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驗算》教案(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下)
課題
除法的驗算 課時 1課時 班級 三4 編寫者 林晶 一、教材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數學p25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六。 例4以計算100元錢可以購買多少本練習本為背靜教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使學生利用乘除法關系,教學用乘除法驗算除法,并且學會驗算有余數的除法。明確在有余數的除法中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養成檢驗的習慣;(2)使學生進一步利用除法解決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經常要對一些計算進行驗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品質和認真仔細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是在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感受驗算的作用,特出示情景圖,結合實際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商自主探究,允許得出不同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法:引導法與啟發法相結合 學法:探究法與發現法相結合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掛件、口算卡片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活動激趣。 1、課件出示例4情境圖。 師: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錢一本呢? 師:如果你現在有100元,能夠買幾本紅筆記本呢?又能夠買幾本藍筆記本呢? 2、揭示課題。 師:剛才大家的購物活動開展得不錯。我們通過購物活動,進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在購物活動中,會不會出現一些錯誤呢?那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