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構成(2課時)
課 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演示與手工立體構成制作相結合。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對形體變化立體構成的訓練,培養學生對造型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2、通過形象思維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立體構成興趣,增強學生求知欲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平面和立體的過渡------半立體構成。
2、難點:什么是構成和構成制作方法。立體構成
三、教具與學具準備
1、教具:(1)立體和半立體構成圖片;(2)立體、半立體構成成品若干;(3)實物彩印包裝盒和湖南竹編半笠等;(4)畫好并剪下的六面平面正方形;(5)由十二根塑料管串成的立方形六面體;(6)學生平面構成的優秀作業若干并貼好。立體構成
2、學具準備:剪刀、單面刀片、直尺、圓規、鉛筆、硬紙板。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并檢查學生所要求帶的工具。
2、拿出學生做的平面構成作業掛在黑板的一頭,啟發和回憶學過的平面構成。
提問:什么是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是在二維平面上進行的造成活動,它的構成元素是點、線、面、按一定的法則,用規則或不規則的方法造成新的美的形態,使人產生有規則的起伏,有節奏的韻律、有條理的動感和新穎、奇特的視覺感受。
3、出示半立體構成的制成品和一張根據平面構成做成的半立體構成的三角點構成。
提問:這個制作演示的過程叫什么?(在黑板上的中上部板書“構成”二字。)
構成-------是一種造型或造物的活動和形式。構成是三項構成的總稱,即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
而立體構成即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內容。(在黑板上部“構成”兩字前加“立體”二字。)
4、前面我們回憶了平面構成是在二維平面里的造型活動,它所產生的效果只是平面的圖案,而立體構成是將形態要素按照一定的法則創造出實際占據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的造物活動。
5、立體構成有半立體構成,線立體構成,面立體構成,塊立體構
圖四 圖五 圖六
成和混合構成。請同學們看課本p21,左上圖是線立體構成,左2是面立體構成,左3是面立體構成,右上為塊立體構,右下為混合構成。立體構成
6、立體構成應用于建筑設計、商品、產品、工業設計等。
7、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卡紙將其裁成四個正方形小方塊。(圖四)
①拿出其中一小塊,在它中間畫兩條虛線(圖五),要使用權面能凸起一塊,必須畫兩條虛線。
②用剪刀背尖或刀背尖用力在虛線上畫印痕。
③在實線的位置上用刀 切口,把中間的小方塊切割下來。(圖五)
④用手指進行折疊、邊講解邊示范、邊檢查學生制作的情況。
8、待大部分學生作業完成了,問同學們是否可得出結論。
小結:用一張平面的紙(材料)通過加工,使部分立體化,而形成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造型,這就是半立體構成。
第二課時:半立體構成
教學步驟: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點、線的構圖。
2、上節課,大家做半立體構成面的單位形,現在請同學們能否講一下,什么是半立體構成?(學生回答)
3、半立體構成-------就是用平面的材料,通過加工使部分立體化而形成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造型,它是立體構成和平面構成同樣都是可以用點、線、面構成,所使用的材料有紙、玻璃、塑料、金屬、石膏、陶土、木材等。我們現在用紙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