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搖尾巴的狼》教案(通用13篇)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匯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并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里的羊是一只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閱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羊是一只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連忙招呼說:“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么這樣說?)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么想的?怎么說的?(不知怎么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說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狼三次說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溫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說說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了解情況時說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說了幾句話?為什么這么說?
這次共說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里狼說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讀,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后,為什么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說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說后,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說自己“很像狼”,忙“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著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還想說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么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說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松;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著急的心態,說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只狡猾的狼。他前面說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么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干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家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后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后一次對話。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
說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后,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么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說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于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2、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于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說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于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匯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并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里的羊是一只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閱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羊是一只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連忙招呼說:“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么這樣說?)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么想的?怎么說的?(不知怎么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說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狼三次說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溫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說說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了解情況時說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說了幾句話?為什么這么說?
這次共說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里狼說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讀,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后,為什么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說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說后,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說自己“很像狼”,忙“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著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還想說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么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說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松;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著急的心態,說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只狡猾的狼。他前面說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么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干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家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后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后一次對話。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
說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后,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么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說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于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2、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于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說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于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匯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并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里的羊是一只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閱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羊是一只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連忙招呼說:“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么這樣說?)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么想的?怎么說的?(不知怎么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說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狼三次說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溫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說說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了解情況時說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說了幾句話?為什么這么說?
這次共說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里狼說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讀,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后,為什么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說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說后,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說自己“很像狼”,忙“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著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還想說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么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說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松;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著急的心態,說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只狡猾的狼。他前面說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么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干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家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后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后一次對話。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
說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后,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么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說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于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2、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于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說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于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匯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并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里的羊是一只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閱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羊是一只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連忙招呼說:“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么這樣說?)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么想的?怎么說的?(不知怎么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說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狼三次說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溫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說說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了解情況時說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說了幾句話?為什么這么說?
這次共說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里狼說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讀,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后,為什么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說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說后,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說自己“很像狼”,忙“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著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還想說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么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說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松;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著急的心態,說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只狡猾的狼。他前面說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么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干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家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后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后一次對話。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
說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后,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么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說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于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2、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于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說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于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5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對詞語的理解把握是理解句子意思,乃至課文意思的關鍵。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有的詞語利用學生的已知幫助遷移,如“收拾”要求學生換一個詞意思不變;有些難以理解的詞通過老師講述詞義讓學生從課文中找,既降低了難度,學生又有所得,如:馴服、善良就是馴良;有的詞語則通過動作演示,如“輕蔑”……詞語理解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根據學生實際,根據課文難易,選擇適合他們認知特點的方法來組織教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要善于識破像狼一樣的壞人的偽裝,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蒙騙。
2、熟讀課文,按課后練習l的提示(與狼和老山羊的神態動作有關的詞語)詳細復述課文,做到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語句通順,前后連貫。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友情、忠誠、馴良、可憐、毫不猶豫、善良、溫和、收拾、輕蔑、改變”等詞語。寫出“善良”“猶豫”“暴躁”的反義詞。能用“只要……就……”仿寫句于。積累詞語10個。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按提示(狼和老山羊的神態、動作有關的詢語),熟讀課文,學會詳細復述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二年級時,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狼和小羊》,就認識了一只兇惡的狼,它蠻不講理、故意找碴兒,吃掉了一只小羊。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文章是講狼和一只老山羊的事,老山羊的命運如何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會搖尾巴的狼”(板書)
二、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讀通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理解“馴良、賭咒”這些詞語的意思
四、整體進入
1、自由朗讀課文,請你初步談談你對狼和老山羊的印象,以及讀了這則故事的體會。
狼:偽善、狡猾、兇惡。(指名讀寫狼的句子,讀出語氣。)
老山羊:警惕性高、聰明、善于觀察思考(指名讀老山羊的句子,讀出語氣。)
2、完成課后題2看拼音寫漢字,交流出示:
我們要善于識破壞人的偽裝,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蒙騙。
圈出“蒙”,注意讀音第一聲。
3、再讀課文,理清故事情節,抓出主線:
①完成課后題1:
從哪些地方可看出狼的偽善、狡猾和兇惡,它耍了什么手段?
老山羊是怎樣一步一步識破狼的本性的?
②交流,板書:
狼 老山羊
連忙 招呼 問
老實 可憐 看
半閉著眼 盯
不耐煩 指
叫嚷 輕蔑
男生讀描寫狼的小節,女生讀描寫老山羊的小節
4、熟讀課文。
5、根據板書詳細復述課文。
五、布置作業
1、抄詞并家默;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并且詳細復述了課文。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1~3節
1、輕讀第1~3節,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發現出狼對老山羊親熱得很?
2、狼為什么把老山羊稱作“好朋友”?
“我,你不認識了嗎?”狼為什么要把“我”放在最前面?
3、“掉”與“跳”有什么區別?
4、朗讀讀1~3節
(二)學習第4~7節
1、默讀4~7節,思考:狼為什么裝出狗的樣子。
2、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是裝出來的?(語言、動作)齊讀有關的句子
3、師:狼努力地想裝成狗,但老山羊盯著狼的尾巴,識破了狼的偽裝。
4、讀4~7節
(三)學習第8~9節
1、狼說了哪些漂亮話?(漂亮話是指那些聽來十分好聽、感人的假話。)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狼說的話。
2、用“只要……就……”來說話
3、齊讀第8~9節。
(四)學習第10~1l節
1、當狼感到老山羊救的可能不存在了,就兇相畢露。哪些詞語寫出狼的兇惡?
2、老山羊并沒有害怕,相反卻輕蔑地看了一眼,說了什么?
三、分小組編排課本劇,評議
四、總結全文
學習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完成課后習題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7
師:今天早晨,老師聽到一個好消息,咱們學校要成立一個“小金星”劇團,聘請老師擔任團長。這節課,老師在你們當中選幾名出色的小演員,你們想參加嗎?(想)可是,老師有一個錄取的條件,就是要演好課本劇《會搖尾巴的狼》。
師:怎樣才能演好課本劇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要背熟臺詞。
生:要準備道具。
生:表演時要有感情,不能緊張。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那么為了演好課本劇,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狼為什么會要尾巴?
生:我想知道狼要尾巴時是什么樣?
生:狼不會要尾巴,為什么課題卻是《會要尾巴的狼》?
