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通用15篇)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
師: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體會到毛主席圍繞“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把幾個方面的意思像層層剝筍一樣,一層一層講得非常清楚。其實,毛主席在講其中一個方面的時候,同樣把意思講得非常清楚、準確和全面,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比如第3自然段。請同學們默讀,深入地想一想,再和同桌討論討論。
。ㄉx,思考,討論。)
生:我覺得這段話就是圍繞一個意思來說的:我們怎樣對待別人的批評。
師:那么毛主席認為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的批評”,他是怎樣一層一層講清楚的呢?
生:這段話共有6句。我著重說說前兩句。第一句講我們如果有了缺點,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的原因──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第二句講不管什么人向我們指出都行,革命隊伍內部的人也好,黨外人士也好,敵人也好,都可以指出我們的缺點。
師:誰接著說下去?
生:我來接著說。第3、4句話是說我們虛心聽取批評的前提,就是“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第5句話是舉了“精兵簡政”的例子,再次說明我們愿意采納任何人的意見。到第6句話,毛主席總結提出了我們的隊伍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師:這6句話,圍繞“怎樣對待別人的批評”展開,層次非常清楚。
生:我還發現毛主席用了好幾組關聯詞語,讓意思表達非常完整和嚴密。
師:在第3自然段中,毛主席用了哪些關聯詞語呢?請同學們把這些關聯詞語標出來。
(學生默讀,標注關聯詞。)
生:我發現毛主席用了這些關聯詞語:因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就……
師:同學們,抓住這些關聯詞語,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注意體會這段話議論的嚴密。
。▽W生齊讀第3自然段。)
師:同學們,在毛主席的整篇演講詞中,像這樣一句一句聯系緊密的還有哪些地方呢?請大家再自由地讀讀課文,用心體會體會。
。▽W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生:我發現第2自然段圍繞“怎樣看待生和死的問題”,也是一句一句聯系得非常緊密。請大家看一看,第1句話總說“人死的意義有不同”,第2句是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死的意義有“重于泰山”,也有“輕于鴻毛”。第3句就說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輕于鴻毛。最后指出張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師:你體會得非常好。我們一起再讀讀第2自然段,用心體會句子之間意思的嚴密。
。▽W生齊讀第2自然段。)
師:同學們還發現了哪些句子聯系緊密的段落?
生:我還發現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第一句講我們要努力奮斗,第二句講要奮斗就會有死人的事情發生,第三句講只要是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講我們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一句講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生:我覺得這幾句話之間不僅聯系非常緊密,道理也講得非常全面。毛主席先說了“要奮斗就會有犧牲”,馬上用“但是”一轉,說“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著用“不過”一轉,說“我們應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思維真是嚴密!
師:是啊,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確實非常嚴密。同學們,我們一起朗讀這個片段。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2
徐辛夷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3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五湖四!薄ⅰ八赖钠渌、“精兵簡政”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啟蒙教育。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重難點、關鍵】
1、了解課文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意思寫了哪些內容。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2、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重點學習第一、二方面的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錄像片、文字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簡介北京
1、今天,我們要學習革命烈士張思的的精神。請看錄像。
(觀看張思德在炭窯燒炭犧牲的資料片。)
2、導入課題:
張思德同志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個好同志。
3、簡介北京:
張思德同志是中央警衛團的戰士,1933年參加紅軍,經歷過長征,負過傷。1944年因大生產運動的需要,被派去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不幸犧牲。9月8日,中央警備團委他舉行了追悼會。毛澤東主席在大會上做了著名的演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為人民服務》。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查閱工具書。
2、檢查對生字的讀音情況:
“鼎”讀“dǐng”,“徹”讀“chè”,“受難”的“難”讀作“nàn”。
3、檢查對生字詞的理解:
人固有意思,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鴻毛:固,本來;颍械娜恕V赜,比……還重。
鴻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輕微、不足道。
精兵簡政:縮小機構,精簡人員。
五湖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
追悼:懷念死者,表示哀悼。
哀思:悲痛哀傷的感情。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拧≌n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⑵ 畫出你覺得含意深刻的句子。
2、小組討論交流。
3、集體匯報交流(由小組派出代表匯報):
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五個方面的意思:
、拧〉谝环矫嬷v: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啤〉诙矫嬷v: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恰〉谌矫嬷v: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⑷ 第四方面講: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
⑸ 第五方面講:悼念為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
4、交流畫出的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一讀。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第一、二兩方面的內容
1、學習第一方面的內容:
、拧W生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每句話的意思,找出含義最深刻的句子。討論交流:
、佟〉谝痪湓捴v我們的隊伍是革命的隊伍。第二句話講我們這個隊伍是徹底為人民利益工作的。第三句話講張思德就是這樣的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凇W生認為第二句話含義最深刻,幻燈顯示第二句: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a、理解帶點詞的意思: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說,除了為人民服務而外,再也沒有任何別的目地!皬氐住,就是貫徹到底。
b、句子的意思:
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們都應該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除了為人民服務,再也沒有別的目地了。
、啤±首x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方面的內容:
、拧W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段圍繞什么意義來說的?哪些句子的含義最深刻?該怎樣理解?
討論交流:
、佟∵@段圍繞人死的兩種不同的意義來說的。
、凇W生可能會認為如下句子含義深刻,幻燈顯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與鴻毛。
這是史學家司馬遷的一句名言,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意思?
