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fā)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歸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
長方形鐵絲框,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圖形的紙片,火柴棍.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什么是圖形的周長?
2.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
二、引入課題:
(出示 )做這樣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多長的鐵絲?實際是求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出示課題.
三、展開與討論:
先請你們試一試.(電腦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周長嗎?怎樣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學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討論: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長,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種方法?而有的可以用兩種方法呢?
四、探索與歸納:
1.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出示 ,學生拿出學具)請你量一量手中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厘米?(長5cm,寬3cm)
小組討論: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怎么求?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討論后由各組匯報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提問: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根據(jù)生答板書):(5+3)×2=16(cm)
提問: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號里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乘以2?
小組討論:你能根據(jù)第四種算法總結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板書):
2.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引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根據(jù)公式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7+5)×2=24(cm)
(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6+5)×2=22(cm)
(再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由學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是一個什么圖形?
根據(jù)這種簡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3.試一試.
利用公式計算周長.(單位:cm)
4.看書.
5.質疑.
提問: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釋疑)
提問:要想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五、鞏固和提高:
1.判斷.(用手勢表示“√”、“×”)
(1)一個長方形,長10厘米,寬5厘米,周長是10+5×2=30(厘米) ( )
(2)邊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3×4=12(厘米) ( )
(3)一個長方形,長加寬的和是10厘米,周長是10×2=20(厘米) ( )
討論:(出示 和 )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寬相等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是不是所有長、寬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都不相等呢?
下面請你們動手擺一擺.
2.用14根火柴擺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長方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長方形的周長哪個長?(一樣長)為什么?(都是用14根火柴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