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體驗 在體驗中感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學設計
⑵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嗎?
匯報:相同點是他們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
⑶介紹邊的名稱:我們通常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設計意圖]:
因為學生已有了探索長方形邊和角特征的經驗,所以再讓學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是學習方法的一次遷移,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實踐操作、感悟體驗:
1、 估一估:(想想做做第6題)
出示數學課本,引導學生認識它的長和寬。
你能估計一下數學書封面的長大約是多少?寬大約是多少嗎?(學生估測)
學生量一量。交流。
2、 畫一畫:(想想做做第7題)
小朋友,真能干,已經會量長方形的長與寬了。那你會不會在方格紙上迅速的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呢? 完成在作業紙上。(先完成的小朋友,同桌檢查一下,畫得對不對)。
選擇一人的作業全班交流,提問: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你能描述這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長和寬嗎?同桌互相介紹自己的圖形。
3、 拼一拼:(想想做做第2題)
接下來還要請小朋友同桌合作,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學生操作。完成后舉出,大家互相判斷。
4、 變一變:(想想做做第6題)
小朋友,喜歡看變魔術嗎?師演示: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剪出正方形。
為什么這樣折出來就是一個正方形呢?自己動手也折一折,想想到底為什么?學生交流匯報。
5、幫一幫:
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不小心就被壓成了這個樣子(如圖),
如果我想請大家配一塊一樣的,
該怎么辦呢?
[設計意圖]:
練習設計體現了“針對性、靈活性、實效性、趣味性”,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相關的變式練習,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的建構起到催化的作用,尤其是“幫一幫”的設計,很好地鞏固了本課的內容,而且也凸顯了“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新理念。
四、總結全課、寄托心語: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找到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老師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有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人人細心觀察、善于動腦,勇敢的去探索、去嘗試,那么我們一定會獲得成功!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結果等進行全面總結,體驗學習的成功感。而教師的一番心語,激勵著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傳達了教師的人文關懷,真正體現了教師作為引導者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