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二年級已學過的“從三個方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二年級學習時以觀察簡單的實物為主,而本冊教材是以觀察較為抽象的立體圖形為主,并要用語言表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教學內容具有活動性、過程性和體驗性的特點。教材設計了“搭一搭”的兩個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來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并學習用上、下、左、右等語言表述物體的位置;顒右皇歉鶕噶畲盍Ⅲw圖形。要求發出指令者認真觀察用正確語言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搭立者充分領會指令的意思,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搭要求的圖形;顒佣窍却詈靡粋立體圖形,然后通過提問來判斷并搭出同樣的立體圖形。這一活動要求學生充分發揮空間想象力,然后根據需要盡可能的少提問,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二、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立體圖形的形狀
3.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發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從正面、側面、上面辨認由3——4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利用猜一猜、問一問等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看,老師這里有幾個正方體,老師把它們豎著疊起來搭好,從上面看是1個正方形,請你猜一猜,這里有幾個正方體疊在一起?(1、2、3……)
看來,答案有很多種,的確,1個正方體時,從上面看是1個正方形,2個、3個……正方體這樣搭起來,從上面看到的都是1個正方形。
這節課,我們就用正方體來“搭一搭”(板書課題)
看了這個題目,很多同學就想:肯定有好玩的、有趣的活動。不過,這些活動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需要你開動腦筋,仔細觀察。
(二)動手實踐
活動一: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
1、根據指令搭正方體。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許多同學很喜歡它,有時候忍不住、偷偷地想去摸摸它,這是不好的行為?為了上課的需要,我們要聽從指揮,千萬不能自己單獨行動,能做到嗎?現在請根據老師的指令搭出相應的圖形,看誰搭得又快又準。
(1)先橫著放3個。
(2)中間正方體的上面疊上去放一個。
想一想,剛才老師說了幾個指令,第一條指令是什么?第二條呢?你真是認真聽講的好孩子,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你才會變得更聰明!
2、再聽指令搭正方體。
(1)先豎著疊起來放2個。
(2)左邊放1個。
(3)右邊再放1個。
擺好后,你們發現了什么?(生:與剛才擺的一樣。)對!但我說的指令一樣嗎?(不一樣)第一次是兩條指令,第二次是三條指令,如果你是指揮官,你會選擇哪一次的指令?為什么?
所以我們在今后擺正方體時要盡量用最少的指令去搭。
3、同學之間搭正方體。
現在給你們一次自由搭的機會,你可以用3個或者4個正方體搭出自己喜愛的圖形,要求一邊搭一邊說。
現在給你一個當指揮官的機會,你就用剛才說的指令來指揮大家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