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年、月、日》數學教研課教案
第 6 冊教案 主備人:陳瑋 上課時間:2008.3.13內容: 認識年、月、日 第 1 教時 總第 11 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數學思考: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度: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助學生記憶各月份的天數。教學難點大月、小月的分辨教學用具掛圖.小黑板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一、談話導入1、了解年月日是常用的時間單位。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時間)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時、分、秒,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探究新知。1、 認識記憶大、小月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卡片,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識?
活動:觀察年歷,把每個月的天數填入書上的表格中。用以下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先提出第一問,再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酌情提出其他問題):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全月有31天的是哪幾個月?全月有30天的呢?哪個月的天數比較特殊,有多少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一年有12個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講解: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在“31天”前板書: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在“30天”前板書: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教 學 過 程二次備課交流:觀察涂色后的表格,你有什么發現?這大月、小月和二月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呢?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兩種記憶方法:2. 游戲練習。游戲:“起立坐下”。游戲規則: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師任意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的男生起立,是小月的女生起立。(把2月留在最后報,并追問:為什么都不起立?)提問:我們常說一年有365天,那么,這一年有365天是怎么算出來的呢?學生獨立計算2006年全年的天數。然后同桌間交流自己的算法。展示學生的算法和結果,并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意思。提問:能再算一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多多少天嗎?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3、鞏固練習:(課件出示)一年有( )個大月,有( )小月。
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 )月( )日; 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你的生日是( )月( )日;小紅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兩個月,你知道小紅是哪兩個月去外婆家的嗎?三、鞏固應用1.做“想想做做”第1、2題。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四、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課堂作業 預習作業 預習17-18頁
教學反思:
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實際引發出來,使學生體驗了探究與交流的樂趣。對于教材所給出的在年歷中找出日期、查出星期幾,對學生來說都很簡單,所以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充滿著觀察、推斷、嘗試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更多地了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此外,利用多媒體的介紹,把學生們帶入了一個奇妙的宇宙間,感知年、月、日的來歷,同時學生對年、月、日怎樣產生、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等產生疑問,通過這一新奇的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學生認知程度,學生可以觸類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識,擴大知識面,增長了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