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千克和克:練習四
教學目標:
1、鞏固已初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體驗這些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鞏固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
2、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千克和克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具備簡單的估計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熱愛數學,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明確千克和克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根據生活經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自主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對 策:可以借助實物掂一掂、拎一拎或用秤稱一稱,或聯系生活實際,利用生活經驗進行判斷。
教學過程設計:
一、回顧知識,導入練習。
談話: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千克和克。通過學習,你能說說,你對千克和克有哪些了解?
學生將學到的或自己知道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
過度:這節課,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好嗎?
二、層層練習,鞏固知識。
1、完成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自己這樣解答的理由。如果有學生對千克和克的觀念還不夠清新,可以借助實物掂一掂、拎一拎或用秤稱一稱,或聯系生活實際,利用生活經驗進行判斷。
2、完成第3題。
我們知道了千克和克都是用來表示物品重量的單位,它們之間還有很密切的關系。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第3題肯定難不倒我們。
學生思考:對單位不同的兩個量怎么比較?然后在〇里填上>、<或=。
指名回答,選擇幾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5題。
出示圖片,說說你獲得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通過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或提出哪些問題,相機將書上問題一一解答,另外的問題也可適當進行解答。)
4、完成第6題。
觀察圖意,你知道1號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嗎?你是怎么得到的?
請你仔細觀察2號和3號杯子里的水,估計每個杯子里的水大約重多少克。
指名估計,并說說你這樣估計的理由。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杯中水的高度來估計它的重量。
5、完成思考題。
觀察圖,你能知道一個蘋果的重量和一個菠蘿的重量有什么關系嗎?
突出每個蘋果的重量相等,每個菠蘿的重量也相等,可以左右相互抵消一部分,然后通過數出剩余水果的個數來推出一個蘋果的重量和一個菠蘿的重量的關系。
6、完成第7題。
拿出事先收集的食品包裝袋,并進行交流,用什么作單位,各是多重。
三、全課小結。
通過練習,你掌握得如何?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努力的?
四、課堂作業。
完成第4題和補充題。
自己閱讀“你知道嗎”。
板書設計: 練習四
1千克=1000克
3000克=3千克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是關于千克和克的綜合練習。在課堂上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也要注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鼓勵他們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結合本單元所學的內容,介紹小學生每天的食物應該如何合理搭配知識,既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使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合理膳食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課后反思:
本課是一節“千克和克”的練習課,通過前兩節課學生對“1千克”與“1克”的親身體驗,有了這種體驗的積累,學生有了可以判斷的根據,因此,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比較準確的對物體的大概重量進行估計和判斷。但這種體驗還會隨著題目的靈活變化而混淆,因此,還要多讓學生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增加體驗,有了一定量的感受,就能隨機應變。出現在學生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不能靈活運用千克和克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可能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千克和克還有一定的陌生感,生活經驗積累得不夠多,有些只憑自己的感覺。比較大小時,出現同單位比較的,如1700千克和2千克進行比較,很多學生想成1700克和2千克進行比較。進行強調后,很多學生都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