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精選17篇)
《三打白骨精》 篇1
《三打白骨精》教學設(shè)計一
作者:佚名 轉(zhuǎn)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120
蘇教版第8課《三打白骨精》教學設(shè)計一
一、 揭題引趣。
1.簡介《西游記》。
2.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學們想學嗎?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
①讀準生字字音,并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口頭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讀后檢查。(略)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幾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點段”分段法)
2.分段討論:
可以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種分法:三次怒打獨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讀第二段。
孫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學習第一次怒打。
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
1.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2.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jīng)過的句子,劃出有關(guān)“打”的動詞。(嗅、凝視、吆喝、舉、打、識破、追趕)
說說“以”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3.齊讀寫唐僧的句子,從“責怪”一詞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點?
4.課文寫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寫的:一寫白骨精;二寫孫悟空;三寫唐僧。主要寫孫悟空。
5.按三步給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層。指名三人各讀一層。
6.簡要說說孫悟空—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7.總結(jié)學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③ 分層次一按三步分三層。
④ 說經(jīng)過—簡要說說打的經(jīng)過。
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內(nèi)容下節(jié)課再學習。
五、作業(yè) 。
1.完成作業(yè) 題1、2、3。
2.熟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徒弟、詭計、妖怪、金箍棒、識破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回顧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三、四段。
(1)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來。
(2)給三、四段劃分層次。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別讀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語句),讀后評價。
3.分四人小組輪讀第四自然段。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
4.指名三人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評價,老師點撥。
5.根據(jù)課后第2題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語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邊讀邊填寫下表:
┌————┬———————┬——————┬—————┐
│ │孫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擋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據(jù)上面的語句討論:
(1)讀讀寫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變化和逃跑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樣的? (詭計多端、善于變化)聯(lián)系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2)讀讀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思想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火眼金睛善于識破妖計敢于斗爭具有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3)讀讀唐僧阻擋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說的“人以悲慈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話錯在哪里? (本來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店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不應(yīng)該對敵人講慈悲。)
(4)三次寫法不同有什么好處?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xiàn)孫悟空善于識破妖計、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的弱點;同時這樣寫避免了語句的重復,把故事推向高潮,.為唐僧最后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作了鋪墊。
三、學習第五段。唐僧不但認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孫悟空怎樣了?齊讀課文最后—段。
四、作業(yè) 。
1.作業(yè) 本5、6題。
2.讀熟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回答課文第1題的幾個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按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性命索性慈悲詭計多端騰空而去毛發(fā)直豎
二、指名讀課文(5人每人一段)
讀后回答課后題1的3個小題目。
三、按照課后第3題的提示,簡要地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1.復述“—打”經(jīng)過。
①復述的要求:
(1)內(nèi)容正確,不丟主要內(nèi)容
妖怪想吃唐僧,變成村姑。
一打:悟空識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責怪悟空。
②語言簡潔(說得具體在這兒不作要求)。
③語句通順,用詞得當。
學生試著復述。師生評議。
2.復述“二打”經(jīng)過。
3.復述“三打”經(jīng)過。
四、作業(yè) 。
1.熟讀全文。
2.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wǎng)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guān)鍵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一、該課表現(xiàn)突出的幾方面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呂老師這節(jié)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詞句不同這一文章特色。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機會。呂老師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打?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lǐng)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呂老師先讓學生談?wù)勛约旱捏w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并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復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引導學生比較“三打”,并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nèi)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后,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nèi)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像老師一樣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課最大的遺憾就是參與的學生太少。是否在自學課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打”進行自由組合,開展小組學習,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讀讀、說說、議議,保證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然后由小組匯報的形式,師生共同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這樣教學,或許在具體交流時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保證預設(shè)教學目標的達成。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wǎng)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guān)鍵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課堂實錄及簡析
一、談話揭題
師:孫悟空的故事廣為流傳,你知道哪些關(guān)于孫悟空的故事?
生1:我知道“火燒盤絲洞的故事”。
生2:我知道“大鬧天宮”。
師:你最棒,知道用話筒說。
生3:“三借芭蕉扇”
……
師:孫悟空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們就學習非常有名的一則,“三打白骨精”。
[課件出示課題,指導“悟”的讀音。齊讀課題。]
二、初讀初感
師:知道這個故事是根據(jù)哪一部古典小說改編的嗎?
生:這個故事是根據(jù)明朝吳承恩的《西游記》改編的。
師:說的好。連作者也說出來了。
師:它就是根據(jù)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編的。這個故事你熟悉嗎?我還沒上你怎么熟悉的?
生:看電視、動畫片、原著……
師:調(diào)查一下,看過或聽過這個故事兩遍以上的請舉手。那我們今天學習有新的體會,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好不好?
師:打開語文書146面,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有沒有疑問、敬佩、憎恨、氣憤、同情……
或者其他的感受。
生響亮的自由讀文。
師:都讀完了,咱們步調(diào)真一致。來說說你們的感受。
生:我非常憎恨唐僧,因為他不認識妖怪,冤枉孫悟空。
師:你有不同意見,是嗎?
生:唐僧只是認不出妖怪,錯怪了孫悟空。、
生:我同情孫悟空,他打妖怪,還被師傅責怪。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他騙了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
師:用心險惡!
生:我敬佩孫悟空,不管唐僧怎么責怪,還是要打妖怪。
師:認為對的就堅持。
生:我敬佩白骨精,他兩次沒把孫悟空趕走,也不泄氣!
師:可是白骨精是在干壞事,堅持下去能行嗎?
看來同學們感受很多。
三、再讀梳理
師: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用三這個數(shù)字,事不過三、三顧茅廬……快到課文找找,有沒有三的。
生:我找到白骨精第一次變成村姑,第二次變成老太婆,第三次變成老頭。白骨精三騙唐僧!
[師板書:白骨精三騙]
生:還想到孫悟空三次打妖怪!
[師板書孫悟空三打]
生:白骨精三跑、唐僧三罵、
[師板書唐僧三攔]
師:你們能不能用箭頭把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表示出來?
指名板演,并說明理由。
生一:唐僧三攔,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師:對他剛才說的有沒有意見?
生:是孫悟空三打,唐僧才三攔的!
四、品讀深入
師:說的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說。那我們先來研究白骨精這個人物。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么描寫白骨精的?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白骨精詭計多端。
師:這個計指的是什么計?
生:指的是計謀
生:三十六計
師:詭計是什么計?
生:惡毒的、壞人的計……
師:到課文找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計?
生:白骨精變化成人形,來騙唐僧。
生:白骨精三變是為了趕跑唐僧。挑撥離間!
師:白骨精把這個計用來對付的是好人還是壞人?它為什么要變成村姑?
生:是為了唐僧不起疑心。
生:是為了迷惑唐僧。
生:它是為了接近唐僧趁機吃他。
生:它是用了美人計。
生:它是用了苦肉計,變成老頭,被打死。
師:剛才我們研究的是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詭計,你覺得這對研究孫悟空有什么好處呢?
生:可以更能顯示出孫悟空的正義。
生:從白骨精的壞可以襯托孫悟空的好。
師:總而言之,從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襯托孫悟空的特征。現(xiàn)在我們來正面接觸孫悟空。對孫悟空的描寫在哪一段?選擇最能顯示孫悟空特征的句子,把它讀好。
[生自由練讀]
師:你讀哪段?
[指名讀。]
生評:她讀的很流利,讀出了重點詞,一嗅,一視……
師:那我們再來讀讀。怎么把孫悟空的特點讀出來?
[指名讀]、
生評:他把妖怪讀的特別響亮。
師:是重音。
[生齊讀]
師:還有沒有別的句子。
[生再讀第二句]
師:讀的響亮到底好不好?為什么讀的響?自己試試。一讀就明白!
生:他很急;他兇;很厲害……
[指名多人讀,互評。]
師:他讀的不但響,還怎么樣?
生:讀出了打的氣氛。
[反復練讀]
[交流讀第三句話,練讀,促進]
五、延伸擴展
師:剛才通過讀課文中的句子,很好的讀出了孫悟空的人物特征。除了讀,我們還可以想,想一想,他們的內(nèi)心活動,猜一猜,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呢?拿出作業(yè)紙,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人物,寫出他的內(nèi)心獨白。
[生想象寫話三分鐘、交流體會各個角色的內(nèi)心獨白。]
簡評:
這是一堂很精彩的課。
眾觀整堂課的架構(gòu),整個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談話揭題——初讀初感——再讀梳理——品讀深入——延伸擴展。
基于本文的特殊背景,教師引導從文本的大環(huán)境入手,孫悟空的故事廣為流傳,以學生所了解的故事為基點切入,又使學生了解了必要的知識,吳承恩和他的《西游記》。這個大的文本環(huán)境,在學習時起了主導的作用,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及其中的不同角色。
初讀課文時,為了幫助學生良好地表達閱讀感受,教師給出了合適的詞語,解決想說說不出來的難題,匠心獨具。經(jīng)過這樣的指導,再學別的課文,學生就可以學有所感,很好的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對于這個復雜的故事,從哪個角度入手進行梳理呢?“三”這一關(guān)鍵詞,老師抓的準,扎的深。圍繞這個“三”,(白骨精三騙、孫悟空三打、唐僧三攔)清晰明確的概括了課文的框架。使學生從大處著眼文本,理解文本。并時刻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個性化的認知。
如何深入文本?朗讀訓練點如何落實?正如專家所點評的:教師的情感讓人感動。始終以自己的情感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人敬佩的語言,她不僅風趣、幽默、干練、到位,而且作用相當大。她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顯示了較好的教育機智。以情一步步的推動了課文的品讀深入。并不急于從主要人物孫悟空入手,而是從另一個獨特的視覺,先研究白骨精的詭計多端,以它的壞來襯托孫悟空的正義。以情感來推動閱讀,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開展閱讀。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在這里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找出最能體現(xiàn)孫悟空特點的句子,進行品讀。在不知不覺中,在學生練讀與品評中,在教師情感的推動中,將朗讀訓練升上高潮。讀出情感,讀出情境氣氛,讀出人物性格特征……
當學生讀的津津有味時,如何升華?教師給出了一個適合的主題,想一想,各個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角色,想象描寫它的內(nèi)心獨白。不只為讀而讀,為寫而寫,使情還可以升,訓練可以遷移,(讀到寫)真正走進文本,高于文本。達到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小學教學設(shè)計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wǎng)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guān)鍵字搜索!
