減數的方法驗算)。現在把加減法驗算結合編排,更突出加減法的互逆關系,并且驗算的策略更加多樣化。
4.根據課標要求,萬以內的加減法限于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更多位數的可以用計算器計算。
5.對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觀圖,也不再用動態的豎式計算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結合情境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三、編排特點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計算。
(1)加法:計算中國部分野生動物的種數。
(2)減法:云南旅游。
(3)加減法驗算:購物。
2.加強估算。
加法和減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確計算。
3.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1)計算500-185時體現算法多樣化。
(2)加減法驗算策略的多樣性。
(3)加減法的法則歸納不再給出現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討論得出。
4.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能力進行計算。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不進位加、不退位減不單獨出現例題。
三位數加三位數,和是四位數的情況也不單獨出例題,只在練習中出現。
三位數減三位數,被減數中間有0的計算過程,讓學生利用前面的計算方法自己完成。
四、具體編排
(一)加法
1.主題圖
(1)通過四類動物全球已知種數、中國特有種數、瀕危和受威脅種數的統計,一方面為后面的計算問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2)等學生學會后面的計算方法后,可以回過頭來讓學生選擇這個統計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計算,充分利用主題圖。
2.例1(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和超過100)
(1)從主題圖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方法。
(2)對于筆算加法的注意事項與進位的思想和技巧,學生已經掌握,這兒主要是讓學生利用遷移類推來學習連續進位加,并為后面的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奠定基礎。
(3)不再借助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3.例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
(1)題材仍是從主題圖中抽取出來的。
(2)先估算后精確計算,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判斷結果合理性的習慣和能力。
(3)把例2的連續進位加的原理類推到三位數加三位數,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這也是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的體現。
4.p18“做一做”
最后一題是三次連續進位加,和超過1000,要求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5.練習五
有各種形式的計算,從加數的位數來說,有三位數加兩位數的,也有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從進位的次數來說,有不進位的,有一次進位的,兩次、三次連續進位的。從形式來講,有單純計算的,也有結合實際問題計算的,還有改錯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