師:同學們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問題,真是好樣的!你們想不想聽一聽這個小故事。(想)那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認真聽,認真看,想一想,你聽明白了什么?
生:我聽明白了狼想讓羊救它。
生:我聽明白了這個故事寫的是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一只羊從這里路過,狼用花言巧語騙老山羊,而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是一只兇惡的狼,而沒有受騙。
生:我聽明白這是狼和老山羊的故事。
生:我明白了狼很狡猾,羊很聰明。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語文中的第14課,請同學們翻開書,再默讀一遍,想一想,你還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幫助解決。
生:我讀懂了這篇課文有有11個自然段。
生:我讀懂了這篇課文寫了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對話。
生:我讀懂了狼的本性非常兇殘的。
生:我不懂“花言巧語”是什么意思。
生:“花言巧語”是說好聽的話,一般指壞人說的假話。
生:我不懂“輕蔑”是什么意思?
生:“輕蔑”就是瞧不起人的意思。
師: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還提了很多問題,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自己學習了。老師恭喜你們!這篇課文重點寫了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對話,你們覺得有意思嗎?(有)想不想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讀一讀、背一背、演一演。(想)好,下面就以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的喜歡方式自由地學習其中的一次對話,看那組學的得出色!
(生討論匯報)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想知道你們學習的是哪次對話,請用手勢打給老師好嗎?(生打手勢)咱們按順序從第一次開始匯報,行嗎?哪組愿意先匯報?
A組:
生:“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出來。”可以看出狼爬了很多次,想了很多辦法都沒爬上來。所以狼很著急。
生:我知道狼說的是假話,因為它和羊根本不是好朋友,上學期,我們學了狼和小山羊,狼欺負小山羊,還想吃小山羊呢!
生:我覺得讀狼說的話應該用假惺惺的哀求的語氣來讀,我給大家試試。(讀)
生:老山羊的話應該讀出疑問的語氣,我來試試。(讀)
師:這組的同學學得很有特色,老師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也學著他們他們的語氣練一練。
師:狡猾的大灰狼怎樣才能獲得老山羊的信任呢?哪組愿意接著匯報。
B組:
生:我組想給大家演一演,希望大家能給我們評議一下。(表演)
生:演得好,他讀出了大灰狼又老實又可憐的摸樣,裝得很像。
生:老山羊的話應該再肯定些,我給大家讀讀。(讀)
師:老師有個問題請教同學們:老山羊看了狼幾眼,同學們猜一猜,老山羊會看到什么?會想什么?
生:老山羊會看到狼的眼睛里閃綠光,它會想狗的目光沒這么兇狠,它好象是狼。
生:老山羊會看到它的大尖牙,心想狗的牙沒這么鋒利,它不像狗。
生:老山羊看到狼的爪子,心想狗的爪子不是這樣尖尖的,它好象狼。
生:老山羊看到狼的硬尾巴,它會想狗的尾巴總是向上翹,它的尾巴為什么又粗又硬呢?它可能是狼。
師:同學們真聰明,所以老山羊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狼聽了這句話又是怎么做的呢?
C組:
生:我們想給大家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我讀狼,這一次狼還是說騙人的話,也應該帶著假惺惺的語氣讀。(讀)
生:我讀羊,老山羊的話應該堅定一些,我倆給大家分角色讀一讀。(讀)
生:我想提個問題,狼為什么要半閉著眼睛?
生:因為狼的眼里有兇光,它怕老山羊看到。
師:剛才X同學讀大灰狼討好的語氣老師覺得還差了一點,同學們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這只掉進陷阱的大灰狼,老師就是那只次、聰明的老山羊,你會對我說些什么討好的話。如果說的好,我會考慮你上來。
生:親愛的老山羊,如果你救了我,我會把全世界都給你。
師:吹牛,不救。
生:老山羊,如果你救了我,我會把家里所有好吃的東西蛋糕、糖、蘋果都送給你吃。
師:我老山羊只吃青草,不稀罕你那些破玩藝,不救。
生:老山羊,我家有一塊漂亮的紅寶石,如果你救我上去,我就把它送給你。
師:我最喜歡寶石了,別著急,一會兒我救你。
生:我有一塊寶地,那里有很多鮮嫩的青草,那青草吃完就長,如果你帶我出去我就帶你去。
師:真有這樣的寶地嗎?我現在就救你。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同學們帶著這種討好的語氣讀讀大灰狼的話。
生:我還能背誦,我給大家試一試。
師:你值得大家學習,同學們夸夸他。
生:嘿,嘿,你真行,我比你還行。
師:同學們學得這么好,老師提議你們男女生進行一次比賽,怎么樣?男生讀狼,女生讀羊,老師讀旁白。看誰讀得最好!
師:(評價)男生讀的不錯,女生讀的更好。
師:大灰狼見老山羊還不上當,心生一計,又想出了一個可笑的鬼主意,是什么呢?
D組:
生:我組想背一背的方式匯報。
生:背狼的話。背老山羊的話,背旁白。
生:我還想給大家表演搖尾巴的動作。
師:看,他表演得多買力呀,看來這搖尾巴的差事對于不會搖尾巴的人太難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文中的大灰狼是怎樣搖尾巴的?
(課件:大灰狼搖尾巴把土都掃起來)
師:如果你是老山羊,我就是這只搖尾巴的狼,看到此情此景,你們想對我說什么?
生:大灰狼,你太可恨了,這大好時光我還不如回家吃睡覺呢?
生:這可狠的大灰狼,鬧得我肚子咕咕叫,我得回家吃飯去了。
師:同學們真棒,那么,就請同學們帶著剛才指責大灰狼的語氣讀讀老山羊的話。(生讀)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出色,這是大灰狼再也裝不下去了,情不自禁地露出本來面目,哪組愿意接著說。
E組:
生:我們組想用表演的形式來匯報。
生:我先給同學們表演一下大灰狼的動作,請同學們跟我學(做動作)謝謝同學們的表揚。
師:我們分角色表演一下(表演最后一次對話)。
師:我是動物園的小記者,剛才你表演的真出色。我想采訪一下,此時,你一邊走一邊在想什么呢?
生:唉!好險啊,如果我不認真觀察,把它救上來,它一定會吃了我,那不就成了東郭先生了嗎?我真聰明!
師:同學們,假如你也是這只正在走開的老山羊,你會想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不認真識別,還以為它是一只馴良的狗呢?
