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1課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過程,能說出它們的特點和相同點;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到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難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教學準備:
師:正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小正方形若干個。
生:長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尺,剪刀,小正方形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1、 猜信封里裝的是什么圖形。
(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
2、 這節課我們要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板書課題。
二、探究,學習新課。
1、 說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或長方形。
2、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1) 設疑:為什么我們有時我們會把長方形看成是正方形呢?是我們對它們的認識還不夠。
(2) 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折一折并思考問題:
1、長方形有( )條邊,( )相等,有( )個角,都是( )角。
2、正方形有( )條邊,都( ),有( )個角,都是( )角。
(3)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
讓學生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3、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四條邊的名稱。
教師說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教師演示,如何將圍成的長方形改成正方形?
讓學生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2、“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之間完成。
讓學生演示。
3、“想想做做”第3題。
照題目剪出圖形,說說是不是一個正方形,并說說為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動手操作(兩個或小組)
教師檢查。
5、“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先估計,然后動手量一量,并填在括號里。
教師檢查。
6、“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先估計,再通過用直尺量知道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7、“想想做做”第7題。
讓學生動手畫,一位學生上來畫。
讓學生說說上來的學生畫的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以上面的填空為主)讓學生說說長方形和形方形的特點。
板書設計: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名 稱 特 點
長方形 4條邊,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4條邊,四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相同點: 都有4條邊,都有4個直角。
課前思考:
本課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體會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系和區別。教師設計了一些探究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這樣他們的操作就有了更明確的目的。雖然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之前都認識過,但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對于學生來說還是不會自己去總結,所以,引導學生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和聯系顯得尤為重要。一些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去發現、去總結。
課后反思:
學生對于圖形充滿了興趣,學習的效果很好,氣氛非常活躍。
首先通過用猜的形式,讓學生回顧長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通過觀察、提問的方式,一下子就讓學生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找到了目標。在這個引導下,學生就開始小組合作去研究它的邊和角的特征。像四條邊和四個角這類較簡單的問題他們總是能很輕松的就認識到。而我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它們的不同點,也就是:長方形是對邊相等,正方形是四條邊都相等。這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