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色彩的冷與暖
7、色彩的冷與暖 課型: 繪畫基礎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
1、通過學習和運用色彩冷暖知識,給學生一把打開色彩知識大門的鑰匙,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對比中的美感,培養色彩美感意識,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
2、引導學生從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運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識上,有目的地正確地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
教學重點:從感性到理性去認識色性,并會運用色彩冷暖對比的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產生冷暖對比的原因,認識冷暖色彩并會正確運用。
學具準備:色彩冷暖涂色印樣、水粉畫顏料、筆、筆洗、調色盒。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組、色相卡、生活中冷暖色調的作品、色輪等。
板書設計 :
7、色彩的冷與暖
冷色:綠、藍、紫
暖色:紅、橙、黃
教學過程 :
一、 組織教學:請學生放置好學習水粉畫的用具及美術書。
二、 導入 新課:
(一)、談話,引起學生興趣。
“在講課之前,先回答老師幾個問題。請大家要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來回答,看誰最積極、回答的最好。”
教師提問:(1)你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歡穿藍色的、白色的、紅色的、黑色的……。
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很有個性,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顏色。
(2)那你為什么喜歡穿這種顏色?
分別讓生談談自己的感覺。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小結,邊板書“冷、暖”兩種感覺。
(3)通過觀察,你體會并感覺到色彩有什么屬性?(指名回答)---色彩有冷與暖。
(二)、導入 課題:
“色彩的冷與暖是色彩的一種屬性。這節課我們就來體會一下這種冷與暖的感覺,好不好?”(“好”)。
板書課題:7、色彩的冷與暖
三、 講授新課:
(一)、結合作品,講述色彩的冷暖對比是怎樣產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無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屬于無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屬于有彩色。這一節課我們來研究感覺一下有彩色的冷與暖。我們知道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色彩的冷暖是人們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
1、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調的作品,讓學生去親自感覺。
(1)、放映冷色調畫面《雪山》,問:這幅畫面給你什么感覺?(學生觀察后回答)---給人以冷的感覺。
(2)、放映暖色調的畫面《日出》,問:這幅畫面又給你什么感覺?---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3)、屏幕同時顯示這兩幅畫面,讓學生再次去體會感覺。
啟發提問:這兩幅畫面為什么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看哪位同學觀察的仔細。(指名回答)
師根據回答情況小結:那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色調(色彩總傾向)。通過觀察比較,我們體會到不同色調的畫面給人的冷暖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溫度相同的室內,一個屋子涂成藍色,另一個屋子涂成紅色,兩間屋子給人的感覺差別就很大。兩間屋子給人溫度差別可以達到三、四度,原因是藍色能減慢人們的血液循環,給人感覺較冷;而紅色刺激人們的神經,使血液循環加快,給人感覺較暖。
2、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講解,體會色彩的冷與暖。
回憶我們剛才作品里所見,再聯想一下可以發現,在我們的周圍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給我們以冷和暖的感覺?看哪位同學想象的更豐富。
分別讓生起來舉例,如:太陽、火焰給人以暖的感覺;天空、大海給人以冷的感覺。
師小結給予鼓勵:看來大家平時是很注意觀察事物的。只有經常去注意觀察事物,可以幫助我們體會色彩中的冷與暖。究竟什么顏色屬于冷色?什么顏色屬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輪,讓生邊觀察邊談談對不同顏色的感覺,從色輪中區別冷暖。
(1)在12個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黃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為基準劃分的。
提問:仔細觀察,在冷暖對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紅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藍色)這兩色是冷暖對比的中心軸。
(2)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色彩冷暖的規律。
提問:誰能從色輪中找出冷色和暖色?誰敢上臺來試一試?
請一名同學上臺板演,將色相卡分成兩部分擺放(冷、暖兩個序列),并說出自己分的規律。
其余學生從活動色輪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小結:偏紅偏黃的色彩屬于暖色,偏藍偏綠的色彩屬于冷色。因此在色環中紅、橙、黃屬于暖色,綠、紫、藍屬于冷色。
(3)繪畫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教師顯示色卡,并進行舉例說明)
如:黃和黃綠比?黃暖黃綠冷;黃綠與綠比?黃綠又顯得暖,而綠則比黃綠冷。所以,色彩的冷暖決不是死記硬背才能記住的它需要相對比較去感覺。
(4)同樣的一幅畫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調表現時,給人的感覺是全然不同的。冷與暖不同的色彩感覺在繪畫中當然是很重要的問題。如書上第7頁下邊四幅畫,一樣的畫面它們的冷暖色調是完全不同的。
(三)結合色相卡講解色彩的補色對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強烈對比作用的是兩個相互起補色關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間色相對的三組色(顯示色相卡),紅綠、黃紫、藍橙。在色彩中稱它們為補色對比(板書)。補色對比在繪畫中運用很多,如我國民間年畫中具有這種典型特征,欣賞河南朱仙鎮年畫(屏幕顯示),體會補色對比中的美感。
四、 作業 要求:
(一)內容:用不同的色彩組合,填涂一組同樣的圖形,看看它們的畫面感覺有何不同,體會色彩冷暖對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樣)
(二)要求:將這四幅圖分別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調中偏冷的和冷色調中偏暖的。涂色時應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 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強烈對比顏色使畫面產生對比中的美感。
調色時筆要洗干凈,涂色要勻。
六、講評學生作業 ,課堂小結,:
將學生作業 分組(分為冷、暖、冷色調中偏暖的、暖色調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來。評出涂色較勻、顏色搭配較好的作業 ,給予表揚鼓勵。并指出作業 中存在的不足。
九年義務教育第九冊第七課
課題:《色彩的冷與暖》
姓名:楊朝榮
單位:東里中心小學
教案設計說明
本課是一節繪畫基礎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而設置的。這節課主要培養學生的色彩美感意識,提高學畫色彩畫的興趣。
本課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主要使學生從色彩的冷暖認識到掌握并運用色彩冷暖對比知識這一過程,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個難點。如果單憑教師空洞地去講解、簡單的操作演示,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為了便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制作了課件,充分利用屏幕展示圖片、作品等,通過對比,使學生直接感受到不同色彩、畫面的冷暖感覺,并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講解舉例,比講解更直觀、更形象,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學習環境中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識。在教學過程 中,我始終圍繞“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邊感覺邊動手操作,并聯系生活中的一些冷暖事物讓學生自己舉例談感覺談體會,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發現冷暖色的規律,從色輪中找出暖色和冷色。這樣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開闊他們的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