生:狼怎么狡猾怎么裝也不像狗,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生:哎呀,幸虧我及時識破了這只狡猾的狼,不然我會被吃掉的。
師: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這篇課本劇很有意義,你們想不想連起來演一演。(想)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演一演這個課本劇,老師選出最好的一組,評為劇團小演員。
師:同學們學得太棒了,為了表達心意,老師獎勵同學們一首兒歌,想聽嗎?(想)
(投影出示,生拍手配合)
有只掉進陷阱里的狼
遇到善良的老山羊
狼說自己是條狗
還說自己心善良
老山羊 不上當
識破狼的壞心腸
狼的下場怎么樣
大家好好想一想
師:同學們,你們想出來了嗎?
生:狼被獵人打死了。
生:小動物聽老山羊說狼掉進陷阱里了,每人拿了一塊石頭,把大灰狼打死了。
生:獵人打死大灰狼之后抬回家,煮著吃了。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討厭狡猾的大灰狼,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多,他們的本性不改變的,我們要像老山羊一樣,高度警惕,認真觀察,仔細思考,識破狼的陰謀詭計,相信我們的同學會比老山羊更加聰明,對嗎?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8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去獨立思維,更談不上創新。語文課上,教師為了“緊扣教材”,為了“調動”學生,便把“滿堂灌”演繹成“滿堂問”,而所問的那些問題基本上屬于類似:“通過……你讀懂了什么”“還讀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問題,學生回答這些問題都無須思考。還有些教師把教學參考書上的程式在課堂上“說教”一遍,把學生的思維完全限制在課本和教學參考書的框框之內。課堂上的閱讀也成為一種被動的閱讀,學生并沒有真正對課文用心去感悟,他們所“讀懂”的也只不過是根據以前的思維定勢而得到的“微言大義”,至于課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都無從知道。因而,課上學生自能“讀懂”,等課結束了學生也便沒有問題了。其實這種沒有問題實則是最大的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誤區,是學生缺乏獨立思維的一種表現。
筆者曾聽了一節“小蝌蚪找媽媽”的課,課后學生說全讀懂了。我問:小蝌蚪游啊游,到底游了幾天它們長出了后腿?學生啞然。其實,通過這節課,本來教師可讓學生充分思考,以激發他們對青蛙的觀察熱情,貼近大自然,使他們依據所見所聞所感,充分地表達。那樣學生不僅掌握一定的知識,而且探索到獲得知識的方法。但遺憾的是,老師卻死摳教參,失掉絕好的機會。
語文教學怎樣走出沒有問題的誤區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轉變觀念,放手去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并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例如一位語文教師在教一節關于“魚”的課時,突然有一位學生起來問“老師,魚怎樣辯認公母呢?”教師先是一愣,但接著就很好地處理了這個細節,她說:“這位同學所提的問題連老師都沒想到,但我想魚的公母對研究魚是重要的。這個問題留作我們以后去做專門研究。這位同學善于思考,能提出問題,我們大家都應該向他學習。咱們接下去繼續討論……”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系,而不應囿于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什么什么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最后,教師要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么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么辦”了。
案例(1):
教《會搖尾巴的狼》一課,課文的第八自然段,狼為了要老山羊快點兒把它從陷階里救出來,向老山羊賭咒,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真的,我是非常喜歡羊的,特別是老山羊。”在指導學生讀這個句子的時候,我首先讓學生考慮:狼說自己非常喜歡的羊,都包括哪些羊?學生說:“有山羊,有綿羊,有大羊,有小羊,有老羊,也有年輕一點兒的羊。”接著,我又問:“狼這樣說話,意思是什么呢?”學生說:“狼的意思是所有的羊它都喜歡,讓老山羊對它有好感。”“對了,那么這個‘羊’字應該怎么讀呢?”學生說:“應該讀得重一點兒,讓陷阱上邊的老山羊聽得清楚。”接著,我又問:“假如,陷阱上邊站著的是一條牛,狼該怎樣說呢?”學生說:“狼會說,真的,我是非常喜歡牛的。”在指導學生讀下半句“特別是老山羊”時,我沒有讓學生在“老”字的下面點上重讀號。我是這樣指導的,我首先問:“山羊的前邊,為什么要加個‘老’字呢?”學生說:“狼很會用詞兒,陷阱上面的是老山羊,所以它用了‘老’字,討好老山羊。”接著,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陷阱上邊站著的是年輕的或小山羊,狼會怎么說話呢?山羊前邊要加什么詞兒呢?”學生說:“狼會這樣說,‘真的,我是非常喜歡羊的,特別是年輕的山羊。或者說,真的,我是非常喜歡羊的,特別是小山羊。”這樣指導,學生不僅會讀了,而且對狼認識得更深刻了,學生說:“狼是面對著老山羊說話,所以它用了‘老’字,這正說明狼很狡猾。”
我覺得,這樣指導學生認真地讀課文,是理解性的訓練,而不是機械性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便可以養成自能讀書的習慣與能力。
案例分析:
導讀,即教師指導學生對所學課文,進行理解性的自讀、朗讀和默讀。我認為,這不僅是一項最經常最重要的讀的基本功訓練,也是學生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本途徑。英國詩人密爾頓非常重視對學生朗讀的訓練,他認為:“在瑯瑯書聲中,課文的優美意境、縝密思路、象征意義、傳神描繪、觀點主張,常能得到充分、酣暢的體現。”其實,指導學生朗讀或默讀,不僅僅是讀的基本功訓練,不僅僅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途徑,而且是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因為理解性的朗讀或默讀,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所以,我在教學中,特別重視讀的指導,讀的訓練。
案例(2):
我教《雨》的第三自然段:“這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會咕咚咕咚喝個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進地里,流進果園里,流進人們的心窩里。”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場及時的雨水,一定能流到田地里灌溉小苗,也能流進果園里,灌溉果樹,它能流進人們的心里去嗎?”問題一出,我不要求急于回答,而要學生動腦思考。經過考慮一番之后,有的學生說:“雨水下在地上,只能流進田地里,流進大坑里,也能流進園子里,不能流進人們的心里。”極少數的學生認為能流進人們的心里。理由是:雨水流到田里,小苗得到及時的雨水,長得更好,糧食打得多,種田的人心里高興,我們城里人也高興;流進果園里,果樹長得好,結的果多,栽果樹的人心里高興,蘋果又大又脆,我們買來吃也高興。你看,有了及時雨人們都高興,這不就好像雨水流進人們的心里去了嗎?還有的學生說:“小苗需要雨,人們盼下雨,果然又下了雨。人們高興,所以就像雨水流進心窩里一樣。”
我覺得,學生的理解,對也好,不對也好,這是他們自己動腦筋思考的結果。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只有培養、訓練他們能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步訓練他們自己能提出問題,并學會獨立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學生才算學會了怎樣讀書。
分析:
導思,即憑借課文內容,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對于所學課文內容,學生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接受;接受了,才能在頭腦中進行歸納,進而認識和掌握學習語言文字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實踐使我感到:啟發學生動腦思考,是學生自行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橋梁。
憑借課文內容啟發學生動腦思考,教師設計引以思考的問題,必須是緊緊圍繞課文重點內容、關鍵之處,既不難,也不易,既有想頭,又有說頭。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課文,讓學生對狼的形象展開自由、深入的說析。從而體會狼的狡猾、羊的警惕。
2、以自學為主的方式,學會剩余的生字。
3、理解不同的語言,了解不同角色的動機與內心活動。
4、理解寓意,懂得不管壞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偽裝,只要人們善于觀察、分析,就能看透其本質。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4課《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以小組匯報的形式,一組為中心發言,其他各組為補充發言,教師做最后評價。
1、討論第一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自己對狼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狼說自己是“忠誠馴良的狗”也表現了狼是多么的狡猾。
(3)教師補充。
狼在什么情況下說自己是狗的,怎么說的?要求:先讀有關句子,抓重點詞理解、說明,完成表格。
次數 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怎樣說的?
