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能說清算理
二、教學重、難點:個位不夠減,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從借來的 10中借1給個位做10,十位剩下9,再減。
三、分層目標:
上限:能熟練、正確地計算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
下限:能在教師、同伴的幫助下,計算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小林和媽媽逛商場看中了一臺照相機
原價:505元,
現價:367元
(1) 媽媽要小林想一想便宜了多少元?
(2) 媽媽拿出400元,該找回多少元?
該怎么想呢?
學生口頭回答算式505—367 400—367該怎么算呢?
[在課堂教學中,我是分步出示問題,再逐一解決]
(二)展開學習
1、老師提供這樣的學習建議:
獨立思考、計算——用學具(撥珠),說清算理——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學習建議聽明白了嗎?
2、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個位上不夠減,從十位退1,十位是0,怎么辦呢?
借助撥珠演示,從百位退1作10,再從退下的10中退1到個位作10,十位只剩下9,個位15—7=8,十位9—6=3。
[課堂上并沒有使用學具撥珠,"中間有0的退位減法"確實很抽象,但是有前面退位減法的積累,學生很快就能找到"當個位不夠向十位借,十位沒有再向百位借"的算理.在(2)班通過演一演,(1)班在計數器上撥一撥,還用全班看板書說,同桌互說,盡可能讓學生把算理理解到位,并能熟練計算.從后面練習上看,效果是有的,但是說算理就花去的大半節課,以致后面的練習無法完成.
演一演:選出6名學生,每生手拿一張數字卡片.師創設情景:森林中,小兔家的小寶貝們今天學習了筆算連續退位減法的本領.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它們學得怎么樣……
個位:我用5-7,不夠。怎么辦呢?(轉向十位)你借我1個當作10吧!
十位:我是0,可我也沒有啊?怎么辦呢?有了!(轉向百位)你借我一個當10吧!
百位:好的。
十位:10+0=10。我現在有了,各位我借你1個當作10吧。
個位:謝謝。10+5=5,15-7=8。差的個位上寫8。
十位:我向百位借來后,本來有10的,被個位借走1個,還剩9。9-6=3,差的十位寫3百位:我原本是5,被十位借走1后是4,4-3=1。差的百位上寫3。
生齊說:505-367=138
學生興趣很濃,但組織有困難的。幸而在前面“連續進位”時,已經讓學生演練過。效果不錯!]
4、小朋友說得真好,老師這有幾封數字信,你能幫我投到正確的郵筒里去嗎?(118郵箱、460郵箱)
305—187 705—245 702—584 403—285 1048—588 2051—1349(隔位退位)該怎么做?[沒有完成]
5、400—367該怎么算呢?怎么退位呢?
★(十位上是0,向百位退1做10,再從退下的10中退1到個位作10,十位只剩下9,個位10—7=3,十位9—6=3。)
還可以怎么算?
400—300=100 100—67=33等等
看誰說得好,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用口算的比較多,但沒有出現例題中差補的算法。
課堂小結:你想提醒同學們在計算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什么?
組織學生自學例2和例3。]
下課……
6、運動會上正舉行800米跑步比賽,第一名705米,第二名678米,第三名567米,第四名488米,
(1)第一名離終點還有多少米?第二名離終點還有多少米?
(2)第二名落后第一名多少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自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