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第四單元加和減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
正確計算。
2、提高學生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3、培養學生獨立探索、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難點:學生自我探索算法和估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情境圖,談話:歡迎小朋友們再次光臨玩具柜。上一次我們在這里解決了很多數學問題,今天讓我們來作進一步的研究,誰能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些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提問出示以下三個問題:
1、玩具汽車比玩具轎車貴多少元?
2、玩具火車比玩具轎車貴多少元?
3、玩具汽車比玩具火車便宜多少元?
學生根據問題口頭列式,教師板書:
38—25=
44—25=
44—38=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你能口算出得數嗎?你是怎樣算的?小組里相互交流。
2、反饋: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師肯定學生的任何一種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3、再次交流,選擇你自己喜歡的算法。
4、提問:上面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小組討論交流,并指名學生說說。
5、討論小結:第一道算式相減時不需要退位,第二和第三道算式相減時需要退位。
6、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小朋友通過合作得出了好幾種不同的算法,你能用你喜歡的方法完成下面的題目嗎?
三、鞏固深化,運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做第1組。讓學生口算出得數,再說說是怎樣算的。
再做第2組。同上
再做第3組。看學生掌握情況。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做第1組。讓學生口算出得數,并說說這幾題之間有何聯系。
做完其余題目。
3、“想想做做”第3題。
說說用什么方法算。
填表并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題。
先口算出得數,再讓學生說說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題。
先估計得數,再口算出得數。
6、“想想做做”第6題。
先讓學生估計,再分組交流,最后用算算來檢查。
7、“想想做做”第7題。
幫助學生審清題意。
四、評價鼓勵,全課小結。
今天這堂課小朋友們都開動了腦筋,學到了很多本領,表現真不
錯。誰愿意把你的收獲談一談,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課堂作業。
做“想想做做”第7題。
自編一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應用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
先算個位上的數的相減,再算十位上的數的相減。
38—25=13(元)
44—25=19(元)
44—38=6(元)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同時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由一百幾十減幾十的口算類推出一千幾百減幾百的口算。此外,還適當要求學生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估算方法。本課仍舊以購買玩具火車和玩具汽車為題材,通過求兩件玩具的價格差引入新的學習內容,創設這樣的學習情境來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因為有了學生原先的口算經驗,學生主動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是有一定基礎的,并且剛剛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學生可以根據知識的相似性進行遷移,并在多種算法中得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當然,對于學生而言,退位減的口算還需要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