(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老山羊問他是誰?為什么跑進陷阱里去了,狼趁羊不了解情況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模樣,說自己是“忠誠馴良的狗”。)
(狼共說四句話,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它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第三句用救小雞的謊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毫不猶豫”更顯得自己的勇敢。第四句是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指導學和讀好狼這四句話語氣的變化。
如果學生在“怎么爬也”這兒語氣不到位,老師可設一練習:如果將“怎么爬也”去掉,同原句比,哪句話發?為什么》?
(原句好。有了“怎么爬也”再現狼掉進陷阱后走投無路的絕境。)
既然這國個字這么重要,我們應該怎么讀呢?
2、討論第二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自己對狼這一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
“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
“我是狼狗”用狼狗狡辯。
“跟羊特別親”照應前面的“好朋友”,都是為了討好。
最后向羊發誓:“你只要伸出……幫你咬虱 ……”,此處可讓學生想象課文中用“……”表示狼還想說自己的忠誠、善良……狼還會說些什么呢?
狼生怕老山羊發現自己,才接二連三地辯解、討好、發誓,以求得老山羊的理解、相信、喜歡。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此刻老山羊與狼的心理活動。
(4)練習分角色讀4、5自然段。
(5)填“狼說自己是狗”的表格。
3、討論第三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訴自己對狼、老山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說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
狼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第三次說自己是狗?怎樣說的?(完成表格)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但不甘心失敗,使出最后一個騙術——搖尾巴,希望得到一線生機。)
可讓學生質疑:為什么狼要用“搖尾巴”來證明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因為會不會搖尾巴是狗和狼的一個顯著區別。狗尾靈活,可上豎下垂,搖起來輕松,而狼尾硬,難搖動。)
文中“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的特點和它著急的心態。
(4)練習讀第6—8自然段。
以能讀出狼的焦急、偽裝的真誠,讀出老山羊的勇敢、機智、警覺的同學,給予表揚。
4、討論第四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對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它小組補充說明。
(3)教師補充,指導朗讀。
(羊心里完全明白了。是說羊清楚地了解陷阱里的狼了,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狼前面說的全是假說,只是想哄騙別人搭救他出來罷了。他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仍是改變不了吃人的本性。所以對這種壞東西不能相信,更不能同情。)
齊讀羊的這段話。讀了羊毫不留情地揭露對狼切齒痛恨的感情。
最后狼和老山羊都怎么了呢?
5、討論第五次對話。
(1)一小組分角色讀,闡述對狼、羊形象的分析。
(2)其他小組補充說明。
(3)朗讀比賽,教師適機補充、指導。
三、談收獲
1、生字、詞語方面的收獲。
(教師可示范講解學生認為難寫的生字。)
2、朗讀課文方面的收獲。
3、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把寓意補充完整:不管壞人多么狡猾,多么善于偽裝,只要人們善于觀察、分析,就能看透本質。
4、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付他們呢?
四、課堂練習
1、聽寫本課的生字詞。
2、填空。
(1)它不是忠誠又馴良的狗,而是又( )又( )的狼。
(2)你( )搖尾巴,( )兇惡的狼。
3、根據課文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說陷阱里的惡狼將會有怎樣的結果。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羊 狼
問“你是誰?” 裝可憐“忠誠馴良”
看“……很像狼。” 半閉眼“溫和狼狗”
說“別騙人……” 搖尾巴“的確是狗”
全明白“……還是狼” 露兇相“我吃掉你”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善于偽裝,狡猾兇惡)
資料
嚴文井:當代著名兒童文學家,文藝理論家。他尤其擅長童話寫作。他的作品如《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小溪流的歌》為廣大少年兒童所喜愛。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10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文錄音帶、課文掛圖、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
2、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狼是怎樣的動物?請你談談自己的認識。
今天我們來學習嚴文井爺爺的寓言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句子和詞語;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都讀懂了什么?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自學情況。
讀一讀,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匯報不理解的詞語,討論解決。
3、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指名分小節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特別是新學的生字和多音字的音。
4、理清文章的脈絡
邊讀邊想,課文寫了狼和山羊的哪幾次對話?并動筆畫出具體的段落。
全班交流反饋。
5、組內討論,發表見解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你又覺得這里的羊是一只怎樣的羊?