(人本來就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要輕。)
學生朗讀以上句子,并背下來。
、邸』脽麸@示第二個句子:
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鴻毛還輕。
a、引導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ā胺ㄎ魉埂敝傅诙问澜绱髴鹬,實行恐怖、獨裁、推行侵略政策的德、意、日三國的統治者。也就是說,如果是為人民謀利益而死的人,他的死就比泰山還要重;如果是為法西斯出力,為剝削、壓迫人民的人出力而死,他的死就比鴻毛還輕。)
b、引導學生舉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再舉出“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的例子,加深對人生的意義的認識。
c、指導學生反復讀以上句子,加深理解。
、啤±首x第二自然段。
五、作業設計
1、看拼音寫詞語:
chè dǐ xīng wàng hóng máo chuī shì yuán
。 )( )( ) ( )
tài shān bō xuē jīng bīng jīng zhèng
( )( )( )
wú hú sì hǎi mù biāo āi sī zhuī dào
。 )( )( )( )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炊( 。⊥ā 。兀ā 。“Вā 。耍ā 。
吹( 。⊥簦ā 。∑觯ā 。≈裕ā 。∑保ā 。
3、根據課文意思填空:
人總是____,但死的意義____。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____一死。或____,或____。”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還重;替____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還輕。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深入學習課文,理解第三、四、五方面的意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方面的內容
1、輕聲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
這一段是圍繞哪一方面來講的,講了哪幾點意思?
2、學生自學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集體匯報交流:
這一段主要圍繞“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來講。主要講了這四個意思:
第一點: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缺點。
第二點: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的批評是對的、對人民有好處的,我們都要接受并改正。
第三點:黨外人士提的“精兵簡政” 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
第四點:我們堅持這樣做,隊伍就會興旺起來。
4、思考:
作者為什么要舉“李鼎銘”提的“精兵簡政”這個例子?為什么說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隊伍就會興旺起來?
交流:
因為“精兵簡政”作為一個黨外人士,不是共產黨員,他提出黨內干部要“精兵簡政”這個策略是正確的、合理的,共產黨內就接受他的批評建議,進行改革,說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提的批評、建議會合理,就一定會被采納。
5、齊讀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四方面的內容
1、輕聲讀第四自然段,想想這段是圍繞哪一個意思來講的?
2、仔細讀第四自然段,體會一下哪個句子的含義最深,把你的理解寫在旁邊。
討論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相機出示以下句子。
、拧』脽麸@示: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佟∫龑W生談理解:
“五湖四海”指的是全國各地。也就是說,我們全國各地的人走到一起來了,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打敗侵略者,解決全民族,大家都是為人民的共同的利益而工作的。
、凇∽x以上句子。
、啤』脽麸@示:
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
① 引導學生理解:
“這一條路”指的是為了人民,解放全國人民的道路。也就是說,我們要團結全國可以團結的人民,共同為打敗帝國主義、打敗侵略者;解放全民族、解放全國人民而共同奮斗。
、凇∽x以上句子。
⑶ 幻燈顯示: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佟∫龑W生理解。
、凇∽x以上句子。
、取』脽麸@示:
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佟∫龑W生理解。
② 讀以上句子。
⑸ 幻燈顯示:
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佟∫龑W生理解。
、凇∽x以上句子。
3、朗讀第四自然段。
三、學習第五方面的內容
1、指名朗讀第五自然段。
2、這一段主要講什么?
3、作者為什么在文章結尾談這問題?
4、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需要記住的語句,做記號。
2、交流找到的句子:
、拧∥覀冞@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⑵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恰∪斯逃幸凰,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取∥覀兊耐驹诶щy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3、讀一讀,記住自己認為要記住的語句。
4、自由讀課文,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5、請幾個同學試著背部分段落。
五、作業設計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困難( 。⊥耆ā 。≈С郑ā 。」饷鳎ā 。
興旺( ) 批評( 。〖校ā 。⊥纯啵ā 。
2、選擇關聯詞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雖然……但是
⑴ 不管是高級干部,還是普通群眾,( 。┧鲞^違反法紀的事,( 。┮艿椒傻膽土P。
、啤。ā 。┤巳硕紒黻P心班集體,我們的班級( 。┮欢茉u上“文明班級”。
、恰。ā 。└冻鲂燎诘膭趧樱ā 。⿻谐晒Φ氖斋@。
、取∵@件是對他來說( 。╇y度很大,( )他絕對不會放棄,一定會想盡辦法解決的。
⑸ ( 。┦鞘裁矗覀儯ā 。┎荒芨闾厥饣。
3、把你覺得課文中需要記住的語句抄寫下來。
【板書設計】
原因:革命隊伍的宗旨、性質所決定
不怕犧牲
為人民服務 做法 不怕批評
不怕困難、加強團結
開追悼會的意義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4
“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為人民服務》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為人民服務》說課稿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內容:《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于 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文章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主題,首先提出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著論述論點: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是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發出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團結起來。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準確、嚴密、有表現力。
2、地位:《為人民服務》是語文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演講詞,內容和語言各有特點,但都富有感染力。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通過學習,可以初步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3、聯系:《為人民服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演講稿,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演講詞的特點有初步的了解,為學后面的三篇演講稿奠定基礎。
4、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教材處理:
《為人民服務》一課知識點多,所以我決定先給設置問題,在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品析語言、體會文章論述方法,再合作交流。本節課是第二課時,要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研讀課文第三、四、五段的內容,品析語言,體會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研讀課文第3,4,5自然段,真正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含義。
2、品析語言,了解本文嚴密的論證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3、在閱讀中體會演講詞以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觀點、見解、主張的特點,領悟作品內涵。
教學重點:
研讀課文,真正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含義,品析準確、嚴密、有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演講詞以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觀點、見解、主張的特點,領悟作品內涵。
說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谝陨系恼J識,我采用了 “以讀代講”、 “點撥引導”、的方法。以讀為主,讀思結合法;引導學生注意議論文的特點與學習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與習慣。
說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本節課指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我指導學生先以讀為主,體會文章論述方法、品析語言,再合作交流。
說教學流程:
一、復習提問(5分鐘,理清課文的整體思路及主要內容):
1、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的(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
2、本文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
二、研讀第三、四、五自然段:(18分鐘,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以問題為導入點,以讀為主要方法,理解每段的內容,提煉每段的主要信息。)
1、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精兵簡政”這一建議,這和本段的中心有什么關系?
