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美術第九冊(全冊)教案
4、 封面的整體效果與兒童讀物這一特色的關系。
四、 嘗試構思設計一張封面。
第二課時
一、 繼續完成封面設計。
二、 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三、 說說學習心得。
十六、動物(紙雕)
教學目的:
了解紙雕這一藝術表現形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學習紙雕的制作。
培養學生立體造型能力,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學具準備:
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欣賞激趣,導入新課。
三、 學生自主探究紙雕的制作方式方法。
1、 分組選擇一個探究目標,先小組成員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再在小組間交流互動。
2、 小組間合作嘗試完成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3、 展示小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紹探究成果。
四、 大家說說本節課的學習心得。
第二課時
一、 自主嘗試制作一款立體紙雕。
二、 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七、中國結
教學目的:
認識了解中國傳統藝術中國結的藝術特色及文化淵源和嶺南版美術第九冊它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學習編結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藝術的思想情操。
學具準備:
細繩、粗紗線、小飾物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欣賞中國結,激發學習興趣。
三、 分小組嘗試研讀教材示意圖,制作簡單的吉祥結
四、 展示探究結果,交流互動。
第二課時
一、 分小組嘗試制作其它幾款中國結的制作方法。
二、 展示嘗試成果,交流互動。
三、 大家談談學習心得。
十八、兒歌配畫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學習插圖藝術形式,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培養學生美術綜合運用能力。
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性思維。
學具準備:
作畫工具材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欣賞兒歌,誦讀兒歌,說說兒歌的意思。
三、 欣賞例畫,結合兒歌的意思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 引導學生探究給兒歌配畫怎樣做更好。
1、 畫面內容與兒歌意思的關系。
2、 畫面的藝術特色與兒歌的關系。
第二課時
一、 選擇一首兒歌,嘗試配上一幅插圖。
二、 展示作品,評論互動。
十九、人物表情(美術知識)
教學目的:
初步認識人物面部表情的變化特點,積累人物畫的知識。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嶺南版美術第九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淺顯的人物面部表情的畫法。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同學間互相觀察,嘗試說說人物表情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器官的變化上,說說不同的表情會引起面部器官怎樣的變化?
三、 嘗試選擇畫出一種表情。
四、 展示習作,大家互相評論評論。
第二課時
一、 說說兒童頭部的結構比例,畫一畫兒童兒童頭像比例示意圖。
二、 嘗試按結構比例畫一幅同學的頭像,要求富有表情。
三、 展示交流,評論互動。
二十、開心一刻(漫畫)
教學目的:
在學習人物面部表情的基礎上,學習漫畫的畫法。
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