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四邊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體會周長的含義。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圖形,你們認識嗎?(逐一出示)
師:老師貼出圖形,你們說出圖形的名稱。說一說你喜歡的這些圖形的周長在哪里?你喜歡哪一種圖形上臺指出你喜歡的圖形的周長。
(2) 出示實物:
師:看我們的數學的封面的周長在那里?不要說:摸摸看!
依次出示鐘面、三角板、紙盒、這些實物有周長嗎?有誰能指出來?。
(3)師:看來生活中處處都有周長,想一想,找一找我們身邊的事物的周長在哪里?聽要求,找到以后,摸一摸,然后再跟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摸的是哪個面的周長。現在可以開始找了!
匯報:那位同學想來進行進行活動匯報?說說你剛才摸的是哪個面的周長,怎么摸的?
2.出示:
師:這個圖形有周長么?為什么?這個圖形怎樣才能有周長?圍住以后它就有周長了,看來呀,一個圖形的邊長總和就是它的周長。能用一個詞表示么?大家說得都對,我們在數學中用的術語叫做封閉。
師:誰能說說封閉什么意思?
師:看來封閉圖形才有周長。那么,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什么是圖形的周長嗎?
師小結: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它的周長。(課件演示)
三、研究測量辦法,深化周長概念
(一)師:剛才的研究,大家已經知道了周長的意思。假如要知道你所喜歡圖形的周長到底有多長,你能想出辦法來嗎?想一想,好像不容易?(獨立思考。)
請你四人一小組合作,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圖形研究測量辦法,看看你能用幾種方法知道它的周長,四人小組內進行研究,再相互交流想到的辦法與遇到的困難。
(二)進行匯報交流。要注意傾聽,聽一聽他匯報的辦法和你一樣么?你會學到更多的測量方法,你會變得更聰明。
(1)師:研究三角形的請舉手,誰來講講你的測量辦法?(先怎么樣;再怎么樣。然后怎么樣?)
生1:我用直尺量出三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生邊說邊演示)
師:行嗎?
(2). 生2:我也用直尺先量出長度的,再加起來。
師:量了幾次?為什么?
生:量了五次,因為它是五邊形。
(3). 生1:用尺子量每條邊,再加起來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個角的兩邊長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師:你是怎么想得到的?
生2:因為五個角都一樣,邊一樣長。
師:可以的,還有沒有量一次的?
生3:用尺子量一條邊,再乘10就好了。
師:看來量的時候動動腦筋,還可以有簡便方法,很好。
(4) 師:你們想出辦法來了么?
生1:我用線先繞,然后再量。
師:為什么不用直尺?
生1:量不出來。
師請該生上來示范用線的方法,繞完后,用直尺量出長度。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師:還有不同的辦法么?假如只有一把直尺,能不能量出來?
生2:能,那你上來量量看!我在圓上做一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示范)是不是這個意思?看來圓的測量方法很巧妙。
(5) 生1:在尺子上滾一滾。
師:(示范)行嗎?
生:不行。
師: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滾,那怎么辦?
生2:用繩子先圍,再量量吧!
師:(略作示范)行嗎?
生:行。
(6)師:你們會選擇什么辦法呢?為什么?在尺子上滾不滾。
生1.用線繞,再量線長。
師:為什么不選直尺量呢?
生1:不直,而且有凹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