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藝術課 能干的雙手
第五單元 能干的雙手
課題三:我們的雙手會表演
教學目標 :
本節課通過歌唱、舞蹈、手語、童謠等活動,使學生了解人類的雙手不但能勞動,能從事藝術活動,還能傳達情感。從而激發學生把自己的手變成一雙勤勞、能干的雙手的意識與愿望。
教學思路: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動聽的琴聲、優美的畫面出自藝術之手;漂亮的文字、形象的造型出自靈巧之手;整潔的教室、干凈的衣服出自勤勞之手。本課我以激趣、感悟、創造、表現等教學方法與手段,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表現欲,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這一要求,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雙手給大家所帶來的樂趣,讓學生了解人類雙手的重要性,并本著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為目標進行教學。
教學重點:
感覺雙手給生活帶來的樂趣(聽是基礎、感是核心、動是體現,三者相互聯系。)
教學準備:
圖片、CAI課件、影視資料、電子琴、錄音帶、快板、手絹等
教學過程 :
一、音樂節奏 激趣樂學
1 節奏律動
師生共同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用手勢來表示2/4、3/4拍的特點。
師:小朋友,歡樂的四十分鐘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先來用雙手做律動好嗎?
2 說唱童謠
打開課件——童謠
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個小指頭。 我有一雙小小手,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做早操,排皮球, 畫畫也要用雙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設計意圖:
【調動情緒,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藝術課。目的在于為學生做好學習前的準備,激起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為以后的表演做鋪墊。說唱童謠是藝術課節奏訓練不可忽視的環節,通過學習讓學生用直觀性的方法設計節奏練習,使學生對枯燥的節奏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緊扣“手”這一主線】
二、創設情境 感性引入
老師拿出一個禮品盒說:“今天是小孔雀的生日,小孔雀的好朋友幫它舉行了一個音樂會,邀請了許多朋友參加,還請了老師,所以老師特意買了一個禮物要送給它,老師很想帶同學們一起去參加,好嗎?”
設計意圖:
【運用故事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學習興趣】
1、 介紹小孔雀的家
打開課件——景色
師:看!小孔雀的家就在這里,這里是我國云南省邊陲的西雙版納。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
設計意圖:
【觀看圖片,引發聯想、想象。】
2、 感知傣族音樂特色
打開課件——音樂片段
師:聽!山寨傳來了動聽的音樂,音樂會開始了。
提問:①聽到音樂你有什么感覺?②猜猜是哪個民族的音樂?
師:這里居住著傣族人民。他們熱情、善良、能歌善舞,他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會表演的雙手。
設計意圖:
【通過介紹傣族人民,巧妙地把音樂與雙手聯系起來,從而拉近了孩子與音樂的距離。】
三、自悟學法 積極體驗
1、學唱歌曲《小孔雀告訴你》
打開課件——歌詞
小孔雀告訴你 小孔雀,真有趣,抖開滿身花花衣。 它要和我比一比,看誰穿的最美麗。 啊羅哩,啊羅哩,啊羅哩哩啊羅哩。 小孔雀,告訴你,好孩子個個有志氣。 不比穿戴,比學習,看誰成績得第一。 啊羅哩,啊羅哩,啊羅哩哩啊羅哩。 |
師:剛才有一位同學悄悄告訴我說也想在音樂會上表演節目,老師提議我們大家一起學一首小孔雀的歌曲,集體在音樂會上表演怎么樣?
①教師范唱
第一遍教師邊彈邊唱,第二遍教師邊舞邊唱,學生擊掌配合。
②學生學唱
a基本節奏
打開課件——節奏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師:請同學們找一找沒有學過的節奏符號。
教師講解X X 節奏型的讀法:就像小兔拔蘿卜一樣,嘿 呦
b 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c 學唱全曲
在演唱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歌唱方法去演唱全曲。例如: 抬起笑肌,嘴角向上,喉嚨打開,露出上齒等。
設計意圖:
【體現音樂是聽覺藝術,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范唱獲得直接感受的“第一印象”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我把復雜的附點節奏生活化、兒歌化,使學生在說說笑笑中學會這一節奏型。】
2、 欣賞舞蹈《孔雀飛來》
打開課件——影視資料《孔雀飛來》片段
主持人小花貓開始講話了:“下面我們有請一位美麗的小姑娘為大家帶來一段舞蹈《孔雀飛來》。”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看,你能從舞蹈中學會幾種孔雀舞的手勢。
設計意圖:
【通過美妙的旋律和優雅的舞姿,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
3、 舞蹈表演:
①啟發引導表現:
師:通過剛才的觀看,你覺得《小孔雀告訴你》這首歌最適合怎樣的動作?