《三打白骨精》 篇2
一、激情導入
1.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文學歷史河流中,明清小說就是一朵亮麗的奇葩。(板書:小說)
說到小說,我們不得不說說四大名著。板書:( 名著《西游記》)
2、你的腦海中一定會出現(xiàn)誰,你喜歡誰——出示豬八戒圖片。
3.孫悟空的圖片,聊聊他,火眼金睛。
4.出示白骨精圖片。板書:白骨精
取經(jīng)路上還有哪些妖精?
5.這么多人物,(板書:人物。)必然會發(fā)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節(jié)。(板書:情節(jié))。
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就是——環(huán)境。(板書:環(huán)境)。揭示:(小說三要素)。
6.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三打白骨精》,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一聊:故事的環(huán)境
1.指名讀課文中的
“一天……”
2.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讀一讀。
師:和原文對比,什么感受?
3、齊讀。
四、二聊:故事的情節(jié)
(一).聊一聊起因
1、(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指名讀(出示段落),指導朗讀。
(2)出示白骨精動畫,說一說白骨精的表現(xiàn)。
(3)指導朗讀:師:自言自語是怎么說?生:自己跟自己說
師:那你再試一遍。
2。師:說時遲,那時快,白骨精開始變了,一共變了幾次?(板書:三變)
(二)聊一聊三變.
1、第一變
(1)讀相關(guān)段落“這時,悟空從南山回來……”
(2)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村姑?(美貌)
(3)可以用哪些詞語形容?
(4)看原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出示原著,指名讀,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5)李卓戊在此處批了一個字——妙,妙在哪兒呢?這美下面藏的是——惡。
2、.第二變
(1)指名讀相關(guān)段落。
(2)出示文字,再好好讀讀,這一變妙在哪兒?
(3)指導朗讀:試著讀一讀,讓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八旬老人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4)這哭里藏著的便是——惡, 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
3、.第三變
(1)生自由讀
(2)出示原著里的一段描述:手拄龍頭拐,身穿鶴氅輕。數(shù)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jīng)。
(3)這一段描寫妙在哪里?
4.小結(jié):看順序,為什么這樣變?
5.(1)出示歇后語
白骨精開口——
白骨精送飯——
白骨精的飯食——
白骨精騙唐僧——
(三).聊一聊三“打”
1、指名讀三打的段落。
2、出示提煉出的三次打:
3、為什么這三次打得不一樣?
4、這三打打得怎么樣?生分三組讀三次打。
(四).聊一聊三“責”
唐僧是怎么樣看的呢?生讀相關(guān)文字
五、強調(diào)反復敘事
1、這個故事里有三變,有三打,有三責。你讀著覺得重復嗎為什么
2、板書反復敘事。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寫作時反復敘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3、西游記中用到“三”的還有——,《三國演義》中還有——
4、替換游戲:出示三打白骨精的結(jié)構(gòu)圖表,把白骨精替換成被別的妖精, 比如換成紅孩兒,說說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5、小結(jié):整本書都像這個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復敘事。
六.拓展延伸:
1、出示人們閱讀《西游記》后的感受
2、播放《敢問路在何方》:愿《西游記》陪伴我們快樂成長!
《三打白骨精》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領(lǐng)悟?qū)O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走近名著
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你知道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嗎?(連線)
《紅樓夢》 羅貫中 宋江 三打白骨精
《三國演義》 吳承恩 劉姥姥 三打祝家莊
《水滸傳》 曹雪芹 諸葛亮 三進大觀園
《西游記》 施耐庵 孫悟空 三氣周瑜。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被人們稱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記》是中國明代長篇神話小說。全書100回。今天我們所學的《三打白骨精》選自《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賞讀故事的同時,我們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筆下的個性鮮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準確的語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說說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去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一天 ,地點 一座高山中,人物 唐僧師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 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經(jīng)過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結(jié)果 白骨精被打死 。
2、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 )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3、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用三這個數(shù)字,事不過三、三顧茅廬……快到課文中找找,有沒有和三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師板書:白骨精三變 孫悟空三打 ]
4、小結(jié):這是文學上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手法。這樣敘述,使故事情
節(jié)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三、精讀課文
(一)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到課文中找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計?(美人計),(苦肉計)、(連環(huán)計)。
2、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勝(非常)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說的丑惡的內(nèi)心。真是居心險惡啊。這分明是美人計。
“山坡上閃出一個……哭著走來”“閃”代表了一個敏捷、很突然的動作的,一個年滿八旬且拄著拐杖的老婦人能做出這樣的動作,分明就是妖精變的!她的行為與常人不同。變成這副模樣用的是“苦肉計”也想讓唐僧哭,可憐呢。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
妖精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這確實是連環(huán)計。
后人也發(fā)現(xiàn)了妖精無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語的形式,把這妖精的不可言說出來了(課件顯示歇后語的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開口——不講人話。師:張嘴閉嘴都想吃唐僧肉,這哪叫人話呀?白骨精送飯——虛情假意。白骨精的飯食——碰都不要碰。白骨精騙唐僧——沒安好心。白骨精騙唐僧——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白骨精三變——詭計多端。
我們不僅看出妖精每一次變化的精明,也看出幾次的先后順序的精心策劃。我看,這哪是變,分明是騙!所以,三變就是三騙!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這家伙的的確確成“精”了(點題)。你說,這樣“無心向善”的妖精該不該打?生:該打,狠狠地打!
4、說說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點。(貪婪、狡猾、詭計多端)
其實,不僅從三次描寫白骨精變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實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shù)脫了身,丟了……”
著重體會“扔、丟”兩詞,體會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還故意留下假象,欺騙唐僧,體現(xiàn)它的狡猾。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詭計,你覺得這對研究孫悟空有什么好處呢?(從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襯托孫悟空的特征。現(xiàn)在我們來正面接觸孫悟空。)
師過渡:下面我們就走近孫悟空,感受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動人場景。
(二)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句子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一打)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傅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担@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師:下面,我們再提煉打的三個動作。(劈臉一棒;當頭一棒;掄起一棒。)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來,沒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臉一棒。第二次老婦人矮,所以就當頭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掄起一棒。孫悟空在這三打的態(tài)度上你發(fā)現(xiàn)什么變化沒有?(一打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
3、細細得再讀讀這幾個句子,你感受到孫悟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機智、勇敢、堅定、本領(lǐng)高強)
小結(jié):正因為這三變不一樣,這三打不一樣,人物的形象愈加豐滿,作者的描寫引人入勝,所以,雖然課文情節(jié)類似,但是我們卻不覺得重復,反而感覺十分精彩,真是神來之筆!
(三)追溯兩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過渡:孫悟空見妖精當頭就打,這引起了唐僧的極大不滿。請你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但不可再行兇了。”
3、交流感受
著重交流:“責怪、這才有些、一口氣、喝道、胡說、無奈”體現(xiàn)唐僧為人善良,也體現(xiàn)出他愚鈍。
(四)感受豬八戒的性格
1、同學們,故事還向我們描述了另外一個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讒,奪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
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lǐng),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讓我們一起來大聲誦讀吧!(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齊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jīng)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wù)盡 天下太平
五、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鬧天宮;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六、我讀書 我快樂
課后閱讀《西游記》
板書設(shè)計:
白骨精 (變) 貪婪狡猾 詭計多端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 (打)
機智勇敢 堅定不移
唐 僧 (責) 心地善良
《三打白骨精》 篇4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饑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饑。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xiàn)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xù)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shù)脫了身,丟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么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么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兇了。”悟空忙點頭答應(yīng),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xù)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福@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竇桂梅:《三打白骨精》課堂實錄
一、導入
1.明清小說,板書:小說
說說四大名著,板書:《西游記》
你的腦海中一定會出現(xiàn)誰——
2.視頻:豬八戒。師介紹豬八戒的自我評價。
3.孫悟空的圖片,聊聊他,火眼金睛。視頻。
4.這是誰啊?板書:白骨精
取經(jīng)路上還有哪些妖精?出示妖精的名字。(學生激qing高漲談起妖精的特點)
5.這么多人物,(板書:人物。)必然會發(fā)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節(jié)。板書:情節(jié)。
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就是——環(huán)境。板書:環(huán)境。
6.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課文《三打白骨精》,讀題。
二、整體感知
1.出示報告單,(小說三要素,中心和自己的對課文的見解)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述說)
三、環(huán)境
1.指名讀課文中的“唐僧師徒四人……”
2.自讀,有什么感受。
3.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讀一讀。
師:什么感受?
生:蛇很度很長,害怕
生:山勢險峻,令人毛骨悚然。
生讀
4.師:這樣的環(huán)境,一定會有——妖怪。
有妖怪,必定會發(fā)生——故事
四、情節(jié)
1.聊一聊起因
指名讀
(出示段落)
師:自言自語是怎么說?
生:自己跟自己說
師:那你再試一遍。
生:讀
師:自言自語是跟自己說,你這樣說都讓別的妖精聽見了。
生:再讀
師: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心里頭那高興啊,那叫——不勝歡喜。
勝和我們平常的“勝”一樣嗎?
(出示視頻)
師:誰來自言自語地說一說
生:讀
2.師:說時遲,那時快,白骨精開始變了,一共變了幾次?(板書:三變)愿意聊哪次都行。
3.第一次
生:讀相關(guān)段落“這時,悟空從南山回來……”
師: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村姑?(美貌)
六年級的同學,要說美貌的詞,是一個接著一個。那還不行,你們知道的詞和文中的美貌還不夠
(出示視頻)
師:怎么樣?
