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12課時 除法的驗算
學習內容課本第25頁例4,第26頁練習六第1~2題。學習目標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課文講解例4,主題圖,用100元錢可購買多少本筆記本,付錢時,產生了進行驗算的需求。課文內容直接指出:“可以用乘法驗算除法”。下圖,同學們在驗算除法,有的用橫式驗算,有的用豎式驗算。驗算有余數除法,應讓孩子弄清楚被除數與除數、商、余數之間的關系,這樣當驗算100÷7=14……2時,才能對用74的積再加上2的和等于100的道理完全理解,因而不會忘記加上余數2。輔導精要主題圖。兩個同學都用100元錢到商店買筆記本,藍筆記本一本5元,紅筆記本一本7元。一個同學想:“100÷5=20,正好可以買20本藍筆記本。”另一個同學說:“買14本紅筆記本。”他想:“100÷7=14……”。售貨員阿姨說:“找您兩元。”讓孩子把兩個算式寫在本子上。讀課文內容:“他們算得對嗎?可以用乘法驗算除法。”讓孩子自主探索驗算的過程。100÷5=20,用口算進行驗算:205=100,結果等于被除數,計算正確。100÷7=14(本)……2(元),用不容易口算,用筆算方法進行驗算。先豎式計算147=98,不等于被除數,是計算錯誤嗎?孩子可能說,要再加上2,就是100。結果等于被除數,計算正確。引導孩子進行批判性思維。除法時,把100元平均分,每份是7元,分了14次,沒有正好分完,還剩下2元。驗算時,就等于把分掉的錢都收回起來,有14個7元,列式是147=98(元),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100元。而把100元平均分,每份是5元,20次正好分完。驗算時,有20個5元,列式是205=100元。讓孩子把豎式改寫成橫式,即147+2=100。并記錄在書上。“做一做”。讓孩子先口算或筆算除法,再用乘法進行驗算,可以寫豎式,也可以寫橫式,如:54÷8=6……6,驗算:68+6=54。讓孩子用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說一說驗算的過程,如68+6=54說商乘除數加余數等于被除數。而205=100說商乘除數等于被除數。習題解析第1題,除法的驗算。讓孩子先對式題進行分析,這些式題都不會口算,所以列豎式筆算,再驗算。第2題,連續兩問的實際問題。可放手讓孩子認真讀題,獨立解答。還可以讓孩子畫出擺課桌的示意圖,數形結合進一步理解習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