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設計與說明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43—44頁。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所給的信息,畫線段圖表示數量之間的聯系。
2、使學生能借助線段圖分析、推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要求:第一行畫兩個圓,第二行畫第一行的3倍。
(學生動手畫圓)
提問:第二行有多少個?兩行一共有多少個?
2、根據問題說出所需要的條件。
(1)香皂和肥皂一共有多少塊?
(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觀察:(課件出示課本第43頁的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出了哪些信息?(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提問:(1)這樣的題目,你能解答嗎?為什么不能解答?
(2)你能給這道題補充一個用兩步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問題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三、探索交流,學畫線段圖
1.談話:我們把從圖中了解的信息,與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組合成了這樣的實際問題: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提問:你能畫線段圖來反映數量之間的關系嗎?你想怎樣畫呢?(學生討論、交流)
引導 :大家想出了許多畫線段圖的辦法,那么就請同學們試著畫一畫,好嗎?
(學生試著在課本第43頁上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交流:(1)如果用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褲子的價錢,“28元”怎么標在圖上?
(2) 對著上面的線段左端,在下面再畫一條線段表示“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這條線段要畫多長?為什么?“3倍”怎樣標在圖上?
(3)在圖上怎樣表示要求的問題?
28元
一套衣服要?元
褲子
上衣
是褲子的3倍
師生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線段圖:
歸納: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我們知道這個線段圖由上下兩條線段構成。上面的線段表示一條褲子的價錢28元,下面線段的長度應是上面線段的3倍,表示一件上衣的價錢。這樣兩部分線段的和就表示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借助直觀線段圖,組織學生圍繞下面的問題討論,理清解題。
(1) 要求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2) 這兩個條件中,哪個條件不知道?
(3) 解答這個實際問題,需要幾步計算呢?
(4)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結:要求一套衣服的價錢,要先求出一件衣服的價錢,再算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3.讓學生把這道題獨立解答出來,教師巡視指導,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先算買一件上衣多少元,再算買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8×3=84(元)
28+84=112(元)
解法二:先算一套衣服的價錢是幾個28元,再算一套衣服的價錢。
1+3=4
28×4=112(元)
讓多個學生說明兩種解法不同的解題思路。
4.出示修改后的問題: 一條褲子的價錢是28元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
討論:(1)你怎樣根據題目的變化來改動這個線段圖呢?(學生改畫線段圖)
28元
比褲子貴?元元
褲子
上衣
(2)獨立列式解答,再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讓多個學生說)
5.引導:上面的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逐步引導學生概括出相同點:
(1) 題目提供的條件和線段圖所表示的數量關系相同;(2)都是用兩步計算解答的實際問題,第一步都應求買一件上衣多少元或先算出所示問題有幾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