生:閉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師:看原文中是怎樣描述的。
生讀
師:李卓戊在此處批了一個字——妙
妙在哪兒呢?
生:常人看不出這女子的美。
師:這美下面藏的是——惡。
師:把感受送進去再讀
生:一生讀
師:這美中藏的是什么?
生:兇惡
生:她變成村姑送齋飯。
4.第二變
生:讀
師:出示文字,再好好讀讀,這一變妙在哪兒?
生:變成老婦人,找女兒。
師:見到過八旬的老婦人嗎?
生:拄著拐杖,顫顫巍巍
師:那變成老婦人是為了——
生:讓我們產(chǎn)生惻隱之心
師:試著讀一讀,讓我們看到一個八旬老人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生:讀
師:這哭里藏著的便是——惡,藏的是——刀
想到了一個成語
生:笑里藏刀
師:現(xiàn)在是哭
生:哭里藏刀
5.第三變
生自由讀
師:原著里有一段描述
生:讀
師:這是誰做的?
生:出家人
師:誦的是什么?
生讀
師:一個字,念的是——善
變成了和唐僧是——同道中人(學生談起這進唐僧的意見)
6.小結(jié)
師:一共變了三次,妙不可言。你們真了不起,把這不可言的東西都說了出來。
看順序,為什么這樣變?
生:一變是美人計,二變變成了找女兒的老婆婆,是苦肉計。三變變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讓他趕走孫悟空,這是——離間計。
師:而且一計接著一計,這叫——
生:連環(huán)計
7.出示歇后語
白骨精開口——
白骨精送飯——
白骨精的飯食——
白骨精騙唐僧——
……
8.小結(jié):板書:有意作惡。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變一次,就得打一次,變兩次,打兩次,變?nèi)危痛蛉巍R堰@里的惡——打死。
9.聊一聊“打”
生讀三次打的相關(guān)文字
出示提煉出的三次打:
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
……
……
師:為什么這三次打得不一樣?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來,沒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臉一棒。
第二次老婦人矮,所以就當頭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掄起一棒。
師:你們知道金箍棒多重?
讀讀原文中關(guān)于金箍棒的描述
師:打得怎么樣?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
生分三組讀三次打。
10.師:唐僧是怎么樣看的呢?
生讀相關(guān)文字
出示視頻,看第三次打后的責難
出示“唐僧轉(zhuǎn)回身不睬,口里……不受你歹人的禮”板書:無心向善
讀一讀
11.師:看,這個故事里有三變,有三打,有三責。你讀著覺得重復嗎為什么
生:因為三變,變的內(nèi)容不一樣
師:三變的內(nèi)容不一樣,三打、三責的內(nèi)容一樣嗎?
師:而且,這三次中間有聯(lián)系嗎?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為了反復抒情。所以,課文這樣寫是為了
生:反復敘事。
師:板書。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寫作時反復敘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師:西游記中用到“三”的還有——
12、報告單
出示報告單上半部分。
如果把白骨精替換成被別的妖精,你也可以發(fā)現(xiàn)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比如換成紅孩兒,說說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師: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像這樣,找到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整本書都像這個故事,都可以看成是——反復敘事。
13一路上遇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作者為什么要那么寫?
生:表現(xiàn)取經(jīng)的艱辛。
生:表現(xiàn)社會的腐敗
師:相信到了初中,你對這方面的思考會更深刻。
師:他們到了那么多國家,不管到哪兒,要突顯他們的——決心和毅力
我們才發(fā)現(xiàn),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都是為了誰服務(wù)——人物
五、聊人物
生自由聊一聊
1.聊唐僧和悟空
生讀相關(guān)文字
師:他給孫悟空留下商量的余地嗎?那該怎樣讀?
生讀
采訪唐僧:
山勢險峻……你就沒有想到會有妖精出現(xiàn),要吃你?
你說孫悟空無心向善,那在你心中的“善”是什么?
學生小組聊
交流
找一個男唐僧
生:這險峻的山中,肯定有妖精你為什么不相信孫悟空呢
生:我相信世上還是善多
評價有沒有其他想法。
為什么看不到孫的善
師傅他錯了嗎?他還是這樣對你,你為什么還要打?
他是我?guī)煾怠K难⒋蜓俏业奶旆?/p>
為什么師傅念緊箍咒,你還要苦苦哀求?
生:當年是他舊我出來
師:孫悟空不但有情也有意
出示錄象。配樂
安慰安慰悟空,勸勸唐僧吧!
生:你是肉身,看不出妖精
師:矛盾沖突就出來了,如果沒有矛盾沖突,你愿意看嗎?
對,有了矛盾沖突,才會有人物鮮明的性格,引人入勝。
2.聊八戒
讀課文中的一句話
師:八戒貪吃,還貪——
出示原著中的一段:胃口大,讀
出示原著中一打后八戒的表現(xiàn):讀
3.出示人們閱讀《西游記》后的感受
《三打白骨精》 篇5
教學目標:
1、感悟?qū)O悟空的機智,白骨精的狡詐及唐僧的糊涂。
2、學習抓住細節(jié),聯(lián)系人物的表現(xiàn),再把前后情節(jié)貫穿起來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這節(jié)課徐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指讀)《三打白骨精》。
這是《西游記》里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孫悟空 白骨精 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孫悟空)
在這些人物身上發(fā)生了驚險有趣的故事,導引:
白骨精一變村姑,二變老婦人,三變老公公,目的是(一個字:騙)唐僧?孫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攔孫悟空。
[板書] 村姑 老婦人 老公公
孫悟空(打)→白骨精(騙)→唐僧(攔)→孫悟空
2、這就是故事情節(jié)。文章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一看。
二、主塊: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節(jié))
我們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請自由讀2-4小節(jié),認真地讀,用心地讀,你對(孫悟空、白骨精、唐僧)這三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一說。
1、孫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節(jié)。
你對悟空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本領(lǐng)高強、救師心切)
2、師:悟空認出白骨精,舉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臉一棒,你看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這就叫——猛打。
3、讀第3節(jié),讀得不錯,給我們再次展現(xiàn)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畫面,但聽起來有些溫柔,缺少氣勢。怎么才能有更深的體會呢?徐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方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第2節(jié)白骨精出場的畫面來體會。
出示第2節(jié)。個別讀。你對白骨精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xiàn)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狡詐]
△ 請學生不勝歡喜地說一說。
△ 為什么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豬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詐,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識破,情況十分緊急,救師心切的悟空當然要猛打!
再來讀第3節(jié)。讀得快些,表現(xiàn)情況緊急。
學生試讀,師示范。
5、妖精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為什么還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給迷惑了。聽老師讀第4小節(jié)
(讀時去掉“有些”)。引導比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還有點懷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干嘛不直接告訴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實說話。)
(二)讀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機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還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來啦!
1、個別(2生分別讀)讀5-6節(jié)。二打白骨精。
2、說說孫悟空二打白骨精。
為什么“也不說話”?(急打)(聯(lián)系白骨精的表現(xiàn),和一打的情節(jié)來說一說為什么要打得這么急?
△ 如果學生講不到“閃”,師追問,請再讀讀白骨精出現(xiàn)的情節(jié),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破綻?悟空火眼金睛,馬上識破了破綻,所以要急打)
聯(lián)系前面(山坡上閃[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兇殘。當然也露出一個破綻]]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年齡大,找女兒,進一步欺騙有有菩薩心腸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責怪了悟空,何況這樣一位老婦人呢?)
聯(lián)系一打白骨精來說一說。(唐僧已經(jīng)扯住悟空,責怪,有些相信,說也白說,還不如先斬后奏。
如果說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這兒的急打是急中有準備,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這一打,真的打壞了,驚得唐僧從馬上摔下來;這一打,打深了唐僧師徒的矛盾。
讀第6節(jié),要理解唐僧師徒的矛盾沖突,關(guān)鍵要扣住什么理解?(人物的對話)
教師出示:
《三打白骨精》 篇6
《三打白骨精》教學設(shè)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孫悟空堅定、機智和勇敢的品質(zhì)。
3、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掌握閱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
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寫,體會悟空的性格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布置學生課外閱讀《西游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學生思考回答)
2、為了降妖除魔,掃清取經(jīng)路上的障礙,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爭的情形又有什么時候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八課《三打白骨精》。(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
模塊一:學習第一次斗爭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描寫第一次斗爭的段落,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詞句,然后交流。
2、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出示下列投影片:
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3、引導學生閱讀投影片上的內(nèi)容,看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組展開討論。
4、交流匯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5、總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到了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現(xiàn)在大家來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來體會的呢?
(學生概括學習方法,教師板書:閱讀課文——畫出句子——品析詞語——體會性格)
模塊二: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斗爭
1、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這種方法來試試,看看從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爭中,你們能體會到他們的哪些特點。
2、各組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部分內(nèi)容來體會。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
先挑選一個小組的同學來交流,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4、小練筆。
在第三次斗爭中,課文沒有寫到唐僧的表現(xiàn)。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他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表達出來。
(學生自主動手練習,然后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模塊三:練習復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lǐng)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nèi)講故事,可采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總結(jié)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lǐng),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
為了表揚同學們在課堂上的優(yōu)異表現(xiàn),老師要獎勵同學們一組詞語,讓我們一起來大聲誦讀吧!
(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齊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jīng)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wù)盡 天下太平
附:板書設(shè)計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機智、勇敢、堅定(本領(lǐng)高強、機智勇敢)
唐 僧:心地善良
白骨精:狡猾善變(詭計多端)
閱讀課文——畫出句子——品析詞語——體會性格
《三打白骨精》 篇7
教學目標:
1、感悟?qū)O悟空的機智,白骨精的狡詐及唐僧的糊涂。
2、學習抓住細節(jié),聯(lián)系人物的表現(xiàn),再把前后情節(jié)貫穿起來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這節(jié)課徐老師與大家一起學習(指讀)《三打白骨精》。
這是《西游記》里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有孫悟空白骨精唐僧,最主要的人物(孫悟空)
在這些人物身上發(fā)生了驚險有趣的故事,導引:
白骨精一變村姑,二變老婦人,三變老公公,目的是(一個字:騙)唐僧?孫悟空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三攔孫悟空。
[板書]村姑老婦人老公公
孫悟空(打)→白骨精(騙)→唐僧(攔)→孫悟空
2、這就是故事情節(jié)。文章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一看。
二、主塊:
(一)一打白骨精:(出示2-4節(jié))
我們先看悟空一打白骨精。請自由讀2—4小節(jié),認真地讀,用心地讀,你對(孫悟空、白骨精、唐僧)這三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一說。
1、孫悟空一打白骨精是怎么打的?