2、文中第四自然段內容豐富,作者主要講了哪些方面,請梳理出幾個主要的觀點給本段分出層次?
3、本文是針對張思德同志的犧牲發表的一篇演講,那么作者在第五段是怎么揭示主題和照應開頭的?
三、品析語言,體會文體特點。(15分鐘,這是本節課的難點,以練習為切入點,合作、討論為發方法。)
1、“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中的“只要……就……”是什么關系的復句,有什么作用?
2、嚴密的邏輯思路。
推理論證練習:根據邏輯思路,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
、傥覀兊年犖槭菑氐诪槿嗣穹⻊盏,張思德同志是隊伍中的一員,所以
②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所以張思德死比泰山還重。
、鄯抡者@樣的邏輯推理思路寫一句話。
學生的任務是腳踏實地地潛心學習,我們是……
(語言特點:嚴密、有表現力)
3、逐層深入的論證結構。
首先提出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接著論述論點: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是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最后發出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團結起來。
四、再讀體會:(7分鐘)
1、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完成填空。
本篇課文通過悼念張思德同志,講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敗
日本侵略者。
2、小結: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小結,老師點撥從內容、語言、人生啟迪等方面均可。)
五、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奉獻的名言警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殺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5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要求】
1、自學本課的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2、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3、深入閱讀理解,體會文章逐層展開論述的思路。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1、結合寫作背景,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特點,體會作者圍繞中心逐層論述的思路。
【教學難點】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理解“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含義。
【教學流程】
一、發談話,引出課題
你聽過“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嗎?對這句話你了解多少?
。ㄍ诰驅W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準教學活動的切入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圈點勾畫,學習生字新詞,結合上下文理解字詞含義。
2、再讀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體裁進一步認識:
⑴ 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自由交流對文章中心內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啤〗涣魇占降淖h論文寫作常識性材料,了解文章論述上的特點,通過讀書,加深體會。
。ㄗx書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所在,但讀書活動不是機械的照本宣科或簡單重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增強讀書的目的性,在讀書中理解,在讀書中提高,在讀書中體驗。)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課堂練習
1、把文中出現的優美詞句抄寫在積累筆記上。
2、填空,并體會這些句子的特點:
。ā 。┪覀兪菫槿嗣穹⻊盏,( 。,我們( 。┯腥秉c,( 。┎慌聞e人批評指出。( )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 。┬。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6
一轉眼,從教近十年了,公開課也做了不少。對于公開課,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種新理念的嘗試,一種理想的追求,一種藝術的雕刻……是陽春白雪,是冰山雪蓮,是孔雀展屏。然而,當教研員讓我在“區際交流 和諧共進”沈河、和平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上執教《為人民服務》一課時,我著實感到困惑了。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這篇講演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梢哉f這是一篇典范的演講詞?墒俏乙恢痹谙耄哼@篇課文學生能喜歡嗎?教材為什么要選這篇課文?時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學生是否完全接受?況且,本文的第四、五兩段似乎與前面幾段論述的不是一個問題,分析起來有一定難度。這樣一篇課文,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我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經過對教材、學生等反復的思考與沉淀,我把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為一節演講課:讓學生感知演講詞針對性、啟發性、感染性的三個特點,從而能夠進行簡短的即興演講。針對教學目標,我預設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通過分析演講詞的結構、語言,緊緊抓住嚴密、準確、有表現力這幾個詞語來體會演講詞的特點,從而掌握演講的基本技巧。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們熱情的反應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這更多應該源于他們對于演講這一的喜愛,這篇課文完全成為學生們學習演講詞的一個載體,因此,他們樂于朗讀、品味、分析、總結,并把學到的知識在即興演講中加以運用。
回顧這一節課,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讓語文課語文味兒十足
總以為只有古典詩歌教學過程中意境的渲染能夠讓語文課語文味十足,其實不然,語文應是聽說讀寫的結合,要讓一堂課更具有語文氣息,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還應該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讓語文課“實用”起來
語文課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鑒賞的能力、表達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面臨現代社會中交際越來越重要的現實,讓語文“實用”起來。
(三)讓學生思維動起來
有時候,一些課堂熱熱鬧鬧,師生和諧愉快,可是教學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學生并沒有認真深入的思考,因此語文能力提高比較緩慢;我們應該選擇恰當的教學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動起來。
(四)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
我們學習、領悟課改的新理念,我們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注新課改的實踐,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與尷尬。忽視語文教學特點而過分追求新形式,會讓我們的課堂走入誤區。如何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帶給學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語文課,我們究竟應該帶給學生什么?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
公開課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收獲。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7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走進這篇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二、朗讀課文,以讀悟情
1、教師范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技巧。
2、小組內讀,各小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參與進去,都有鍛煉的機會。
3、指名讀,檢驗評價。
三、小組討論,自學質疑
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愿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最本篇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各小組將問題匯總。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痹谶@句話中,“完全、徹底”兩詞可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句話怎樣理解?司馬遷是誰?