教師介紹孔雀舞的幾種標準手勢:葉形、爪形、立式掌、提腕掌等。
②學生組合排練:
師:接下來老師請你們組合成小組,創編舞蹈。
③教師參與編排有困難的一組。
④小組展示:
小組展示時,教師引導其他學生伴唱、拍手、跺腳等輔助伴奏。
⑤師生評議:評出優勝小組。
設計意圖:
【用身體作為傳達感情的平臺,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學習歌曲,并嘗試自己創編舞蹈,把音樂的問題生活化,使學生在輕輕松松中游戲般的完成了整首歌。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體現了在玩中學,學中玩。另外學生組合成小組進行創編、展示,不僅給學生自主體驗的大量空間,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合作機會,使學生學會在集體中約束自我,融“小”我于“大”我,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聯系,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愉悅。教師參與其中一個編排有困難的小組,是要淡化教師指導者、組織者角色,強化參與者、合作者身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師生共同嘗試,體驗、融洽了師生關系。】
四、理性深入 升華主題:
手語學習:
①打開課件——影視資料手語新聞播報
小花貓:“請大家安靜!現在播出一條重要新聞。”
師:大屏幕下方的這位漂亮的阿姨在干什么呢?
生:她在用手語對大家講話。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聾啞人,他們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只能用手語來與人交流。
②打開課件——聾啞女孩用手語說話
師:這就是一位聾啞女孩,她從一生下來就是一個聾啞人,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還有很多和她一樣的殘疾人,她們特別需要我們伸出友愛的手去幫助她們,現在就請我們伸出雙手和她一起說:“我們都是好朋友。”
設計意圖:
【本環節是藝術與情感的滲透,不僅使學生學會用簡單的手語溝通,同時又啟發了學生伸出自己的雙手來關愛身邊的殘疾人。】
③打開課件——手勢圖片
師: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會用到一些手語。如:勝利 OK 團結等。學生與老師共同來表演一下這些手勢。
五、擴展延伸 結束本課
①提問:生活中我們的雙手還會做什么?
生:掃地、洗衣、做飯、打針、開車、彈琴、變魔術、耍雜技等。
②游戲
師:音樂會馬上就要結束了,現在讓我們共同玩個手的游戲吧。
“打鳥游戲”和“握拳放開游戲”
“打鳥游戲”說明:
學生用一只手代表一把槍,另一只手代表五只鳥,用左手的“槍”打右手的“鳥”再用右手的“槍”打左手的“鳥”,依次快速轉換,鳥的數量可以隨時換。
“握拳放開游戲”說明:
握拳放開,握拳放開,兩手拍兩拍; 放開握拳,放開握拳,兩手放腿上; 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頭頂上; 放在耳朵上,放在肩膀上,兩手拍兩拍。 |
設計意圖:
【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感受、表現,不僅要動口還要動手參與,從而體會歡樂的情緒,更深化了主題。讓教學主體和學習主體一起創造和諧溫馨、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③教師表演——快板
師:老師今天真是太高興了,同學們的表現棒極了,老師也想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打開課件——快板
快板——天上看 天上看,滿天星。地上看,有個坑。坑里看,有盤冰,坑外長著一老松。松上落著一架鷹,樹下坐者一老僧。僧前點著一盞燈,燈前擱著一部經。墻上釘著一根釘,釘上掛著一張弓。說刮風,就刮風,刮得那男女老少難把眼睜。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上的坑,刮化了盆里的冰,刮斷了,坑外的松,刮飛了,松上的鷹,刮走了,鷹下的僧,刮滅了,僧前的燈,刮亂了,燈前的經,刮掉了,墻上的釘,刮翻了,釘上的弓。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鷹飛走,燈滅、經亂、釘掉、弓翻,這么一個繞口令說給大家聽。 |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進一步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體現師生共同參與的意圖。同時又使學生對老師的表演得到認可和贊賞。從而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一雙靈巧的手不僅可以創造美好的事物,還可以帶來美的享受。】
④音樂會結束
打開課件——歌曲
師:同學們,現在讓我們一同把這個禮物送給小孔雀,并向它說一聲:“祝你生日快樂!”
最后,讓我們唱著《小孔雀告訴你》結束這歡樂的四十分鐘吧!
師生共同隨音樂邊唱邊舞蹈。
設計意圖:
【在輕歌漫舞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學生的情緒達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滿足。短短四十分鐘雖已過去,但他們仍然沉浸在悠揚與歡快的歌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