出示第3小節(jié)。
你對悟空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本領(lǐng)高強、救師心切)
2、師:悟空認出白骨精,舉棒就打;唐僧扯住悟空,他又是劈臉一棒,你看這一打,打得快不快?猛不猛?這就叫——猛打。
3、讀第3節(jié),讀得不錯,給我們再次展現(xiàn)了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畫面,但聽起來有些溫柔,缺少氣勢。怎么才能有更深的體會呢?徐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方法,我們可以聯(lián)系第2節(jié)白骨精出場的畫面來體會。
出示第2節(jié)。個別讀。你對白骨精這個人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xiàn)了[有些手段]。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露出了吃人的妖精本性]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狡詐]
△請學生不勝歡喜地說一說。
△為什么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而不是豬八戒和沙僧?
4、白骨精如此歹毒,如此狡詐,但都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識破,情況十分緊急,救師心切的'悟空當然要猛打!
再來讀第3節(jié)。讀得快些,表現(xiàn)情況緊急。
學生試讀,師示范。
5、妖精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為什么還要扔下一具假尸首?(迷惑唐僧),你看,人妖不分的唐僧真的給迷惑了。聽老師讀第4小節(jié)
(讀時去掉“有些”)。引導比較“有些相信”和“相信”(有些相信即還有點懷疑。)
你看悟空是怎么做的?(悟空打開罐子,從里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么齋飯。)(干嘛不直接告訴唐僧村姑是妖精呢?用事實說話。)
(二)讀二打白骨精
你看,悟空是多么機智啊,但是,肉眼凡胎的唐僧還是半信半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白骨精又來啦!
1、個別(2生分別讀)讀5—6節(jié)。二打白骨精。
2、說說孫悟空二打白骨精。
為什么“也不說話”?(急打)(聯(lián)系白骨精的表現(xiàn),和一打的情節(jié)來說一說為什么要打得這么急?
△如果學生講不到“閃”,師追問,請再讀讀白骨精出現(xiàn)的情節(jié),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破綻?悟空火眼金睛,馬上識破了破綻,所以要急打)
聯(lián)系前面(山坡上閃[敏捷,急切地想吃唐僧肉,兇殘。當然也露出一個破綻]]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年齡大,找女兒,進一步欺騙有有菩薩心腸的唐僧,前面打了村姑唐僧都責怪了悟空,何況這樣一位老婦人呢?)
聯(lián)系一打白骨精來說一說。(唐僧已經(jīng)扯住悟空,責怪,有些相信,說也白說,還不如先斬后奏。
如果說一打是猛打,那么二打就是急打。而這兒的急打是急中有準備,急中有智慧,急中有思想。)
4、但是這一打,真的打壞了,驚得唐僧從馬上摔下來;這一打,打深了唐僧師徒的矛盾。
讀第6節(jié),要理解唐僧師徒的矛盾沖突,關(guān)鍵要扣住什么理解?(人物的對話)
《三打白骨精》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孫悟空堅定、機智和勇敢的品質(zhì)。
3、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掌握閱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寫,體會悟空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三”字成語知多少
一問
一而再,
,兩天曬網(wǎng)
,頂個諸葛亮
2、能填出來嗎?指答。
3、自己讀讀,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導入:今天就讓我們也來學習一篇和三有關(guān)的文章。齊讀課題。
5、師: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你還能找出課文中與“三”有關(guān)的描寫嗎?(三變、三打、三騙、三攔)找得越多越能干。
生:……
師板書。
二、趣讀三變、三打、三阻,感知人物形象。
1、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有關(guān)三變、三打、三阻的句子。(注意用上不同的記號),并體會對其中人物有何評價。(出示自讀要求)
2、師:一天。唐僧師徒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山林中不時騰起一團團妖霧。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白骨精搖身一變。(視頻)
師:請你們讀出自己劃的有關(guān)三變的句子。
指答
(1)白骨精的魔爪一次次地伸向唐僧,出現(xiàn)在唐僧面前的是——(讀句子)。
引讀
(2)師: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三個句子,說說自己對白骨精的評價。
師:請你們說說對白骨精的評價?(貪婪、狡詐、詭計多端)
(學生每講一個,教師可適當引導他說說理由。)
重點指導“詭計多端”。
4、過渡:在危急時刻,孫悟空一次次地挺身而出,擔當起除妖降魔、保護師傅的重任。
5、讀出孫悟空的“三打"
(1)讀讀“三打”。
(2)從這“三打”感受到什么?(機智、勇敢、堅定、疾惡如仇)
重點抓住“藏、走、迎、笑”理解。
相機指讀。
(3)再讀,同桌討論比較“三打”的異同。
(4)讓我們一起來看這斗智斗勇的“三打”。播放視頻。
(5)此時此刻,你想對悟空說——(屏顯)
(6)師:白骨精雖然狡詐,但卻逃不出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生“三變”“三打”配合讀。
過渡:這“三打”,打出了威風,打出了機智勇敢,打出了決心。同時也打出了師父的責難。(阻攔與責難)
指答。
6、讀出唐僧的“三責
生讀相關(guān)文字
(1)你是怎樣看待唐僧的呢?(迂腐、心慈手軟、糊涂無知、善良)
(2)指讀。
(3)當悟空為了師傅的安危,一次又一次地跟白骨精斗爭,而師傅卻一次又一次地責罵他,你們瞧,老師把“三打”和唐僧責難的語句放在一起,你們再讀讀,感受到什么?
(4)師: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書上只寫了兩次責難,第三次呢?看過原著的同學一定知道…… (屏顯“……”)
指答
(5)因為唐僧耳根太軟,即使悟空想出機智的辦法,還是難逃師父責難,最后竟然要與他脫離師徒關(guān)系。出示視頻,看第三次打后的責難。
(6)師:悟空眼中含著淚,心中默默對師傅說——
(7)因為師傅的一紙貶書,悟空不得不選擇離開,雖然離開,但悟空心中仍充滿著不忍和牽掛。但是我們相信,悟空一定會再回到師父身邊,保護他去西天取經(jīng)
三、總結(jié)課文
1.師:看,這個故事里有三變,有三打,有三責。你讀著覺得重復嗎?為什么?
生:因為三變,變的內(nèi)容不一樣
生:一次比一次深。
師:老子曾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正是這“三變”襯托出悟空的火眼金睛,本領(lǐng)非凡;正是這“三打”,打出了悟空的機智勇敢,疾惡如仇;正是這“三責”,表現(xiàn)了悟空的堅定與忠誠。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2、師: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
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這其中也不乏關(guān)于“三”的故事。你們想去了解嗎?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片尾曲)
《三打白骨精》 篇9
六年級下冊有篇新課文,題目是《三打白骨精》,選自《西游記》。對于這個故事,孩子們早就耳熟能詳。因為我班有不少學生非常活躍,很有些表現(xiàn)欲望。于是,我打算做個大膽的嘗試,讓學生來當一回老師。
隔天,我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時候,就把這個想法透露給了他們。不出我所料,孩子們歡呼雀躍,并表示要回去好好“備課”。我心里暗喜:嘿嘿,你們上當啦!“備課”,不正是我的目的嗎?
上課了,孩子們爭先恐后,搶著要當老師。出于一些考慮,我請了相對比較出色的課代表劉明奇上講臺。只見他拿了語文書和“教案”,像模像樣地走到了講臺前。他的背后,滿是艷羨的目光。我就坐在了他的座位上,又當起了學生。
“劉老師”清了清嗓子,開始上課。“同學們,你們看過《西游記》吧!有誰來說說,你對這本書的印象?”學生們高高舉手,爭著回答問題。嘿,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還真的像回事嘛!我暗暗翹起大拇指。接著是自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是學習生字詞,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看著他們有條有理的讀、討論、交流,如果不了解內(nèi)情的話,一定還以為我們學校新來了一個實習老師呢!真沒想到,三年的時間,我的教學方法全被這些小鬼偷去了!我不禁暗暗偷笑。
根據(jù)“劉老師”的設(shè)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他要求同學自由讀這一段,并討論: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之后,孩子們熱烈交流起來。有的說: “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有的說:“我知道唐僧肚子餓了,孫悟空幫他去摘果子吃。”有的說:“我知道這個地方非常荒涼。”我坐在下面,不禁也在自問:“我讀了這一段,我知道了些什么?”我也舉手了,孩子們都興奮地看著我,有的還賊溜溜地沖著我笑,我忽然也有點緊張。(這種感覺,在學生面前從未有過,真是怪哉!)經(jīng)“劉老師”允許,我站起來回答:“我感覺這一段中的‘山勢險峻,峰巖重疊’這兩個詞,除了交代了環(huán)境之外,還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暗示了接下來會有妖怪出現(xiàn),會有不尋常的事情發(fā)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我的話剛說完,教室里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孩子們沖著我翹起大拇指,還一個勁地說:“崔老師,崔同學真棒!”
……
哈哈,今天我讓學生過了把“老師癮”,而自己也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學生的思維思考了一回問題,這感覺,真“爽”!