三、學習小結
通過初步閱讀課文,同學們對這個故事中寫的狼是一只怎樣的狼,羊是一只怎樣的羊,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你們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們的看法對嗎?我們下節課再深入地學習,加深對狼和羊的認識。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其蒙騙。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難點
1、分析狼的表現的變化,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2、理解老山羊幾次說話的意思,弄清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識破狼的本來面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文我們繼續學習14課文《會搖尾巴的狼》。請大家打開書回顧一下: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狼和第、老山羊的幾次對話來寫的。
二、深入討論,分析形象
(一)理解第一次對話內容。
1、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第二個句子加上“怎么爬也”,表示爬了好多次都不成,沒有辦法爬上來。
2、結合上下文,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老山羊從這里路過,狼連忙招呼說:“好朋友!為了我們的友情,幫幫忙吧!”(狼為什么連忙打招呼?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嗎?它為什么這樣說?)
3、老山羊聽了狼的話,怎么想的?怎么說的?(不知怎么回事,問。)
(三)提問:狼幾次說自己是狗,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狼三次說到自己是狗。)指名朗讀有關句子。
1、我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啊!
2、我是狼狗,所以有點像狼。我的性情溫和,跟羊特別親。
3、我的的確確是狗。不信,你看我還會搖尾巴。
分別說說狼每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第一次,狼見老山羊很厚道,聽到招呼就停下來,便趁他不了解情況時說自己是“又忠誠又馴良的狗”。
提問:這一次狼共說了幾句話?為什么這么說?
這次共說4句話,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
第一句:先用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和羊早就認識,顯得彼此很親熱。
第二句:再用一個感嘆句,表明自己是狗,是羊的好朋友。
忠誠為主人盡心盡力。馴良——和順、善良,聽從主人使喚。
第三句:用救小雞的慌言標榜自己的勇敢、善良,以騙取老山羊的同情。
毫不猶豫——猶豫,拿不定主意。毫,一點兒。毫不猶豫是一點也不遲疑的意思。課文里狼說自己在救雞時絲毫沒有遲疑,主意一下子就拿定了。
第四句:懇求老山羊對他發發善心。
善良——心地好,純潔正直。
提問:通過這幾句話,你看出了什么?先指名朗讀,后回答。
可以看出狼的偽善和狡猾。
提問:老山羊聽后,為什么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
老山羊看到了狼眼的兇光。
怎么知道的?
1、老山羊說之前“看了狼幾眼。”
2、老山羊說后,狼連忙半閉上眼睛。
第二次,狼聽老山羊說自己“很像狼”,忙“半閉著眼睛”以掩飾狼眼的兇光。還用“狼狗”來辯解,接著又是討好,又是發誓。
課文中用“……”表示什么?表示狼還想說下去,只是被老山羊打斷了。
老山羊為什么打斷狼的話?
老山羊看出狼的狡猾,不像狗那樣老老實實。指出狼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人。
第三次,是狼見老山羊識破了他的花言巧語,想用搖尾巴來證實自己的的確確是狗。
的的確確——完全確實,課文中是指狼用來說自己是真正的狗,沒有一點假。
(會不會搖尾巴是狼和狗的一個顯著區別,狗的尾巴比較靈活,柔軟,可以上豎或下垂,搖起來很輕松;而狼的尾巴較硬,很難搖動。)
從課文中怎么看出是狼的尾巴?(使勁“撲撲撲”逼真地表現出狼尾巴的特點和狼著急的心態,說明是偽裝的。)
老山羊看到了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
1、“你再會搖尾巴,也是兇惡的狼”老山羊完全識破了狼的真面目,口口聲聲稱自己是狗,實際是只狡猾的狼。他前面說的全是假話,只想哄騙別人搭救它出陷阱罷了。
比較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再”表示不論怎么會搖,結果都是一樣的。
2、“你干盡了壞事,誰也不會來救你的。”狼是做盡壞事的家伙。我不會救你,別人也不會救你。
(四)提問:狼的真面目被識破后他怎樣了?老山羊又是怎樣做的?
指名朗讀最后一次對話。
“狼終于露出了兇相”,“終于”一詞說明了什么?
說明狼的兇相是固有的,只是先前把兇相隱而未露,偽裝被識破后,露出了本來的兇相。
“老山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輕蔑”是什么意思?
輕蔑——輕視,瞧不起。
“你不會活多久,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收拾——懲罰的意思。本課指獵人把狼殺掉。
(五)結合板書小結故事內容
狼——偽裝羊——懷疑
狼——暴露羊——認清
三、默讀思考:老山羊是怎樣逐步認識狼的本來面目的?
1、老山羊聽見有誰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便上前詢問。
2、老山羊看見狼裝出可憐的樣子,又聽狼說自己是馴良的狗,但狼眼露出兇相,產生了懷疑。
3、老山羊從狼的辯解中,聽出狼在用花言巧語欺騙。
4、老山羊從狼的硬尾巴上肯定他是狼,并指出它干盡了壞事。
5、老山羊蔑視狼的兇相,料定狼不會有好下場的。
詢問——懷疑——聽出——明白——蔑視
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
四、讀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兇惡的狼有時裝出一副老實可憐的樣子,要善于認識。
2、兇惡的狼是非常狡猾的,他愛用花言巧語騙人,不能輕信。
3、兇惡的狼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老山羊要是把狼救上來,狼一定要把羊吃掉。(惡狠狠地叫嚷。)
寓言有比喻性,這則寓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呢?你懂得道理是什么?
1、把狼一樣的壞人比喻成狼。
2、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他,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蒙騙。
五、課堂小結
1、學習了這則寓言,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幫助?
2、在課外閱讀、電視、電影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見過“會搖尾巴的狼”一類的人嗎?說說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你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板書
14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善于偽裝 仔細觀察
狡猾兇惡 認真思考
裝可憐 問
半閉眼 看
搖尾巴 說
暴 露 認 清
本性不會改變 要善于識破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11
之一
鄧世昌紀念小學 周穗華
教材分析:
《會搖尾巴的狼》是第五冊一篇傳統教材。這則寓言講是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騙和威脅的手段讓老山羊救它。老山羊從它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狡猾的狼。文章內容比較簡單,情節也不復雜,作者以對話的形式展開故事情節。通過五次對話給予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語言基調。狼的語言是裝空作勢,甜言蜜語;老山羊的語言卻是深思熟慮,冷靜細心。這樣把兩個不同的角色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教學目的:
教養:1 學習本課的15個生字,認識4個字。掌握本課生字構成的詞。
2 理解課文內容,從狼和老山羊的對話中,了解狼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 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說話語氣不同,表達的語氣也不同。
教育:懂得像狼一樣的人,他們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要善于識破壞人的花言巧語,不受蒙騙。
發展:1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 培養學生分辨是非與善惡的意識。
3 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4 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重點:通過朗讀老山羊的五次對話,從狼態度的變化中,認識狼狡猾兇惡的本性。
難點:通過課文的內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課前準備:1 收集有關狼的故事。
2 分角色朗讀的頭飾。
3 多媒體教學軟件。
課時:兩課時
各課時主要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第二課時:1知道狼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3分角色有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文,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寓言故事《會搖尾巴的狼》的生字,并初讀了課文,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個故事,看了以后,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2梳理問題,明確目標
(出示軟件)1狼為什么要搖尾巴?