3、“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會發表演講,講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四、抓住問題,深入理解
1、劃分層次,理清脈絡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①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谒赖囊饬x: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鄄慌屡u,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④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菁耐邪,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劃分層次時,也可以分成4層,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層: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后面四個段落圍繞這一中心展開論述。
2、逐層分析,深入理解
①這一層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請同學們劃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ㄎ覀冞@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啟發同學回答“完全”與“徹底”不能去掉,這兩個詞語說明,革命隊伍除了為人民服務,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為人民謀利益。
、谶@一層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明生命的價值,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本文引用的話選自《報任少卿書》。
、壑赋鰹槿嗣穹⻊站鸵暼秉c,改正錯誤。請同學找出這里舉了一個誰的例子來證明上述觀點。
、懿慌吕щy,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這部分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這篇作品寫于1944年9月8日,當時抗日戰爭尚未結束,革命仍需艱苦奮斗,所以毛主席提出,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不怕犧牲,要互相關心,搞好團結。
⑤這段是整個演講詞的總結語,再次號召人民要團結起來,抱成一個整體。
五、再讀成誦,以情激情
讓同學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組內同學聽。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了一些關于革命英雄的事跡,一定心有所感。讓學生課前準備,寫一篇演講稿或抒情散文,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也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寫好演講稿或抒情散文。
教學過程 :
請每一位學生都登臺演講或朗讀,并由同學自己做出評價。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8
《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課文。此文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全文論述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分作五層進行了論述。
這種無故事情節、無華麗詞句的說理性文章,對小學生來說是“無趣”的,可我在教學時卻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無窮樂趣。下面是學生理解課文“開追悼會的目的”的片斷記錄。
文章內容:
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求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師:同學們讀讀這段文章,想想從中你能讀懂什么?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體會開追悼的目的是“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學生:通過自學這一段,我讀懂了:毛主席能公平地待人。他認為人沒有高低之分,不管是誰,只要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們都要給他開追悼會。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們就要為他開追悼會。
學生:我也認為開追悼會是為了歌頌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寄托我們的哀思。
學生:我體會到了開追悼會既可以安慰死者的家屬,又號召大家都來學習他的精神。
學生:我從文中讀出“毛主席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為什么這樣說呢?當時的革命勢力并不強大,毛主席就用為死者開追悼會的方式讓人民都團結起來,這樣一來,革命力量就會慢慢增強,一舉殲滅敵人,解放解放全中國!
【教學反思】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稙槿嗣穹⻊铡愤@篇講演稿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證明了這節課的安排是合理的,學生學到了知識,老師教的輕松,收到了實效。從學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們對此理解還比較透徹。我班的學生為何對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徹的理解呢?簡單地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長期以來,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讀──想──談──”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教師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課時,教師才去調兵遣將幫助他。這種模式營造了讓學生主動地獲得學習的成功,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發展也得到了提高。他們可以大膽地去發現、去想、去說。課堂上,同學們常常會因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能感受到成功。學生只有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才能從一次成功走向更多次成功,不斷的成功,不斷的滿足,不斷的激勵,導致不斷的努力。這樣一來,同學們愿學習了,也逐漸會學習了,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才有《為人民服務》教學中的上述片斷。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9
佚名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論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學會本課生字。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了解課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系。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ㄒ唬⿲W生自己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ǘ┙處熤该醋匀欢巫x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課文當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別引起注意。如“悼”讀d4o,不讀di4o;“炊”讀chu9,不讀cu9,應通過反復練習幫助學生讀準字音。練習時可以采用選擇正確讀音的形式。如: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4個生字,數量不多。其中有3個字可以用比較的方法來記憶。如:
這樣可以利用熟字幫助學生很快記住生字。
3.課堂討論識記難字的方法。
應該注意“鴻”字由三部分構成,是一個左中右結構的字,不要把“氵”誤寫成“冫”。
“鼎”字比較難寫,可分成這樣兩部分來記:“目”和,記憶這部分時應抓住這部分左右基本對稱的特點。特別要強調這個字的筆順:目、鼎。
。ㄈ├斫庠~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質疑。
可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然后提出來小組討論或查字典,在小組中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提出來集體討論。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以“死得其所”這個詞為例,在這個詞中“所”原指地方、處所。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到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進而聯系實際討論,體會“死得其所”一詞在課文中指的是死得有價值,有意義的意思。
以“鴻”字為例,“鴻”字在課文中組成“鴻毛”一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并不難理解,指的就是鴻雁的毛。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到帶有“鴻毛”一詞的句子進一步理解,鴻毛是很輕的,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實際上暗含了這種人的死是很輕微的,是微不足道的,進而使學生理解到鴻毛一詞的引申義:輕微,微不足道。
。2)出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課文中這個詞指的是除了為人民服務以外,再沒有別的其它的目的。
徹底:是貫徹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說,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應該完全徹底地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這個詞泛指全國各地。聯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隊伍的人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懷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這個詞可以用分別解字再解詞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這個詞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來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過對以上重點詞語的理解,通過讓學生在讀書的同時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認真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讓學生自己按自然段順序讀課文,邊讀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順序朗讀課文,讀完一段,說說這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通過讀課文讓學生知道課文先講了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及黨領導的軍隊的根本宗旨;接著講了人的死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又講了為了人民的利益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然后講了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最后講了開追悼會的目的。
全文以“為人民服務”為線索,分五個自然段,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這樣便理清了文章的層次,為下一步深入閱讀課文,學習課文做了準備。
。ㄎ澹┲笇щy句的朗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然后畫出讀不好的句子。
2.小組交流,如何來讀好畫出的難句或長句。
3.提出讀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練習朗讀。
課文中有這樣幾句話學生讀起來可能有困難。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師指導學生讀這句話時,可以采用范讀的方式,讓學生聽讀,然后再讓學生自己練讀。可以這樣停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這句話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讀好這句話,首先要了解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讀好這個長句?梢赃@樣停頓: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抄寫讀讀寫寫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斫庹n文思想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ǘ└爬ㄕn文中心思想,體會作者論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斫庹n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ǘ┝私庹n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回憶課文結構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為人民服務》,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應如何為人民服務?
