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剪紙
三、作品創作。(一)嘗試創作(一次對折剪紙)1、課件出示“楓葉圖案”。演示對折后的形狀,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對折紙樣摞在一起進行比較。①提問:大家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②學生根據對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師按學生的要求完成剪紙,將其貼在黑板上。③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制作:a、一次對折 b、沿外邊畫輪廓線 c、剪去輪廓線以外的部分④同桌進行交流。評析。將優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2、引導:為什么有的同學剪出的圖案漂亮,而有的同學稍有不足呢? 大家能否談談自己的看法?3、學生總結:a、對折要整齊 b、畫樣要美觀 c、用剪要(二)二次創作1、課件出示62頁下方的剪紙步驟。①要求:請同學拿出一張正方形紙片,按照屏幕上的順序動手試一試,看誰做的好。②教師巡視指導,請完成較好的同學幫助其他同學。③組內同學進行交流,選出優秀作品貼在黑板上。過渡提問:還有其它的折法進行剪紙嗎?(學生可能會提出沿對角線折或兩次對折。)2、課件出示課本63頁沿對角線折法。①學生完成作品。②展示后談話:我們還可以怎樣折?還可以折成幾折來剪?③引導:我們通過學習剪紙,發現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圖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圖案呢?3、課件演示63頁長方形紙剪花邊——疊剪圖案。①學生按順序完成。②將優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評。【評:通過嘗試創作使學生明確剪紙的基本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以直觀指導,主動向學生質疑,促使學生思考與發現,形成認識,獨立獲取知識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非常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能力的培養。】(三)獨立創作。1、出示課件。談話:剪紙的分類大體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陽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輪廓線;第二類——陰刻,就是剪去輪廓線保留其他部分;第三類——陰陽混刻。2、要求:可以用對折的形式創作,也可以不用對折進行創作。對紙張的樣式也不受限制。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幅或兩幅作品。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與學生交流。 4、展評作品。【評:教師簡要介紹剪紙藝術的創作分類,學生結合欣賞重新認識剪紙藝術的靈活多變,為獨立創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充分運用合作交流,使得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拓展,知識得到延伸。】四、全課總結。1、啟發:同學們的作品樣式繁多,卻很美觀,這些作品與我們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區別嗎?教師指導學生發現規律:凡是對折后完成的剪紙作品,都是軸對稱圖形,不對折而完成的圖形卻不是。 2、引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圖形(圖案)的中心軸,折痕的兩側是完全對稱相同的。【評: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是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規律性的知識。】五、課后作業。利用軸對稱圖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組“可愛的動物”的花邊,裝飾班里的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