2狼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狼為什么沒有得到老山羊的幫助?
4為了得到老山羊的幫助,狼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5老山羊走了,狼的結果是怎樣的?
這節課我們一起帶著這寫些問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自瀆自悟
1自瀆課文,思考:狼為什么要搖尾巴?注意把課文的句子讀流利。
(出示句子)狼掉進陷阱里,爬不上來。
狼掉進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來。
自己練習用不同的語氣讀這兩個句子。個別讀,齊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狼掉進陷阱里,這時老山羊路過,他們一共有幾次對話?默讀課文,并用“~~~”畫出狼對老山羊的話。
3四人小組分角色讀這五次對話,討論:狼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4匯報,點撥。
每次對話同桌同學分角色讀,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出示句子)你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自瀆,個別讀,說見解。
5狼為什么沒有得到老山羊的幫助?四人小組討論。
6為了得到狼的幫助,狼還有比搖尾巴更好的辦法嗎?
7老山羊走了,狼的結果是怎樣的?
8自由組合,配上動作分角色朗讀五次對話。
9戴頭飾表演。
三、拓展,揭示寓意
1課外書上有不少關于狼的故事,說說課外書上的狼是怎樣的?
2生活上有不少像狼一樣的人,假如你遇見了,你會怎樣做?
3小結:壞人再狡猾,再偽裝,也掩蓋不了他的本性,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思考,就能識破它,不上當受騙。
四、布置作業
回家以后,和家長合作把課文內容演一演。
板書設計 : 13 會搖尾巴的狼
狼 羊
招呼(請求) 問(懷疑)
裝狗(欺騙) 看(觀察)
舔毛(討好) 說(判斷)
搖尾(偽裝) 明白(識破)
露相(威脅) 走(輕蔑)
兇惡狡猾 善于觀察思考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12
[教法與學法設計] :
1、以故事入手,激發興趣,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貫穿語言文字訓練,滲透 思想教育。
2、運用電腦軟件、投影等多媒體手段,采用對比、引導、遷移運用等多樣化的方法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歸納學習步驟,并讓學生運用學法進行學習。
3、學生的學習按帶問題讀、理解詞句、感情朗讀的步驟進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關于狼和羊的故事的課文,是什么課文?(《狼和小羊》)請一名學生簡單說說這個故事。
在《狼和小羊》這個故事里,兇惡的狼把善良的小羊吃了。而今天我們要學的關于狼和羊的故事,它的結局是怎樣的呢?我們學完以后就知道了。在學之前,老師可以透露一點,這個故事里的羊是一只老山羊,而不是一只剛生下來不久的小羊,結局當然是不一的!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做《會搖尾巴的狼》。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
1、借助部分注音,自由小聲讀課文。
2、圈出課文里的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字音難點:
前鼻音:善、煩
后鼻音:良
翹舌音:善
字形難點:善:善 善 善 善
3、準確地齊讀課文,簡單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一只掉進陷阱里的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說自己是一條又忠誠又善良的狗,哀求老老山羊救它。老山羊從它的硬尾巴認出它是一只兇惡的狼,沒有受他的騙。(只要大致能說出來就行了。)
三、運用媒體,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起因。
1、自由小聲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們是因為什么原因走到一起的?
2、理解“陷阱”。
3、對比句子:a、怎么爬也爬不上來。
b、爬不上來。
-4、狼是怎樣和老山羊打招呼的?理解“連忙”,說明狼著急的心情。
5、指導朗讀。狼和羊不是好朋友,狼對老山羊說的話是套近乎的話,要讀出這種虛偽的套近乎的語氣。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齊讀。
6、指導讀老山羊對狼的問話。個別讀,齊讀。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歸納學法。
1、狼一共幾次蒙騙老山羊?板書“狼”、“老山羊”。
2、第一次蒙騙是那幾個自然段?(三四自然段)
3、出示投影片,根據問題小聲讀課文,找出答案,用“——”劃出來。
小聲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狼說話時神態是怎樣的?它為什么這樣做?
2、狼說自己是誰?
3、老山羊是通過什么,怎樣判斷的?