《三打白骨精》 篇10
小時候,最不喜歡的一段《西游記》故事可能就是《三打白骨精》了。為什么?生氣。首先是生唐僧的氣,肉眼凡胎,是非不分,明明是孫悟空斬妖除魔,可是卻被唐僧屢次冤枉;其次是生豬八戒的氣,這個呆子為了一己之私,嫉賢妒能,一直在旁邊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尤其是最后,雖然打殺了白骨夫人,但是孫行者還是被師傅趕回了花果山。此時不僅悟空眼里含淚,就是我也是義憤填膺。直到長大了,才明白原來這正是作者行文妙絕之處,文似看山不喜平,情節(jié)作為小說三要素之一,在這里一波三折,達到了吸引讀者的眼球,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的作用。有學生問我,為什么要“三打”,“一打”不行嗎?一次成功不更能反映出悟空的本領(lǐng)高強嗎?其實不然,俗語說,紅花還要綠葉配,對手越強越能顯示出自己勝利后的偉大。妖怪除得越難,越能顯示孫悟空的本領(lǐng)。
和原文相比,文章做了以下幾處修改:第一,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被刪除了。環(huán)境描寫作為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對于渲染環(huán)境,烘托人物,表達感情起著很大的作用。原文中除了強調(diào)山勢的險峻之外,還有不少虎狼猛獸的描寫。我以為,刪除是需要的,但是不應(yīng)該刪除這么多,最好把猛獸這一段補上。假如有了這些惡劣環(huán)境的襯托,那么妖怪的出現(xiàn)就更順理成章了。山高嶺峻,虎狼橫行,孤女一家獨身而行,就算不用“火眼金睛”,也會感覺不正常。第二,對于妖怪變幻而成的村姑外貌的美進行了較大的刪減,或許編者以為這里有“色誘”之嫌,因此略用“春秋筆法”,連帶著把八戒的丑態(tài)也一并勾銷。其實,我相信六年級的孩子能夠區(qū)分出善惡與美丑。外表的美艷或許正掩蓋著丑陋的內(nèi)心,就像文章里的白骨精一樣。第三,刪除了三打過程中豬八戒的“惡劣”表現(xiàn)。孫悟空被趕其實和八戒的關(guān)系更大。正是因為豬八戒這等小人屢進讒言,孫行者才最終被師傅趕走。第四,修改了故事的結(jié)局,或者說斬斷了故事的結(jié)局,白骨夫人被殺并非最后的結(jié)局。當然從一個篇章的完整性來考慮,這樣修改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修改呢?那就是三打的基本情節(jié),以及主要人物的基本形象。第一打,白骨夫人變成村姑,手拎齋飯,花言巧語,誘騙三藏師徒,可見妖怪的狡猾。三藏一再推辭,倒不是因為不餓,而是因為這頓齋飯原來是為了村姑的丈夫所準備的(原著中有),到底是個有道高僧。反觀八戒就顧不得這些了。一個“奪”字,把這位的貪吃刻畫得淋漓盡致。難怪最后求得正果之后,還被封為“凈壇使者”。悟空看見妖怪就要打,可是被唐僧一把“扯住”。悟空不聽,一打白骨精。結(jié)果白骨精逃走,悟空被師傅責怪。
第二次打,妖怪變成老婦人。可惜一個“閃”字讓妖怪露出了馬腳。八十多歲的老婆婆怎么可能有如此靈活的身手。盡管原著中沒有這個 “閃”字,但是這里加上是神來之筆。悟空當頭就打,確實有些魯莽。盡管忠心耿耿,但是太過獨斷專行。也為后來的被逐埋下了伏筆。唐僧“驚得”從馬上掉了下來。一個“驚”字把唐僧的膽怯和懦弱以及“愚善”顯露無遺。這里何嘗不是對于“佛”的一種批評。面對君子,我們可以善對之,可是面對一心想要取你性命的惡人,難道還要一味的講善?惡人不去懲治,反而要把好心的猴子趕走。世間有時頗多無奈,善惡不分,美丑不辨。嗚呼!孫悟空再能耐,也逃不出佛祖的五指山。可見再有本領(lǐng)的人也需要約束。緊箍咒就是對自由的一種約束。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會害人害己。這樣看來假如沒有了這個約束,那么孫悟空也就不會成為“斗戰(zhàn)勝佛”了。
第三次打,白骨精又變成了一位老公公。孫悟空這次學乖了,吃一塹長一智。藏“棒”“笑”說,既迷惑妖怪,又充滿自信。而且請來眾神作證,張開天羅地網(wǎng),看你能往哪逃。白骨夫人終于被打回原形。作為《西游記》中的第一主角,孫悟空的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深得廣大群眾的喜愛。他的機智勇敢,堅定忠誠,在這一個故事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示。我們可以以此為契機,去閱讀《西游記》,領(lǐng)略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的精彩。再大一些,可以讀一讀《大唐西域記》看一看真正的唐玄奘和《西游記》中的藝術(shù)形象一樣不一樣。這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探究活動。
《三打白骨精》 篇11
教學要求:
1.學會生字6個,理解新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懂得對敵人不能講慈悲,要善于識破敵人的詭計,并和敵人斗爭到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大致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段,精讀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簡介《西游記》。
2.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學們想學嗎?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
①讀準生字字音,并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口頭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讀后檢查。(略)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幾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點段”分段法)
2.分段討論:
可以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全文分二段,三次怒打為一段,開頭為一段。第二種分法:三次怒打獨立成段分成三段,開頭為一段,共分四段。
四、精讀第二段。
孫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學習第一次怒打。
默讀第二到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
1.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2.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jīng)過的句子,劃出有關(guān)“打”的動詞。
說說“以”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3.齊讀寫唐僧的句子,從“責怪”一詞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點?
4.課文寫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寫的:一寫白骨精;二寫孫悟空;三寫唐僧。主要寫孫悟空。
5.簡要說說孫悟空—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6.總結(jié)學法:
a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b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c 說經(jīng)過—簡要說說打的經(jīng)過。
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內(nèi)容下節(jié)課再學習。
五、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第二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一、三、四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徒弟、詭計、妖怪、金箍棒、識破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到四自然段。
二.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1.回顧第二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三、四段。
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來。
2.指名讀第五、六、七自然段。(三人分別讀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語句),讀后評價。
3、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語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學生邊讀邊回答:
孫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擋
一打
二打
三打
根據(jù)上面的語句討論:
(1)讀讀寫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變化和逃跑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樣的? (詭計多端、善于變化)聯(lián)系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2)讀讀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思想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火眼金睛善于識破妖計敢于斗爭具有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3)讀讀唐僧阻擋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說的“人以悲慈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話錯在哪里? (本來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不應(yīng)該對敵人講慈悲。)
(4)三次寫法不同有什么好處?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xiàn)孫悟空善于識破妖計、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的弱點;同時這樣寫避免了語句的重復,把故事推向高潮,.為唐僧最后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作了鋪墊。
三、作業(yè)。
讀熟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熟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按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讀課文(4人每人一段)
讀后回答課后題3的題目。
三、簡要地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
1.復述“—打”經(jīng)過。
①復述的要求:
(1)內(nèi)容正確,不丟主要內(nèi)容
妖怪想吃唐僧,變成村姑。
一打:悟空識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責怪悟空。
②語言簡潔(說得具體在這兒不作要求)。
③語句通順,用詞得當。
學生試著復述。師生評議。
2.復述“二打”經(jīng)過。
3.復述“三打”經(jīng)過。
四、作業(yè)。
1.熟讀全文。
2.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
孫悟空(堅定、機智、勇敢)
三打 三攔
三騙
白骨精 唐僧
(貪婪、狡詐) (善良、迂腐)
《三打白骨精》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領(lǐng)悟?qū)O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走近名著
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你知道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嗎?(連線)
《紅樓夢》 羅貫中 宋江 三打白骨精
《三國演義》 吳承恩 劉姥姥 三打祝家莊
《水滸傳》 曹雪芹 諸葛亮 三進大觀園
《西游記》 施耐庵 孫悟空 三氣周瑜。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被人們稱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記》是中國明代長篇神話小說。全書100回。今天我們所學的《三打白骨精》選自《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賞讀故事的同時,我們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筆下的個性鮮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準確的語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說說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去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一天 ,地點 一座高山中,人物 唐僧師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 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經(jīng)過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結(jié)果 白骨精被打死 。
2、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 )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3、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用三這個數(shù)字,事不過三、三顧茅廬……快到課文中找找,有沒有和三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師板書:白骨精三變 孫悟空三打 ]
4、小結(jié):這是文學上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手法。這樣敘述,使故事情
節(jié)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三、精讀課文
(一)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到課文中找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計?(美人計),(苦肉計)、(連環(huán)計)。
2、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勝(非常)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說的丑惡的內(nèi)心。真是居心險惡啊。這分明是美人計。
“山坡上閃出一個……哭著走來”“閃”代表了一個敏捷、很突然的動作的,一個年滿八旬且拄著拐杖的老婦人能做出這樣的動作,分明就是妖精變的!她的行為與常人不同。變成這副模樣用的是“苦肉計”也想讓唐僧哭,可憐呢。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
妖精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這確實是連環(huán)計。
后人也發(fā)現(xiàn)了妖精無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語的形式,把這妖精的不可言說出來了(課件顯示歇后語的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開口——不講人話。師:張嘴閉嘴都想吃唐僧肉,這哪叫人話呀?白骨精送飯——虛情假意。白骨精的飯食——碰都不要碰。白骨精騙唐僧——沒安好心。白骨精騙唐僧——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白骨精三變——詭計多端。
我們不僅看出妖精每一次變化的精明,也看出幾次的先后順序的精心策劃。我看,這哪是變,分明是騙!所以,三變就是三騙!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這家伙的的確確成“精”了(點題)。你說,這樣“無心向善”的妖精該不該打?生:該打,狠狠地打!
