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五冊《乘法》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生動、現實的情境,初步感知乘法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能在購物、乘車等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4、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乘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單元編寫意圖
1 、會寫 100 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2 、能對 100 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3 、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數感。
4 、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5 、在活動中,經歷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過程。
購物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節主要內容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它是在學習了口算百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
教材通過“購物”的情境引入,旨在通過“購物”這一活動,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情境圖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時,可以考慮下列幾個步驟。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情境圖中的信息,在學生看懂圖意的基礎上,提出各種數學問題。如:買3張桌子多少錢?買3個書柜多少錢?買1張桌子和4把椅子多少錢?教師還可以根據身邊實際情況創設其他的生活情境,如買電器、買衣服。
(2)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相關信息列出算式。例如:買4把椅子多少錢?(12×4=)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怎樣計算,經討論后在班級中匯報小組意見。由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用加法、也可能用乘法或列豎式計算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因為豎式計算是以后學習計算的基礎,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列豎式計算乘法。多位數乘一位數與多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是不同的,在用豎式計算時,要用乘數去乘另一個乘數的每一位,通過實物演示和對照連加豎式,使學生了解其算理。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同時教師要注意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加以指導。
(3)拓展應用
教材安排的拓展內容“試一試”,主要是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想法,還可以從以上學生提出的問題中任選一個,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由于本課是學生第一次用豎式計算乘法,可能會出現許多錯誤,因此教師要注重對豎式計算過程的指導,讓學生了解算理,從而真正掌握數學方法和技能。
教學時,還可以參考前面的教學案例。
去游樂場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