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教材】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19頁---20頁的例1和例2.
【課程標準】
1、能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二節內容,教學安排為五個課時,本教學設計為第一課時。本節課內容,對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除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一位數除兩位數,被除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主要解決除的順序和豎式寫法;例2也是一位數除兩位數,但除到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引導學生探索筆算除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學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通過獨立試做、交流各自算法、共同研討等方式, 學生在經歷不同算法,感受算理的形成過程中,除的順序及商的書寫位置可能會出現錯誤 ,所以經歷不同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這一內容之前,已經具備了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我認為學生會用豎式計算例1,但是不理解算理,讓學生在動手擺小棒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 。學習例2有難度,第一次除后有余數學生中可能出現除的順序和豎式寫法的問題。因此感受、內化算理,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和每次余下的數要與下一位的數合并起來繼續除的道理是本節課的難點。
【學習目標】
1、會口算例1的結果,并會說出口算的過程。
2、會用拆數、擺小棒、豎式等方法獨立試做例題,把操作和計算有機結合起來并在組內和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體驗方法的多樣化,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較優算法,經歷、感受算理的形成過程。
3、在老師示范的基礎上,會書寫除法豎式,會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和每次余下的數要與下一位的數合并起來繼續除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4、會依據問題情境提出除法計算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
【評價設計】
1、通過問題1、2來檢測學習目標1的達成。
2、通過問題3、4、5、6、7來檢測學習目標2、3的達成。
3、通過鞏固練習和評價樣題來檢測學習目標4的達成。
【評價樣題】
1、解決問題。
我校有56位老師要去參加植樹活動,4人種1棵, 請你根據信息提出一個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并解答。
2、學生自己編題,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學習準備】每生6困小棒,每困10根。多媒體。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 、合作交流等方法。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5分鐘)
1、多媒體出示19頁主題圖也就是例1:
通過看圖,你們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