首先講了我黨及人民軍隊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接著講了人的死有兩種不同意義;然后講為人民服務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又講為人民服務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最后講開追悼會的目的。
2.教師小結:這五個自然段講了五層意思,每一個自然段都可以獨立成為一段。
。ǘ⿲W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結合這一段中的詞語說說什么是為人民服務?
學生能夠說出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了解放人民,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的回答深入詳盡。
2.板示:
我們這個隊伍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這兩句話后,讓學生讀一讀,比較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從帶點的詞語中能體會出什么?請同學們談一談。
“完全”說明我們這個隊伍是百分之百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別的目的!皬氐住眲t說明了我們這個隊伍無論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工作,時刻都想著人民。這句話揭示了黨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人民服務的要求和標準,黨和軍隊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關系。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二段,可讓學生先自己讀一讀第二段,畫一畫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的問題可能集中在這兩句話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價值、有意義,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無價值,無意義,比“鴻毛”還輕。
學生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可再讓學生說說什么人的死比“泰山”還重?使學生深入領會“為人民服務”的含義。
。2)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這句話教師可以啟發學生理解。張思德同志1933年參加革命,經過長征,負過傷,是一個忠實地為人民利益服務的共產黨員。1944年9月5日,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張思德同志牢記革命隊伍的宗旨,活著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為人民的利益犧牲,體現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因為他為人民的利益而死,雖然一生中沒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所以說“比泰山還重”。
3.學生領會了這兩個難句的意思,教師可讓學生帶著體會到的感情再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ㄋ模⿲W習第三段。
1.讓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缺點?從課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2.學生可能畫出這幾句話。
。1)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教師可將這些句子板示出來,然后提問,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教師可以幫助、指導、啟發學生理解這幾句話的意思:為人民服務,要善于接受別人的批評。無論是自己的同志,親密的朋友,還是平日相處時有矛盾的人、反對過自己的人,這些人的批評都要聽得進去。只要是正確的批評和意見,我們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辦。這就表明了衡量是與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對人民有好處。
(2)學生還可能畫出這句話:
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學生提出這句話,教師可啟發學生結合對上面幾句話的理解來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這句話講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對錯的標準。要使我們的隊伍興旺起來,就必須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堅持好的,堅持對人民有益的,改正錯的,改正對人民無益的。
3.學生理解了這幾個難句,教師可再組織學生自讀課文,進一步深刻體會文章的含義,同時為后面的背誦奠定基礎。
。ㄎ澹⿲W習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學生讀書,找難句,提問題;點撥啟發學生,理解難句。在第四段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討論,自己學習。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第四段,畫出你認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組中說說你對重點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來,小組里的幾個同學共同討論,互相補充。
2.集體討論。
。1)請學生讀自己畫出的重點句,再談談自己的理解。
(2)把小組討論后理解仍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集體討論。
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要注意這幾句話的點撥。
①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指的是當時的陜甘寧邊區和華北、華中、華南等抗日根據地。當時這些根據地的人口總和是九千一百萬。這句話是說,還要擴大抗日革命根據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國的解放。可見,當時為人民服務的共同目標就是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谖覀兊耐驹诶щy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這句話是說,革命斗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要遇到艱難困苦。但是,我們為了人民利益,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難,要看到成績和光明,要樹立信心,鼓足勇氣。
③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論是干部對戰士,還是戰士對戰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實現我們的目標。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1)背誦之前應先讓學生將這兩段話再讀一讀,對這兩段話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2)出示填空:
、伲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 )有缺點,( )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 )行。( )你說得對,我們( )就改正。你說的辦法( ),我們( )。
背誦這幾句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抓住這幾句話中的關聯詞語及重點詞語,利用這些詞語指導學生記憶。
、冢ā ”)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 )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 ),我們就采用了,只要我們為( ),為( ),我們這個隊伍就( )。
、畚覀兌际莵碜裕 ),為了一個( ),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 )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 ),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 ),要( ),要提高(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 )解救他們,我們要( )。要奮斗就會( ),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 ),想到( ),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 )。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 )。我們的干部要( ),( )都要( ),( ),( )。
在指導學生背誦時,教師可采取多種形式。如讓學生自己對照課文口頭填空,熟讀,或同桌互相填空,小組填空等。也可以教學生一起背的方法,如先熟讀再背誦、抓重點詞背、分層背等等。
。⿲W習第五段。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要開追悼會?
指導學生理解開追悼會為了懷念死者,懷念那些曾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做過貢獻的人,同時開追悼會也能使人民更加團結,使整個民族團結起來。
。ㄆ撸┛偨Y課文中心思想。
1.提問:這篇講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個中心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出來的?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讀課文,然后按板書提示指名談一談。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第十二冊第一組的第四篇課文,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是毛澤東主席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張思德同志1933 年參加紅軍,經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后來擔任中央警備團的戰士。1944年9月5日,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時,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 日,中央警備團為他舉行了追悼會。毛主席同志在會上作了著名的演講,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學情分析:
本學期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進過前幾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習本組課文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獨立的閱讀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和同學交流討論,并且對以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有機的復習。本文實際上講了人活著為什么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材料。在學生掌握中心后,進一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讀。以加深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理解,同時認識思路清楚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新詞。
3、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課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復雜句子之間的關系;通過劃出關聯詞,逐句分析,再總體思考圍繞什么寫的來理解句子之間的關系。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把握;學習第二、三自然段;學習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1、在省個人民政府的辦公大樓里都鑲著五個字,在每個公安廳里也鑲著同樣的五個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門里都鑲著同樣的五個字——你知道是哪五個字嗎?學生回答,老師板書:為人民服務。
2、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3、指導: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講。一九四四年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毛主席發表了作了著名的演講,題目就是《為人民服務》。這篇著名的演講,是毛澤東民本思想和倫理思想最燦爛的展示,這篇著名的演講從一九四四年以來都深刻的影響著我們。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質疑一:一個字“死”
1、提問:我認為全文大部分內容是圍繞一個字來寫的,你覺得是哪個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聽課文,想一想:
2、老師范讀課文。
3、學生思考、回答:
4、教師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沒有學生提到老師可以直接給出)。提問:你想一想老師(這位同學)為什么用這個字來概括呢?從哪些方面考慮的呢?