4、匯報自學情況。
a、狼裝出一副又老實又可憐的模樣,它這樣做是為了博得老山羊的同情。
b、狼說自己是狗,板書:“裝狗”
c、老山羊通過它的長相,判斷它不是狗的。板書:“通過”“長相”“判斷”“不是狗”。
5、理解“毫不猶豫”,體會狼為了博得老山羊的同情,把自己說成是見義勇為的英雄,請兩名同學造句。強調:要說清這件事發生的原因。
6、指導朗讀。
a、指導:在讀狼的話時要讀出狼的虛偽,讀羊的話時要讀出羊的坦率。“狗”、“毫不猶豫”、“跳”、“再”、“不像”、“狼”要讀重音,“我”字要上揚,“唉”字要讀出無奈的語氣。請學生做好記號。
b、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c、請個別讀,學生評議。
d、齊讀。
7、歸納學法。
a、回憶剛才學習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步驟。
b、貼出已寫好的板書;
1、帶問題讀;
2、理解詞句;
3、感情朗讀。
三)、學習五到九自然段,運用學法。
提出要求:下面我們分兩組來自學第二次和第三次蒙騙的過程,注意按照三個步驟來學習。投影出示與第一次蒙騙同樣的問題,學生用五到七分鐘的時間自學。
1、學習五六自然段,第一組匯報學習第二次蒙騙過程的情況。
a、第二次狼半閉著眼睛,為了使自己更像狗。(狼睜大眼睛時露出兇光)
b、這次狼又把自己裝成是狼狗。板書:“裝狼狗”,解釋“狼狗”。
c、老山羊通過它的語言判斷它不是狗。板書:“語言”“不是狗”
d、理解詞語:“性情”,指性格,“得救”,課文指可以從陷阱中出來,“花言巧語”是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這里可以看出老山羊頭腦非常清醒,沒有被狼的話所蒙騙。“狡猾”是指用虛假的言行來欺騙別人。
e、“……”的講解:省略號說明狼的話還沒有說完,既說明狼還想繼續說一些花言巧語,又說明老山羊頭腦清醒理智,不由它再說下去。
f、指導朗讀。讀狼的話時要讀出語言的虛假和動聽,讀羊的話時要讀出堅決的語氣。重讀詞語:“連忙”、“狼狗”、“特別”、“只要”、“好好”、“別”、“騙”、“老老實實”、“你”、“狡猾”,“舔毛”、“咬虱子”兩個詞要讀輕一點,拖長一點。范讀,學生齊讀,男女同學分角色朗讀。
2、學習七八九自然段,第二組匯報學習第三次蒙騙過程的情況。
a、第三次狼著急了,因為他擔心老山羊不救它。
b、這次狼說它的的確確是狗,并想用搖尾巴來證明。板書:“搖尾巴”
c、羊是通過它的硬尾巴來判斷它是狼的。板書:“硬尾巴”、“是狼”
d、電腦動畫出現狼搖尾巴的樣子,思考:為什么老山羊一看到狼搖尾巴的樣子,心里就完全明白了呢?(因為狼搖尾巴時把陷阱里的塵土都掃了起來,說明他的尾巴很硬,而狗的尾巴是很松軟的,所以老山羊判斷它是狼。)
e、理解“的的確確”,提醒多音字“的”,用“的的確確”說一句話。
f、投影出示訓練題:
讀下面的句子,思考:去掉括號里的詞,意思有什么不同?
1、狼把尾巴(使勁)搖了幾下,(撲撲撲,)把陷阱里的塵土都掃了起來。
2、老山羊看到這條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
3、你(再)會搖尾巴,也還是兇惡的狼。
g、指導句子的朗讀,括號里的詞語讀重音,多音字“掃”要讀準。
h、指導段的朗讀,狼的話要讀出狼著急的心情來,老山羊的話要讀出強烈肯定的語氣來。叫一生試讀,講評,再叫一生試讀。齊讀,分角色朗讀。
3、小結。
剛才我們按照帶問題讀,理解詞語,感情朗讀的步驟學習了第五至九自然段,我們知道狼一次又一次想蒙騙老山羊,老山羊沒有上它的當,終于識破了它的真面目。
四)、學習最后兩自然段,知道結果。
1、請兩生分別讀最后兩自然段,思考:
a、狼看到老山羊識破了自己,最后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
b、老山羊最后怎樣做的?怎樣說的?
板書:“露兇相”、“走開了”
c、用多音字“相”的兩種讀音組詞。
2、指導朗讀:用惡狠狠的語氣讀狼的話,用平靜輕蔑的語氣讀老山羊的話,“終于”“惡狠狠”、“該死”、“吃掉”要讀重音。
a、同學自由朗讀。
b、請兩生分別讀狼和老山羊的話。
c、師范讀。
d、齊讀。
五)、通讀全文,分角色朗讀。
男女同學分別扮演狼和老山羊的角色,老師讀作者敘述的話,朗讀一遍課文。
四、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1、對照板書,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我們學習了狼通過裝狗,裝狼狗,搖尾巴一次一次想蒙騙老山羊,老山羊通過它的樣子,語言和硬邦邦的尾巴最終識破了狼。從狼裝狗,裝狼狗,搖尾巴到最終露出兇相,我們可以看出像狼一樣的壞人,兇惡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板書:“本性不變”從老山羊一次一次識破狼,我們又可以看出老山羊聰明清醒。板書 “聰明”“清醒”
2、學生自己總結道理,不必強求答案一致。參考:像狼一樣的壞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像老山羊那樣清醒理智的對待他。
五、布置作業,鞏固知識。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26 會搖尾巴的狼
狼 老山羊 通過 判斷 學習方法
裝 狗 長相------不像狗 1、帶問題讀;
裝狼狗 語言------不是狗 2、理解詞句;
搖尾巴 硬尾巴-----是 狼 3、感情朗讀。
露兇相 走開了
本性不改 聰明清醒
《會搖尾巴的狼》教案 篇13
師:今天早晨,老師聽到一個好消息,咱們學校要成立一個“小金星”劇團,聘請老師擔任團長。這節課,老師在你們當中選幾名出色的小演員,你們想參加嗎?(想)可是,老師有一個錄取的條件,就是要演好課本劇《會搖尾巴的狼》。
師:怎樣才能演好課本劇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要背熟臺詞。
生:要準備道具。
生:表演時要有感情,不能緊張。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多,那么為了演好課本劇,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狼為什么會要尾巴?
生:我想知道狼要尾巴時是什么樣?
生:狼不會要尾巴,為什么課題卻是《會要尾巴的狼》?
師:同學們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問題,真是好樣的!你們想不想聽一聽這個小故事。(想)那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認真聽,認真看,想一想,你聽明白了什么?
生:我聽明白了狼想讓羊救它。
生:我聽明白了這個故事寫的是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來,一只羊從這里路過,狼用花言巧語騙老山羊,而老山羊從狼的花言巧語和硬尾巴上認出是一只兇惡的狼,而沒有受騙。
生:我聽明白這是狼和老山羊的故事。
生:我明白了狼很狡猾,羊很聰明。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語文中的第14課,請同學們翻開書,再默讀一遍,想一想,你還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幫助解決。
生:我讀懂了這篇課文有有11個自然段。
生:我讀懂了這篇課文寫了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對話。
生:我讀懂了狼的本性非常兇殘的。
生:我不懂“花言巧語”是什么意思。
生:“花言巧語”是說好聽的話,一般指壞人說的假話。
生:我不懂“輕蔑”是什么意思?
生:“輕蔑”就是瞧不起人的意思。
師: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還提了很多問題,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自己學習了。老師恭喜你們!這篇課文重點寫了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對話,你們覺得有意思嗎?(有)想不想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讀一讀、背一背、演一演。(想)好,下面就以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的喜歡方式自由地學習其中的一次對話,看那組學的得出色!
(生討論匯報)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想知道你們學習的是哪次對話,請用手勢打給老師好嗎?(生打手勢)咱們按順序從第一次開始匯報,行嗎?哪組愿意先匯報?
