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什物拼貼》導學案蘇教版
《什物拼貼》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課程標準美術教材第三冊中的內容,涉及【造型·表現】與【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具有很強的表現性與應用性。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自由的拼貼以及相互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發現美的能力,從而使他們能熱愛自己身邊的事物,獲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嘗試使用撕、剪、拼、貼等方法和紙張、廢布片等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材料進行平面造型練習。
過程與方法:通過看看、畫畫、拼拼、貼貼大膽自由地表現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想象的事物。
情感與價值觀: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增強環保意識,享受創造的樂趣。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和表現方法,做出有創意的平面造型練習。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和工具,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的想象,生動有趣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拼貼的作品和圖片;
學生:剪貼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一個“百寶箱”,讓學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幫助學生認識:什物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種零碎廢料。
2.認識什物后,告訴學生:百寶箱里有神奇!神奇在哪兒呢?這時演示課件:從百寶箱里變出了各種各樣的什物拼貼畫,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眼球,并拿出一幅作品。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具有真實性和激勵性,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師:小朋友們,看這一幅作品,你覺得怎么樣?
生:漂亮等。
師:你用手摸摸看,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
生:用布貼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拼貼畫與其它畫的區別,通過讓學生用手去摸作品,感受拼貼畫的肌理。】
師:對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什物拼貼》。[貼上:什物拼貼]
師:把一些雜物、零碎的物品進行拼貼成一幅美麗的作品。
【設計意圖:教師在課前用不同的材料通過簡單的剪、拼、貼,刻畫出課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什物拼貼的美感。】
二、欣賞學生作品,進一步感受肌理與質感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課題是用各不相同的材料拼貼而成的。下面,老師想帶大家到材料世界去游玩,去感受同學們用不同的物質拼貼而成的畫。注意觀察畫面上的內容是什么?它用什么什物材料拼貼的?你喜歡這幅作品的原因是什么?[板書:內容 材料]
1.春:這幅用色紙、麻布制作的小鳥,表現了春天的美好,絢麗的色彩非常吸引學生。
2.城市:利用花生、葵花籽、白瓜子、黑瓜子和豆殼拼出的城市,有一種特殊的肌理。
3.小羊:綠綠的天空,悠閑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樂的小鳥。廢舊的絨線、繩子、鈕扣竟能表現這么美麗的大自然。
4.松樹:平時刨鉛筆剩下的鉛筆屑,也能拼出美麗的圖片。
【設計意圖:圖片的欣賞,分別選取了廢布片、豆子、絨線、鉛筆屑等為主要材料制作的什物拼貼畫。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設置了“這幅作品用的是些什么材料?”“你喜歡這幅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討論,指導學生對作品做簡單點評,感受不同肌理的效果,滲透審美能力的培養。】
三、欣賞大師作品,領略藝術家的風采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那么藝術家是如何去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美的什物材料,并在藝術中表達不同的情感和風格,使藝術充滿魅力呢?同學們跟隨我一起領略藝術家的風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