5、學生思考、交流、討論;
6、教師指導:1、文章是為了追悼張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來的; 2在文中重點講了“死”的意義; 3在文后談到了“死人”的是經常發生的,“死”得其所,還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4在文章最后還談到了以后我們“死”人了怎么做的問題。
7、小結:文章是在追悼會上的演講,引導人們正確的看待死的問題,并從這個問題深化到為人民服務以及全黨全軍以后應該怎么做的問題上來。
三、再讀課文,深入學習:
。ㄒ唬┵|疑二:兩個方面
1、提問:文章寫到了死的意義的兩個方面,是哪兩個方面呢?
2、學生思考,點名回答;(死的意義的兩個方面:1、有價值的死;2無價值的死。)
3、提問:關于死的這兩個方面的意義,毛主席是怎么說的?在書上劃出來。
4、老師指導:死的意義的兩個方面:1、有價值的死——重于泰山;2無價值的死——輕于鴻毛。
5、指導: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介紹張思德同志);指導讀最后一句。
6、小結:只要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就不怕犧牲,因為為了人民死了也是光榮的。
7、齊讀第二自然段。
。ǘ┵|疑三:三個人物
1、提問:在毛主席的演講中一共提到了三個人物,是哪三個人呢?
2、點名上黑板來板書三個人的名字:張思德、司馬遷、李鼎銘(指導寫字)
3、提問:這三個人物分別是在什么地方出現的呢?請你劃出所在的句子。
4、點名回答。
3、提問:毛主席提他們的目的又何在呢?
4、學生再讀課文,思考、交流;
5、歸納、指導:(1、張思德:指出他的死是光榮的,追悼他;同時也給全軍樹立了榜樣,號召全黨全軍向他學習為人民服務,讀兩句提到張思德的話,體會毛主席的贊揚和號召;2、司馬遷:引用他的話來說明人死的目的(講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意思)指導讀這一句3、李鼎銘:是用他提出來的“精兵簡政”的意見,來證明我們是完全徹底的為人民服務的。)(一個引例:周總理也提出了很多為人民的好建議,怎么不提他呢?)
學生在思考回答毛主席提李鼎銘的目的上可能有難度,圍繞“李鼎銘”重點講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段。
學生思考: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傧日f出這段話中的關聯詞,并在書上點上著重號。[因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只要……就(條件)]
②每句說的是什么?
第二句講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第三句講凡是符合“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這個條件,不管是誰的批評和意見,我們都要改正,都要照辦。
。2)這段的中心句是?(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指導本段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邏輯嚴密的一組復句加以論述和通過舉例。指名分別讀出這兩部分。)這段話一句緊扣一句,層層遞進聯系非常緊密。先講不怕批評再講不講究批評的對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與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所以,毛主席提到“李鼎銘”先生就是為了說明“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的這個觀點。
四、復習鞏固:
提問: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樣圍繞這個主要意思進行論述的?
。ǖ谝痪涫侵行木;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么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么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后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小結:我們可以借鑒圍繞這一個主要的意思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述,把自己的觀點說明清楚。
結束語:大家說老師我今天是干什么來了?(為人民服務了!)
五、作業:
1、 看拼音寫詞語
chè dǐ hóng máo xīng wàng mù biāo sòng zàng
( ) ( ) ( ) ( ) ( )
chuīshìyuán sīmǎqiān lǐdǐng míng jīngbīngjiǎnzhèng
( ) ( ) ( ) ( )
(徹(chè) 底(dǐ)) (鴻(hóng) 毛(máo)) (興(xìng) 旺(wàng)) (目(mù) 標(biāo)) (送(sòng) 葬(zàng))
(炊(chuī)事(shì)員(yuán))(司(sī) 馬(mǎ)遷(qiān))(李(lǐ)鼎(dǐng)銘(míng))(精(jīng)兵(bīng)簡(jiǎn)政(zhèng))
2、 解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固: 。 或: 。 于: 。
全句意思: 。
3、選擇合適的關聯詞語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雖然…但是…
。1)不管是高級干部,還是普通群眾,( )他做過違反法紀的事情,( 。┮艿椒傻膽土P。
(2)( 。┦鞘裁矗覀儯ā 。┎荒芨闾厥饣。
。3)( 。┧亲鲞^一些有意的工作,我們( 。┮o他們送葬開追悼會。
。4)( )人人都來關心班集體,我們的班級( )一定能評為“文明班級”。
。5)( )付出辛勤的勞動,( )會有成功的收獲。
板書設計: 4、為人民服務
“泰山” 張思德
死的意義 三個人物 司馬遷
“鴻毛” 李鼎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第一、四、五自然段;學習課文,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繼續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徹(chè) 底(dǐ)、鴻(hóng) 毛(máo)、司(sī) 馬(mǎ)遷(qiān)、李(lǐ)鼎(dǐng)銘(míng)、精(jīng)兵(bīng)簡(jiǎn)政(zhèng)
2、我們要把自己提出的觀點說明清楚可以圍繞一個主要的意思進行一步一步的論述,就象第二自然段那樣。
二、繼續學習:
。ㄒ唬┵|疑四:四個層次
1、這篇課文共講了四個層次的內容,請你用四個詞語或者四句話來說說是哪四個內容呢?