4、說說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點。(貪婪、狡猾、詭計多端)
其實,不僅從三次描寫白骨精變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實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shù)脫了身,丟了……”
著重體會“扔、丟”兩詞,體會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還故意留下假象,欺騙唐僧,體現(xiàn)它的狡猾。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詭計,你覺得這對研究孫悟空有什么好處呢?(從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襯托孫悟空的特征。現(xiàn)在我們來正面接觸孫悟空。)
師過渡:下面我們就走近孫悟空,感受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動人場景。
(二)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句子: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一打)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傅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担@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師:下面,我們再提煉打的三個動作。(劈臉一棒;當頭一棒;掄起一棒。)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來,沒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臉一棒。第二次老婦人矮,所以就當頭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掄起一棒。孫悟空在這三打的態(tài)度上你發(fā)現(xiàn)什么變化沒有?(一打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
3、細細得再讀讀這幾個句子,你感受到孫悟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機智、勇敢、堅定、本領(lǐng)高強)
小結(jié):正因為這三變不一樣,這三打不一樣,人物的形象愈加豐滿,作者的描寫引人入勝,所以,雖然課文情節(jié)類似,但是我們卻不覺得重復,反而感覺十分精彩,真是神來之筆!
(三)追溯兩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過渡:孫悟空見妖精當頭就打,這引起了唐僧的極大不滿。請你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但不可再行兇了。”
3、交流感受:
著重交流:“責怪、這才有些、一口氣、喝道、胡說、無奈”體現(xiàn)唐僧為人善良,也體現(xiàn)出他愚鈍。
(四)、感受豬八戒的性格
1、同學們,故事還向我們描述了另外一個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讒,奪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
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lǐng),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讓我們一起來大聲誦讀吧!(課件出示下列詞語,學生齊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jīng)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wù)盡 天下太平
五、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鬧天宮;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六、我讀書 我快樂
課后閱讀《西游記》
板書設(shè)計:
白骨精 (變) 貪婪狡猾 詭計多端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 (打) 機智勇敢 堅定不移
唐 僧 (責) 心地善良
《三打白骨精》 篇13
一、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是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下學期教材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蘇教版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課文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組合。第三單元一組課文的主題是“詩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詞兩首(如夢令李清照;漁歌子張志和)》、《螳螂捕蟬》三篇課文組成。編寫的意圖是吸收祖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本冊教材課文體裁多樣。《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屬于敘事性課文。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西游記》,根據(jù)《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編。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贊揚了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別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生動,又是學生所熟悉的故事題材,適合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進行簡要的復述訓練。課文的主要特點是:
㈠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課文總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生動。圍繞“三變”、“三打”和“三攔”展開。作者采用反復敘事手法,一波三折,引人入勝。“三變”、“三打”和“三責”雖然情節(jié)基本相同,但是敘述內(nèi)容不斷變化,所以沒有給人重復冗長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節(jié)推向高潮,也更能體現(xiàn)降魔除妖的艱苦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變”:一變成了村姑送齋飯,實際使的是美人計,二變成了找女兒的老婆婆,實際使的是是苦肉計。三變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讓他趕走孫悟空,實際使的是離間計。
㈡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孫悟空機智聰明,“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又疾惡如仇、堅定不移,三打白骨精,次次不放過。白骨精的貪婪狡猾,詭計多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村姑,再變老婆子,最后變成老頭兒。唐僧膽小怕事,人妖不分。
㈢語言描寫生動傳神。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語句不同,用詞準確生動。“一打”是“劈臉一棒”;“二打”是“當頭一棒”;“三打”是“掄起一棒”。還有課后練習3中的帶點字詞同樣生動準確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1)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饞,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奪”字表現(xiàn)了豬八戒迫不及待、嘴饞的樣子;
(2)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閃”字代表了一個很突然、很敏捷的動作。一個八旬的老婦人能作出這樣的動作,說明她的行為與正常人不同。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摔”字表現(xiàn)了唐僧的膽小。
(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笑”字表現(xiàn)了孫悟空的自信與樂觀。
二、教學目標:
⒈熟讀課文,了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過程。比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
⒉抓住故事結(jié)果,揣摩人物內(nèi)心,明白其中道理: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過外表看內(nèi)心。
⒊ 學會按照課文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三、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比較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寫法的不同以及表達效果。
四、教學過程。
㈠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⒈簡介名著《西游記》。
⒉說說孫悟空的本領(lǐng)。
⒊揭題審題。板書:三打白骨精。提示:中國傳統(tǒng)小說慣會用“三”字來設(shè)計小說情節(jié),比如《水滸傳》有“三打祝家莊”,《三國演義》有“三顧茅廬”,《西游記》中除了“三打白骨精”,還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難才能成功的意思。
㈡初讀課文,了解故事
⒈找出課文中與“三”有關(guān)的描寫嗎?(主要寫三個人物 白骨精三變,孫悟空三打 唐僧三攔)
⒉找出孫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別在哪一段嗎?
㈢研讀課文,認識人物
⒈引導學生自學“第一打”部分。思考: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jīng)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么?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jīng)過的句子,劃出有關(guān)“打”的動詞。說說從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⒉研究 “白骨精”特點。白骨精“詭計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計是什么?引導學生抓住“不勝歡喜”、“搖身變作”、“徑直”等詞,補充原文中描寫美貌的句子,體會它的“美里藏惡”。
⒊研究“孫悟空”特點。孫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引導學生抓住“火眼金睛 劈臉一棒”等詞, 體會他的率直、善于識破妖計的性格。
⒋研究“唐僧”特點。引導學生抓住“連忙扯住”、“責怪”等詞體會唐僧的膽小怕事,人妖不分。
⒌總結(jié)學法:①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②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③說經(jīng)過—簡要說說打的經(jīng)過。
⒍學法遷移。回顧第二、三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五、六自然段。
①自學劃出描寫“第二打”有關(guān)句子。②交流,抓住人物不同的特點。“ 閃”(與年齡不相符,定會是妖怪)“哭”讓人起惻隱之心,其實“哭里藏刀”使的是離間計。“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敢于斗爭) 。“驚得從馬上摔下來、一口氣念了20遍”(膽小、人妖不分,善惡不辨)
②自學描寫“第三打”的有關(guān)句子。思考:孫悟空的“第三打”與前面兩次有什么不同,從中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抓住孫悟空的足智多謀來體會人物形象。尤其是一個“笑”字,感受孫悟空的自信。 課文雖然沒有交代唐僧的反應(yīng),可以適當補充原文,由于唐僧的善惡不辨,最終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㈣反顧全文,整體感受
⒈這個故事里有三變,有三打,有三攔。你讀著覺得重復嗎?為什么?
⒉從白骨精的“三變”,孫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責”中,你對三個人物形象有什么看法?
㈤再讀課文,根據(jù)板書練習復述。
附板書:
白骨精 孫悟空 唐僧
(三變) (三打) (三責)
變村姑 劈臉一棒 連忙扯住
變老婦人 當頭一棒 驚下馬來
變老公公 眾神照應(yīng)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掄起一棒 口不能言
《三打白骨精》 篇14
教學目標:
1、能用已有的識字策略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新詞的意思。
2、能用不同的語調(diào)與同學合作角色朗讀、復述。
3、從讀名著入手,立足“三變?nèi)蚨䲠r”,感知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情節(jié)。
4、以“三變”——“三打”——“二責”為主線,在讀懂“變”、“打”和“責”過程中,走近人物內(nèi)心,感知人物形象。特別是品讀
語言,體會孫悟空機智、勇敢、堅定的品質(zhì)。
5、搜集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從中感受名著的藝術(shù),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語言,感受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法學法:找句讀句、抓詞品詞,感受人物形象特征;
合作朗讀、復述,仿寫練筆,感受作者用詞構(gòu)句的精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走近名著
《紅樓夢》 羅貫中 武松 三打白骨精
《三國演義》 吳承恩 林黛玉 景陽岡打虎
《水滸》 曹雪芹 諸葛亮 葬花
《西游記》 施耐庵 孫悟空 空城退敵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被人們稱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記》是中國明代長篇神話小說。全書100回。吳承恩根據(jù)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經(jīng)的史實,注入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認識創(chuàng)作而成。故事情節(jié)生動、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濃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不但我們中國人喜歡,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學中擁有讀者最廣泛的著作之一。
2、揭題:今天我們就走進《西游記》,讀一讀《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賞讀故事的同時,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筆下的個性鮮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準確的語言,你們有興趣嗎?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口頭填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前( )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 )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2、下面我們就先走近孫悟空,感受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動人場景。
三、品度語言,感受人物性格
(一)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出示相關(guān)句子: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傅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担@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3、細細得再讀讀這幾個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具體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板書:
著重“當頭就打、笑著、予唐僧的責怪和懲罰于不顧”體現(xiàn)機智、勇敢、堅定、本領(lǐng)高強
5、齊讀
(二)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過渡:課文中的“三”還有其他意思嗎?(白骨精三變)
2、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山坡上閃出一個……哭著走來”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4、在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板書:貪婪、狡猾、詭計多端
5;其實,不僅從三次描寫白骨精變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實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是哪里?
6、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shù)脫了身,丟了……”
著重體會“扔、丟”兩詞,體會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還故意留下假象,欺騙唐僧,體現(xiàn)它的狡猾。
7、齊讀句子
(三)追溯兩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過渡:孫悟空見妖精當頭就打,這引起了唐僧的極大不滿。請你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但不可再行兇了。”
3、交流感受:
著重交流:“責怪、這才有些、一口氣、喝道、胡說、無奈”體現(xiàn)唐僧為人善良,也體現(xiàn)出他愚鈍。
4、朗讀深化:
唐僧本著慈悲為懷,去惡從善的佛理教導著自己的三個徒弟,可如今卻連著兩次親眼看見自己的徒弟無故傷及人命,怎有不生氣的道理?課文第六自然段與孫悟空的一段對話,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他生氣的樣子。練一練,你能把他當時的樣子通過你的讀表現(xiàn)出來嗎?
