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五冊教科書第61——62頁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學生感知并認識周長的含義
2,會正確測量和計算物體的面和平面圖形的周長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周長
【教學準備】繩子一根,3張練習紙,樹葉一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出示上賽道圖
師:(出示課件——f1賽車錄象)這是什么比賽 (賽車)這是世界上最快的賽車比賽,也叫f1.每年f1都會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一次比賽,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出示賽道圖以及賽車跑的路線)剛才就是賽車在這個"上"字形賽道跑了一圈的路線,我們再來看一遍.(重復演示)這一圈的長度就是這條賽道的——周長.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課題)
二,周長的含義
1,摸一摸
師:這是我們的數學書,我們從這一點開始沿著它的邊線摸一摸,這一圈邊線的長就是這個封面的——周長(師示范)
師:你會像老師這樣摸一摸嗎 拿出數學書,我們邊摸邊說:"這一圈邊線的長就是封面的周長.誰來摸給我們大家看.
(3個學生動手摸數學書封面的周長,要邊摸邊說:這一圈邊線的長就是封面的周長)
師:你還能摸出哪些面的周長 摸給你的同桌看一看.(生自由活動并與同桌交流,師指導并請指導過的學生回答)
師:誰能介紹一下你都摸了哪些面的周長 指給大家看看.
(生起來一邊摸一邊說,這一圈邊線的長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3個同學,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
2,描一描
師:剛才我們一起摸了一些物體表面的周長,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哪里,你知道嗎 (出示課件)
打開書到62頁,拿出筆描一描.(學生動手描在書上)(或者拿出1號紙)
好了嗎 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位同學完成的情況.
(描好邊線后,課件演示隱去中間部分)
三,周長的計算
1,算一算
師:那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在哪里,你知道嗎 (出示課件)
它們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厘米呢 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同桌兩位同學可以商量商量.
師:有結果了嗎 (學生匯報)
(回答一:可以用線圍一圍,再量一量.師:可以嗎 (可以).嗯,是個辦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
回答二:可以用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算一算.師:這個辦法好嗎 好,我們就按照這種辦法先量一量每條邊的長度.
(學生操作)
師:誰來匯報一下左面三角形的每條邊各是多少 (如果有不同數據,老師拿把尺量一量,統一數據)右面的平行四邊形每條邊各是多少 (老師應指著屏幕上圖形問)
師:這些圖形每條的長度我們都知道了,那它們的周長會算了吧,大家動手試一試.(學生計算)
師: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 你是怎樣算的
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多少 是怎樣算的 有沒有不同的算法
師小結:像這些圖形計算周長時,可以先用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計算出周長.
2,師:那么要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周長,是不是也一定要用尺量呢
1厘米
1厘米
生:不要.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已經寫了一個格子的長度是1厘米.
師:請你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學生完成作業紙)
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的方法 第一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生:周長是16厘米.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每條邊占了四個格子,就是4厘米.四條邊一樣長,所以4×4=16厘米.
師:說得真好,在計算的過程中還能靈活根據圖形的特征進行簡便計算呢.
師:那么另一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生:周長是2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