2、學生小聲讀全文,思考、討論;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并指導:
1、為人民服務——宗旨
2、為人民服務就不怕犧牲
3、為人民服務就不怕批評
4、為人民服務就不怕困難(看到成績、團結起來)
開追悼會(團結起來)
在概括第四點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一點問題,借此機會講解第四、五自然段:
學習第4段。
。1)指名讀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標”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2)為實現這一革命目標應該怎樣做?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并分別把這三部分內容讀出來。)
。3)默讀這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第一層: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還要團結更多的人。
第二層:講怎樣對待困難,要看到成績、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不要灰心。
第三層:講正確對待犧牲。一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第四層: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愛護、幫助。
學習第五段。
。1)我們要為什么人開追悼會?(做過一些有益工作的)
(2)開追悼會的意義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講解:所以可以把這兩個段落合起來當“為人民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提問: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內容,其中有一個比其他的三個特別,想一想是哪一個?說說你的想法。(總的寫和分述)
4、文章是怎樣圍繞“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來一層一層的敘述的呢?
5、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講解“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的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讓學生讀,去掉“完全”、“徹底”再讀,說說不同,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完全”說明我們這個隊伍是百分之百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別的目的。“徹底”則說明了我們這個隊伍無論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工作,時刻都想著人民。這句話揭示了黨和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人民服務的要求和標準,黨和軍隊與人民群眾有著密切關系。)
(二) 質疑五:五個字
1、提問: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五個字,你想是哪五個字呢?
2、學生回答:(為人民服務)
3、提問:那你在來想想,我會和大家對這五個字探討些什么呢?
4、生答,引導:
1、這是文章的中心
2、按照毛主席所說的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呢?
3、政府部門為什么要在大門里鑲上這五個大字呢?
4、作為一個小學生怎樣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三、指導背誦
1、齊讀課文。
2、你喜歡哪些部分呢?
3、指導背誦方法:分層分句理解記憶。
4、學生背誦。
四、作業: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困難完全支持光明( )
興旺( ) 批評( ) 集中( ) 痛苦( )
2、把你覺得課文中需要記住的語句抄下來。
1、
2、
3、
板書設計:
4、為人民服務
↑
我黨宗旨(完全、徹底)
↑
死的意義——為人民不怕犧牲
面對批評——為人民不怕批評
面對困難——為人民搞好團結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或課件
2.重點句子的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澤東主席的深情演講。(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為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獲
a 認讀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b 指讀課文,校正讀音
c 交流討論: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圍繞“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主席是怎樣層層深入,進行具體表述的?細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會感受到毛澤東主席語言表達的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為人民服務?
a出示句子:(幻燈片1)“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去掉“完全”、“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⑵ 說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b 再讀開頭,感悟寫法。(直接點題,亮明觀點)
c 根據提示背誦: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 )、( ),是( )。我們這個隊伍
完全是( )的,是徹底地( )的。張思德同志就是( )。
2.讀2—5自然段,理解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a 默讀,思考: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b 再讀,動筆劃出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c 根據學生發言,順勢出示(幻燈片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先理解帶點字的意思,再說說句意思,然后舉例說說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ǹ陕撓祫倢W過的課文里的李大釗、郝副營長等戰爭時期的人物,也可聯系和平時期為人民利益勇于獻身的人物。)
⑵”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幻燈片3)
這段話圍繞怎樣對待批評講了哪幾層意思?是怎樣一層一層講下來的?
、“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出示幻燈片4)
聯系過去的或現在的事例,可以是眾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邊默默無聞的,說說怎樣對待別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你們──21世紀的少年朗讀著《為人民服務》,收獲到了什么?
2.朗讀全文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我已教過多次,每教一次都有新的收獲,但并不完全滿意。教學這篇中老年人非常熟悉但今天的少年兒童并不熟悉的課文,我覺得需要突破兩個難點: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由于時空跨度較大,學生理解“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等句子有一定難度。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4.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教學目標涉及到了新課標所提出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實際的教學中,成績有,但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現總結如下,以利今后工作。
一、在讀上下功夫
由于時空跨度大,學生很難理解1944年延安革命根據地所面臨的困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課文內容深層次的理解與把握,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課前的準備,主要是搜集一些有助于學生理解的背景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解決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和怎樣“為人民服務”的問題。背景知識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外在的,另一個關鍵就在于學生的讀,學生通過讀,在讀中感悟,并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和怎樣“為人民服務”,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切身體會。講是輔助,讀是基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讀的指導。
二、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求突破
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是重要的,但教師的講解要精,恰到好處,絕不能代替學生的自讀自解,教師的講解如果超過了度,還不如不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聽說讀寫能力,分析與判斷能力,簡單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在培養學生的能力上多做努力,授生以漁,而不是像以前的簡單的授生以魚,我想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是做好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條件,而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已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在上師范學校時老師的教誨,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無論背景知識的呈現,還是基礎知識的講解,再到像對課文內容的詮釋,只有儲備了豐富的知識,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教學過程中反映出的種種問題,造成了這樣或那樣的缺憾,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總結與反思。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認真學習我校其它教師的經驗,在閱讀指導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能力上求突破,在提高自身素質上謀發展,力爭通過本次培訓,業務能力有較大進步。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2