5、指名朗讀
(四)、感受豬八戒的性格
1、同學們,故事還向我們描述了另外一個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讒,奪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四、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細細品讀故事的語言,我們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傳神,有……的孫悟空,有……的白骨精,有……的唐僧,有……的豬八戒。其實這正是《西游記》這部著作的特色之一。當然在賞析人物性格的同時,我們還感受了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深深的被折服。下面老師要給你們留一個作業(yè),那就是學著作者那樣,用生動精妙的語言寫一個場景。
五、作業(yè)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課文沒有寫唐僧的表現(xiàn),請你展開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積累詞語:
1、同學們,學了這個故事,感受了孫悟空的形象,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哪些詞呢?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wù)盡 天下太平
2、讀一讀、背一背
二、練習復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lǐng)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nèi)講故事,可采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三、總結(jié)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lǐng),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的。
四、交流《西游記》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鬧天宮;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五、作業(yè)
1、閱讀《西游記》原著,感受名著的藝術(shù)魅力。
2、把你所知道的《西游記》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附:板書:
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機智、勇敢、堅定(本領(lǐng)高強、機智勇敢
白骨精:狡猾善變(詭計多端)
唐 僧:心地善良
《三打白骨精》 篇15
一教材分析
1.材教主要內(nèi)容、作用和地位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三單元的第八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詞兩首〈漁歌子〉〈如夢令〉》《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選擇上要占領(lǐng)詩文經(jīng)典這一制高點。它節(jié)選自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這篇課文寫孫悟空三次識破妖魔,卻被唐僧認為濫殺無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經(jīng)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僅表現(xiàn)了白骨精的狡詐多變,也塑造了孫悟空除惡務(wù)盡的戰(zhàn)斗精神。
第五冊的《三顧茅廬》、第九冊的的《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兩篇課文分別根據(jù)我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有關(guān)章節(jié)改寫而成,它們和本文一起共同擔負著引領(lǐng)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使命。
2. 重難點分析
讀懂課文內(nèi)容不是教學的重點,也不是難點。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用什么辦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引領(lǐng)孩子通過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棵“樹”的觸摸,走進詩文精粹的“森林”。
課文具有古典白話小說的語言風格,與今天我們小學生的表達習慣不同,這給閱讀理解帶來一定的障礙。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明確故事情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
二.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3. 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興趣。
三.教學理念
1. 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圍繞張慶老師提的“扣讀導悟,讀中見悟”的語文課程改革意見組織教學。
2. 借鑒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組織課堂教學。
四.教學策略
把讀書思考作為閱讀教學的有力武器,讓學生充分地讀,利用插圖、多媒體助讀,使之在讀中領(lǐng)悟,在讀中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
五.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室
六.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說《西游記》,把原作中描寫環(huán)境以及寫白骨精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外貌的精彩段落制作成幻燈片。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
2.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一讀就懂,甚至還沒學習這一課,我們早已通過影視、畫報了解了情節(jié),那為什么還要在語文課上專門學習呢?
【設(shè)計意圖】
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目的——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一篇課文,不
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了解課文“寫什么”,這僅僅是學習的“中點”,而知道,“為什么寫”以及“怎樣寫”才是閱讀的“終點”。
(二)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課文一開始不寫怎么打白骨精,為什么寫山呢?
原作中寫道“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 無數(shù)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設(shè)計意圖】
環(huán)境描寫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為下文做鋪墊,暗示這里險惡,必定有妖精。這是做一點滲透。
(三)學習“一打”
1.白骨精為了達到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貪婪目的是怎樣做的呢?課文是用哪些詞語寫孫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結(jié)果怎樣?讀第三節(jié)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最高明的畫家也畫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讀者心里。你心中美麗的村姑是什么樣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原文是怎么寫的?
“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里,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圣僧歇馬在山巖,忽見裙釵女近前。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 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峨眉柳帶煙。”
作者把村姑寫得這樣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為了表現(xiàn)白骨精的貪婪狡詐。)
3.豬八戒見到村姑拎的齋飯,有怎樣的表現(xiàn)?哪個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畫出來了?用這個詞的好處是什么?
4.男生齊讀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讀寫結(jié)果的部分。
5.通過讀書交流,我們知道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按照“變——識——打——結(jié)果”的順序,寫出了“一打”的經(jīng)過。
【設(shè)計意圖】
授人以漁,教給學法;感受原作語言的魅力與趣味。
(四)學習
1.白骨精的美人計被識破,只好走為上。貪婪狡詐的白骨精肯善罷甘休嗎?在“二打、三打”部分課文用哪些詞句寫白骨精的變和孫悟空的識與打的?結(jié)果怎樣?
2.你能用哪些詞語形容八旬的老婦人?
原作是怎樣寫的呢?出示:
“走近前觀看,那怪物: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 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摺。”
老婦人兩鬢如冰雪、臉如枯菜葉、滿臉都是荷葉褶,她竟然能“閃”出來。“閃”字對表現(xiàn)人物有什么好處?
男生齊讀寫悟空的部分,女生齊讀寫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用“摔”字有什么好處?
4.分角色讀師徒的對話。
5.“三變”變成了——
悟空在斗爭中增長了智慧,三識三打中,他是這樣做的——他為什么笑?
(五)指導復述
1.自己看板書,逐個部分復述課文。
2.指名復述。
(六)總結(jié)
1.你現(xiàn)在想用什么成語稱贊孫悟空?投影出示語文課本第61頁的成語,學生自由讀。
齊天大圣 大鬧天空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jīng)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nèi)f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wù)盡 天下太平
2.這些成語中,哪幾條跟本課中孫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讀一讀,畫下來。
【設(shè)計意圖】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運用,這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這里,把誦讀成語,感悟意思,遷移運用,相結(jié)合;把閱讀課文與單元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相整合。學生讀悟的基礎(chǔ)上,在六組把成語中挑選適當?shù)膸讞l與課文對號入座,既積累了成語,又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業(yè)
我讀書,我快樂
《西游記》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說它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說。課后找來《西游記》這部小說的原著或改編本,讀一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設(shè)計意圖】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及“能初步理解、借鑒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結(jié)合本課教學,為《練習3》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做準備,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
板書設(shè)計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變——孫悟空三打——結(jié)果
- (貪婪狡猾) (機智勇敢)
村姑 當頭就打 扔下假尸
老婦人 當頭一棒 丟了假尸
老公公 叫神掄起 打死
【設(shè)計意圖】
板書濃縮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揭示了白骨精“三變”和孫悟空“三打”的脈絡(luò),“三打”的結(jié)果以及人物形象也都兼顧到了。這樣的板書使學生復述課文有了憑借,借助這個抓手,將降低的難度。
《三打白骨精》 篇16
教學內(nèi)容分析:
《三打白骨精》選自古典名著《西游記》。主要敘述了白骨精為吃唐僧肉,三騙唐僧,都被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識破的故事。白骨精為吃唐僧肉想盡一切計謀,孫悟空為了保護師傅三打白骨精,雖然遭受唐僧誤解,被念緊箍咒,仍矢志不渝,最終揭穿白骨精奸計,消滅白骨精。故事著力塑造了個性分明的人物形象,白骨精奸詐狡猾、孫悟空嫉惡如仇、唐僧善惡不分都躍然紙上。第一課時的教學,我重點落實在白骨精的“三變”之上,體會白骨精三次變化的險惡用心。為后文學孫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責”,三悟人物形象作好鋪墊。
學情分析:
大多數(shù)學生喜愛孫悟空這個形象,喜愛《西游記》這部小說,課文的文字障礙不多,很容易讀懂。學生還可以從動畫片、電視連續(xù)劇等渠道了解到更廣泛、更豐富的相關(guān)資料。因此,本文的教學在帶領(lǐng)學生了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感悟個性分明的人物形象之余,更應(yīng)注重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力求使學生在推敲品味語句的過程中感悟傳統(tǒng)文學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再次了解小說的三要素: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
2、在充分預習的基礎(chǔ)上學會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研討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與原文對照,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妙處。
4、抓住白骨精的“三變”,體會白骨精的貪婪、狡詐、詭計多端。
教學重難點:
1、研討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與原文對照,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妙處。
2、抓住白骨精的“三變”,體會白骨精的貪婪、狡詐、詭計多端。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完成課前學習告單。
教學過程:
一、聊小說的要素
1、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于是,就有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幾部嗎?
2、(板書:《西游記》)說到《西游記》,你腦子里一下子會閃現(xiàn)出哪些人物?(板書:人物)
(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
師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誰?
看來同學們都已將這人物的名字與人物的形象掛起鉤來了。(板書:白骨精)那看到這個名字,你腦海中出現(xiàn)的是什么形象?
把你看到的送到詞中,再讀——生:白骨精(讀出“嚇人”的感覺)
《西游記》里除了白骨精還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蜘蛛精,黃袍怪,蜈蚣精……)
3、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發(fā)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發(fā)展的——生:情節(jié)。
而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節(jié),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活動場所,這場所就叫——環(huán)境。
4、多了不起,就這么聊,我們就聊出了小說的三要素。(板書:三要素)
[設(shè)計意圖]:通過輕松的聊天方式,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對所學文本產(chǎn)生興趣。
下面咱們就聊聊《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板書:三打,再完整讀“三打白骨精”的課題。)
5、課前布置大家預習了,預習得怎樣呢?現(xiàn)在我檢查檢查同學們讀書情況。
6、課文讀得都不錯,那我就檢查檢查你們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
把你們學習單中提煉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加起來,就是主要內(nèi)容。誰來試試?
7、作為六年級同學,我們需要有一定的理解與概括能力。呵呵,故事的情節(jié)雖然了解了,但難免有一些要探討的問題。課前,我看了同學們的預習單,大家提出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有的希望具體了解故事,有的對人物的做法進行質(zhì)疑,還有的對故事結(jié)局產(chǎn)生進一步追問,很好。
[設(shè)計意圖]:檢查學生讀書情況、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情況及質(zhì)疑情況,其實是對高年級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檢測,讓學生在課堂教學前,憑借自己的學習能力先行學習。教者通過檢查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以調(diào)控教學內(nèi)容,做到會的不教,有問題的重點教。
二、聊故事的環(huán)境
1、結(jié)合同學們的問題,我仔細地讀了課文,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相信,如果你也能帶著思考再次走進故事里,你也會有新發(fā)現(xiàn)。讓我們先走進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
2、指讀“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巖重疊。”
你讀出了什么?
3、再讀原著里的這段話,你又有什么感受?
