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第二課時《分米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1.知道分米產生的意義;
2.了解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提問:我們現在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你能給這些單位按照大小排排隊嗎?
2.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二、活動設計——測量課桌
1.設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誰來估一估?
2.動手操作,測量課桌的長度
(1)以小組為單位測量課桌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測量的工具及連續量
(2)組織匯報,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測量方法更加簡便。
3.認識分米,教學例2。
(1)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
(2)學生觀察尺子:數一數1分米中有多少個1厘米?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3)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勢表示,進一步認識分米。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4.利用米尺,分組討論。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間有多少關系?
總結歸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書)
5.量出3分米長的帶子給大家看。
三、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認識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并用手勢表示它的一個單位長度。
2.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練習一第5題: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
此題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長度表象。
4.練習一第6題
此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涉及到單位之間的轉換。
5.練習一第7題是實踐活動的另外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