一、說課程標準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是: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一、說教材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人民服務》是一篇演講稿,屬論說文范疇。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語言通俗、自然、樸實。
文章開頭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后結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選編這篇文章,有幾方面的意義:一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式,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一點兒基礎;二是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難點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以及復雜句子之間的關系。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了解課文中論述的各個層次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思想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深刻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
4.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學會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導入
回憶作者怎樣才能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講了那三個方面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課文,劃出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張思德是怎樣死的?同學們請讀資料袋的內容。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
。ㄈ、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三段。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先找出這段話中的關聯詞,并在書上點上著重號。[因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只要……就(條件)]
想想每句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講有了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
第二句講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第三句講凡是符合“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這個條件,不管是誰的批評和意見,我們都要改正,都要照辦。
。ㄋ模、學習第4自然段。
默讀這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ㄎ澹┞撓祵嶋H談體會。
五、說教法、學法
。ㄒ唬⑼怀鲋黧w,選擇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谝陨系恼J識,我選擇教法如下:1、以讀為主,讀思寫結合法;2、邊讀邊想象,合作交流法,意在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與習慣。
(二)、重在實踐,指導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我指導學生以讀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地多讀、多想,體會文章表達方法、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課文。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3
一、設計思路
這篇文章出自毛澤東1944年的一次演講,影響很深遠。教法上以朗讀體會、比較鑒賞為主。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閱讀,初步領會講演稿的特點。
2.通過熟讀背誦,領略毛澤東政論文的語言風格。
3.結合文章和自己的閱歷,理解“為人民服務”的現實意義。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60多年前,一個燒炭戰士因炭窯倒塌而犧牲,讓一代偉人吟誦出光焰萬丈的名篇,它照耀了過去也溫暖著今天。這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普通士兵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為人民服務》的講話。
(二)整體把握
1.從演講思路上切入:
毛澤東那天講話時手里沒有講稿,卻思路嚴謹。朗讀課文,說說他講話的主旨是什么,有哪幾個要點,觀點和材料之間有怎樣的聯系?明確:
。1)講話主旨:為人民服務。鮮明集中的主題(話題),是演講成功的首要因素。
。2)找段落中心句:演講稿的中心句多在每段開頭,但又不絕對。本文三、四兩段首尾句都是中心句。
。3)明確文章思路:本文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邏輯思路展開。因前兩者不證自明,故“怎么辦”是重點。文章圍繞哀悼的話題,層層遞進,構成了嚴謹的總分總結構。
嚴謹的結構是演講成功的重要保證。
2.從人稱代詞上切入:
本文的人稱代詞和指稱人的名詞用得較多也很有分寸。如:我們(的隊伍)、人民、張思德、李鼎銘、替法西斯賣力的(人)、別人、你、他、中國人民、他們、全民族、老百姓、村上的人。稱呼背后體現著作者的階級分析思想、革命策略和黨的方針政策,也體現出作者高超的語言策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揣摩體會不同詞語背后的感情色彩。
3.從文本比較上切入:
本文與《紀念白求恩》有何異同?小組討論,作多角度探究比較:
相同點:①體裁都是議論文(演講);②時間都在抗戰時期;③都用了道理論證、事例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④都是紅色經典著作。
不同點:①時間背景;②對象;③場合;④聽眾;⑤方式;⑥開頭結尾;⑦語言風格。
通過比較,領悟演講稿運用語言的原則或技巧。
明確的對象、鮮明的針對性,是演講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重難點突破
1.從詞句理解上突破:自讀畫出難點,師生交流。
2.從邏輯分析上突破:本文是運用邏輯的典范,運用了大量的三段論。即:a→b,c是a,那么c→b。
例如:“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三句話環環相扣。這類推論,文中很多,能激活聽眾的思維。(建議不在邏輯術語上過多分析,講課時可以不出現“三段論”這個術語。)
以理服人,是一場好演講的重要因素。
3.從語言品讀上突破:
通過朗讀,揣摩句子含義,感受表達效果,體會毛澤東的演講風格。
、訇P聯詞的運用使文脈流暢嚴謹。如第三段、第四段。
、诙叹渎撚,很有氣勢和感染力。如第四段運用三個“要”、三個“互相”的句子。
上口入耳,可講可聽,這是好演講的基本要求。
③引用、對比和口語的運用,使文章雅俗共賞,入理入情。
以情動人,是取得好的演講效果的重要技巧。
四、拓展延伸
搜索瀏覽相關網頁進行探究學習(選做一):
1.寫悼詞僅僅因為張思德是毛澤東的警衛員嗎?——《為人民服務》寫作動機和背景探析。
2.課下閱讀《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了解毛澤東的語言藝術。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4
一、聯系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澤東主席的深情演講。(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為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獲
a 認讀生字詞
b 指讀課文,校正讀音
c 交流討論: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圍繞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主席是怎樣層層深入,進行具體表述的?細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會感受到毛澤東主席語言表達的`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為人民服務?
a出示句子: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 去掉完全、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 說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b 再讀開頭,感悟寫法。(直接點題,亮明觀點)
c 根據提示背誦: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 )、( ),是(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 )的,是徹底地( )的。張思德同志就是( )。
2.讀2-5自然段,理解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a 默讀,思考: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b 再讀,動筆劃出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c 根據學生發言,順勢出示:
、湃斯逃幸凰,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先理解帶點字的意思,再說說句意思,然后舉例說說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ǹ陕撓祫倢W過的課文里的李大釗、郝副營長等戰爭時期的人物,也可聯系和平時期為人民利益勇于獻身的人物。)
⑵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圍繞怎樣對待批評講了哪幾層意思?是怎樣一層一層講下來的?
、俏覀兊母刹恳P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聯系過去的或現在的事例,可以是眾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邊默默無聞的,說說怎樣對待別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你們──21世紀的少年朗讀著《為人民服務》,收獲到了什么?
2.朗讀全文
體會議論的嚴密──《為人民服務》教學片斷 篇15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