出示:“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看不盡峰巖重疊,澗壑灣環(huán),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shù)獐豝鉆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1)自由練讀
(2)指讀,談感悟。
不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陣、千尺大蟒,萬丈長蛇”真嚇人。比課文的環(huán)境恐怖多了!
這地方令人毛骨悚然。你想啊,這樣的環(huán)境,能生出什么好東西,什么大蟒長舌,沒準白骨精就是它們的領(lǐng)導呢!
過渡:常言說,“山高必有怪,嶺峻定生精”。這窮山惡水的環(huán)境中,必定有可惡的妖精。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真妙呀,它預示著驚險的故事情節(jié)即將發(fā)生。那咱就走進故事的情節(jié)。
[設(shè)計意圖]:通過與原著中環(huán)境描寫的對比學習,讓學生對故事發(fā)生的情境有更真切的感受,有利于指導好學生的朗讀。
三、聊故事的情節(jié)
(一)聊“一變”
1、有情節(jié)就有故事的發(fā)展,咱得先從故事的起因聊起。誰來說說起因是什么?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看看文章中怎么說的?讀給我們聽聽。
指讀“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
(1))妖精可是“自言自語”地說,那是怎樣說?
(2)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語的?
生:白骨精是“不勝歡喜”地自言自語的。(學生又讀了句子。)
3、這妖精,都高興的找不著北了。說時遲,那時快。施展妖術(shù),變成了——村姑。
出示:“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1)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是什么樣的村姑呢?(美貌。)
出示圖片:形容美貌的詞語我們積累的多了去了,你能用上幾個來說一說嗎?
(2)看看原著中描寫的吧——
默讀:
《西游記》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評本,在妖精第一次變少女(故意重音強調(diào))的文字描寫后,批了一個字。你們猜,是哪個字?(妙)
咱們看看白骨精變化后的長相,妙在哪?
(3)單看這變的長相,覺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計”,還妙在哪?
(4)這一切,都源于吳承恩寫得妙啊。把原著中對村姑“美貌”的具體描寫送到課文中,再讀讀,看這“美”的后面,藏著什么?(學生用原著中對村姑美貌的描寫,替換課文中的“美貌”,再讀)
[設(shè)計意圖]:利用李卓吾點評的一個“妙”字做文章,讓學生體會白骨精的別有用心,學生通過對比閱讀,體會到白骨精所變的村姑再美,也掩飾不了她丑惡的用心。
小結(jié):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原來美貌的外表下藏著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說的丑惡的內(nèi)心。真是居心險惡啊。默讀5——7自然段,用劃出白骨精的“二變”和“三變”,看看妖精的二變、三變(板書:變)又妙在哪里。
(二)聊“二變”“三變”
隨機教學“二變”“三變”
交流第二“變”:
(1)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2)說說這一變妙在哪?
指導朗讀:你可別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婦人,走一步,哭一聲,走一步,哭一聲。該怎么讀?(學生再讀,強調(diào)“八旬”讀“一步一聲”時,拆開讀“一步”抽泣一下,“一聲”抽泣一下。)
看著樣子,聽著哭聲,真夠可憐的。然而你同情嗎?
抓住“閃”字,體會白骨精來得迅速,這動作與八旬老人不相襯,分明就是妖精變的!變成這副模樣用的是“苦肉計”,想讓唐僧覺得它可憐。
2、交流第三“變”
(1)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2)是啊,這回又變成白發(fā)老公公。原著中有這么關(guān)鍵的一句,讀讀,看看妖精這一變,又妙在哪兒?
指讀:“手拄龍頭拐,身穿鶴氅輕。數(shù)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jīng)。”
補充帶“善”的句子:
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經(jīng)常誦讀的句子,那么,這白發(fā)老公公是真心向善嗎?
那這偽裝的“善”里又藏著什么呢?
可以用哪些成語形容?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二變”“三變”,以學生興趣為基點,學生更易走進文本,走近人物。
3、這真可以說是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如果說李卓吾批評本,在妖精第一次變村姑的文字后批了一個“妙”字,通過你們的聊,我發(fā)現(xiàn),這三變,一次比一次“妙”。應(yīng)了個成語叫——(大部分學生齊說:妙不可言。)
透過文字,我們發(fā)現(xiàn)了語言的密碼。真是奧妙無窮。那么,連起來想想妖精變化的先后順序,這妖精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陰謀呢?
這三變,一變比一變妙,一變有一變的用處。第一變,妖精沒有注意孫悟空,但她知道八戒的弱點,所以施了美人計,結(jié)果被孫悟空識破了。接著又施苦肉計后,發(fā)現(xiàn)孫悟空和唐僧有矛盾,唐僧不讓悟空打村姑的媽媽,還給他念緊箍咒。后來白骨精再利用唐僧這個弱點變成老婦人的丈夫,白發(fā)老公,用上了離間計。
不是唐僧愚笨,實在是妖精太狡猾了啊。這三變的的確確——妙不可言。
這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計接一計,用的還是——連環(huán)計!
但這妙的背后藏的卻始終是一次一次有意的作惡。你看,后人也發(fā)現(xiàn)了妖精無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語的形式,把這妖精的不可言說出來了(課件顯示歇后語的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設(shè)計意圖]:學習三變后,再次讓學生將三變串聯(lián)起來思考,知道白骨精這三變還暗含玄機,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主要是讓學生有整體建構(gòu)的學習能力,知道閱讀鑒賞不僅只停留于只字片語,更應(yīng)有整體感悟。
4、小結(jié):今天,我們帶著思考讀故事,不僅看出妖精每一次變化的精明,也看出幾次的先后順序的精心策劃。我看,這哪是變,分明是騙!所以,三變就是三騙!這妖怪的的確確成“精”了(點題)。你說,這樣“無心向善”的妖精該不該打?
再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再次點題,升華學生情感,學生在學文過程中情感逐漸積累,在此達到突破。
四、作業(yè)延伸
那下堂課我們就繼續(xù)帶著思考來聊聊孫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責”,體會一下吳承恩筆下這師徒二人又各有什么特點。
作業(yè):熟讀課文,將孫悟空和唐僧的表現(xiàn)用不同的符號劃出來,寫好批注。
板書:
三打白骨精
妙村姑美丑
不老婦真假
可老翁善惡
言
《三打白骨精》 篇17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學
1、星期五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嗎?
2、正因為有了白骨精的“三變”,所以就有了孫悟空三次棒打。那么,這白骨精是怎么變的呢?請大家瀏覽課文,用“------”劃出妖精“變”的語句,讀讀想想,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
二、精讀課文
(一)研讀白骨精“三變”。
一變: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fā)現(xiàn)。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讀,說說從中讀懂什么?
2、組織交流。
(1)妖怪神通廣大,消息靈通,悟空剛走就來。
(2)惡毒、兇殘、自私,吃別人的肉,自己長生不老。
(3)法術(shù)高明,搖身就能變。
(4)很狡猾。
a.為什么把自己變作“美貌”的村姑?看插圖說形容美貌的詞語(眉清目秀 唇紅齒白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花枝招展)
b 如果說它用“美貌”來迷惑八戒,那么它又用什么來打動唐僧?(善良)?哪里可以看出來?(特地 請 用齋)
3、教師小結(jié):這樣一個既美貌又善良的村姑,真是人見人愛,誰還會懷疑,誰還會防備。這妖精真是太—— 狡猾,太善于偽裝自己。它送飯是假——吃人是真。從哪里看出來?(徑直 徑直是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不在中途耽擱。這分明就是沖著唐僧來的。)
二變: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讀。
2、討論,如果說第一變,白骨精把自己偽裝得既漂亮又善良,那么這一次它又把自己偽裝得怎么樣呢?從哪里可以看出?(“年滿八旬 老婦人 手拄竹杖 一步一聲 哭” 很可憐,值得同情,尤其能贏得唐僧這樣的人同情。)
3、教師小結(jié):這個妖怪可真壞!
4、這句話中還有哪個字引起了你的注意,為什么?(閃 閃是突然出現(xiàn)的意思,動作非常快,非常敏捷,對于一個年滿八旬,走路都要拄竹杖的老婦人,怎么可能有這個動作,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妖怪。 這一閃沒有躲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沒有躲過我們的火眼金睛。
過渡:如果說第一變,第二變還能讓人看出點蛛絲馬跡,看出點破綻,那么這第三變,就變得不著痕跡,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了,為什么?
三變: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1、出示以上句子,讀讀,想想:這次它為什么又變成了白發(fā)老公公呢? (證明前面被孫悟空打死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兒,他們是一家人,是人不是妖,讓唐僧覺得自己徒弟連傷兩條性命,罪不可赦。)
2、白骨精變來變?nèi)ツ康氖鞘裁矗浚ǔ蕴粕┰鯓幽艹缘教粕兀?趕走孫悟空)怎樣才能趕走孫悟空?(給他帶上“濫殺無辜”的罪名)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妖怪存心要孫悟空帶上“濫殺無辜”的罪名?
出示句子:
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shù)脫了身,丟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小結(jié):妖精把假尸首扔在了地上,把“濫殺無辜”的罪名戴在了孫悟空的頭上,這個妖精真是用心險惡,壞透了,壞主意是一個又一個,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那就叫——詭計多端。相機板書(白骨精 詭計多端)
過渡:但任你白骨精怎樣詭計多端,怎樣騙術(shù)高明,都逃不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你會“三變”我就會“三打”。下面請大家用紅筆畫出孫悟空三打的句子。
(二)研讀孫悟空“三打”
出示三打的句子:
1、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2、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3、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guī)煾福@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云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讀第一打:
抓關(guān)鍵詞:舉起 就打 劈臉一棒
議一議:①從中可以讀懂什么?(從“舉起 就打”可以看出孫悟空嫉惡如仇,見惡必除,除惡心切 打得急)
②“劈臉就打”為什么打臉?(揭開它漂亮的外皮,暴露它丑惡的真面目。)
過渡:打的是要害,可惜被師父一拉扯,沒打死,讓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