A組:
生:“狼掉進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出來。”可以看出狼爬了很多次,想了很多辦法都沒爬上來。所以狼很著急。
生:我知道狼說的是假話,因為它和羊根本不是好朋友,上學期,我們學了狼和小山羊,狼欺負小山羊,還想吃小山羊呢!
生:我覺得讀狼說的話應該用假惺惺的哀求的語氣來讀,我給大家試試。(讀)
生:老山羊的話應該讀出疑問的語氣,我來試試。(讀)
師:這組的同學學得很有特色,老師祝賀你們,其他同學也學著他們他們的語氣練一練。
師:狡猾的大灰狼怎樣才能獲得老山羊的信任呢?哪組愿意接著匯報。
B組:
生:我組想給大家演一演,希望大家能給我們評議一下。(表演)
生:演得好,他讀出了大灰狼又老實又可憐的摸樣,裝得很像。
生:老山羊的話應該再肯定些,我給大家讀讀。(讀)
師:老師有個問題請教同學們:老山羊看了狼幾眼,同學們猜一猜,老山羊會看到什么?會想什么?
生:老山羊會看到狼的眼睛里閃綠光,它會想狗的目光沒這么兇狠,它好象是狼。
生:老山羊會看到它的大尖牙,心想狗的牙沒這么鋒利,它不像狗。
生:老山羊看到狼的爪子,心想狗的爪子不是這樣尖尖的,它好象狼。
生:老山羊看到狼的硬尾巴,它會想狗的尾巴總是向上翹,它的尾巴為什么又粗又硬呢?它可能是狼。
師:同學們真聰明,所以老山羊說:“你不像狗,倒很像狼”狼聽了這句話又是怎么做的呢?
C組:
生:我們想給大家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我讀狼,這一次狼還是說騙人的話,也應該帶著假惺惺的語氣讀。(讀)
生:我讀羊,老山羊的話應該堅定一些,我倆給大家分角色讀一讀。(讀)
生:我想提個問題,狼為什么要半閉著眼睛?
生:因為狼的眼里有兇光,它怕老山羊看到。
師:剛才X同學讀大灰狼討好的語氣老師覺得還差了一點,同學們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這只掉進陷阱的大灰狼,老師就是那只次、聰明的老山羊,你會對我說些什么討好的話。如果說的好,我會考慮你上來。
生:親愛的老山羊,如果你救了我,我會把全世界都給你。
師:吹牛,不救。
生:老山羊,如果你救了我,我會把家里所有好吃的東西蛋糕、糖、蘋果都送給你吃。
師:我老山羊只吃青草,不稀罕你那些破玩藝,不救。
生:老山羊,我家有一塊漂亮的紅寶石,如果你救我上去,我就把它送給你。
師:我最喜歡寶石了,別著急,一會兒我救你。
生:我有一塊寶地,那里有很多鮮嫩的青草,那青草吃完就長,如果你帶我出去我就帶你去。
師:真有這樣的寶地嗎?我現在就救你。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同學們帶著這種討好的語氣讀讀大灰狼的話。
生:我還能背誦,我給大家試一試。
師:你值得大家學習,同學們夸夸他。
生:嘿,嘿,你真行,我比你還行。
師:同學們學得這么好,老師提議你們男女生進行一次比賽,怎么樣?男生讀狼,女生讀羊,老師讀旁白。看誰讀得最好!
師:(評價)男生讀的不錯,女生讀的更好。
師:大灰狼見老山羊還不上當,心生一計,又想出了一個可笑的鬼主意,是什么呢?
D組:
生:我組想背一背的方式匯報。
生:背狼的話。背老山羊的話,背旁白。
生:我還想給大家表演搖尾巴的動作。
師:看,他表演得多買力呀,看來這搖尾巴的差事對于不會搖尾巴的人太難了。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文中的大灰狼是怎樣搖尾巴的?
(課件:大灰狼搖尾巴把土都掃起來)
師:如果你是老山羊,我就是這只搖尾巴的狼,看到此情此景,你們想對我說什么?
生:大灰狼,你太可恨了,這大好時光我還不如回家吃睡覺呢?
生:這可狠的大灰狼,鬧得我肚子咕咕叫,我得回家吃飯去了。
師:同學們真棒,那么,就請同學們帶著剛才指責大灰狼的語氣讀讀老山羊的話。(生讀)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出色,這是大灰狼再也裝不下去了,情不自禁地露出本來面目,哪組愿意接著說。
E組:
生:我們組想用表演的形式來匯報。
生:我先給同學們表演一下大灰狼的動作,請同學們跟我學(做動作)謝謝同學們的表揚。
師:我們分角色表演一下(表演最后一次對話)。
師:我是動物園的小記者,剛才你表演的真出色。我想采訪一下,此時,你一邊走一邊在想什么呢?
生:唉!好險啊,如果我不認真觀察,把它救上來,它一定會吃了我,那不就成了東郭先生了嗎?我真聰明!
師:同學們,假如你也是這只正在走開的老山羊,你會想些什么呢?
生:如果我不認真識別,還以為它是一只馴良的狗呢?
生:狼怎么狡猾怎么裝也不像狗,狼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生:哎呀,幸虧我及時識破了這只狡猾的狼,不然我會被吃掉的。
師:同學們的想像力真豐富,這篇課本劇很有意義,你們想不想連起來演一演。(想)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演一演這個課本劇,老師選出最好的一組,評為劇團小演員。
師:同學們學得太棒了,為了表達心意,老師獎勵同學們一首兒歌,想聽嗎?(想)
(投影出示,生拍手配合)
有只掉進陷阱里的狼
遇到善良的老山羊
狼說自己是條狗
還說自己心善良
老山羊 不上當
識破狼的壞心腸
狼的下場怎么樣
大家好好想一想
師:同學們,你們想出來了嗎?
生:狼被獵人打死了。
生:小動物聽老山羊說狼掉進陷阱里了,每人拿了一塊石頭,把大灰狼打死了。
生:獵人打死大灰狼之后抬回家,煮著吃了。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討厭狡猾的大灰狼,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多,他們的本性不改變的,我們要像老山羊一樣,高度警惕,認真觀察,仔細思考,識破狼的陰謀詭計,相信我們的同學會比老山羊更加聰明,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