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精選14篇)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2、培養邏輯思維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
一名工交車司機在行車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的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2、2007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視頻材料—
二、聽錄音或聽老師范讀課文,初步了解演講內容,并體會演講者的感情。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朗讀指導:要以演講者的身份讀出真情實感,即要讀出對張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讀出鼓舞群眾斗志、促進人民團結的激qing。
三、學生分組閱讀,討論
討論題:1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圍繞這一主題,演講者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這篇演講詞內容豐富,演講思路清晰。
這是一篇政論型演講,這類演講最大的特點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實,邏輯性要強,要自始至終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毛澤東同志圍繞“為人民服務”這條線,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
3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有教育意義的被人們視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義。
2、了解本文嚴密的論證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1)、嚴密的邏輯思路
推理論證練習:根據邏輯思路,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投影或板書)
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是隊伍中的一員,所以
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所以張思德死比泰山還重。
仿照這樣的邏輯推理寫一段話。
(2)、用具有組織說服力的事實進行論證。
要求:從第三段中找出事實診所并說說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舉出李鼎銘精兵簡政的建議被采納的這一事例,證明我們能夠做到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從而堅信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事實論證增強了說服力,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斗志。
(3)、逐層深入的論證結構(學生討論后歸納)提示:
首先提出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著論述論點: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發出號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團結一致。本文的論證結構與一般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演講思路十分清晰
四、演講指導后,小組推薦代表參加班級演講比賽。每位參賽同學從本文中自選兩個小節進行演講。每組推薦評委一人,根據評分標準打分,最后評出班級演講優勝者。
評分標準如下:滿分10分,每項2分。
姓名 大方得體 感情充沛 節奏感強 普通話準確 動作適當 總分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準備參加班級演講。
寫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個夢想是什么?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
3、“我”準備怎樣去實現這個夢想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2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稙槿嗣穹⻊铡愤@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边@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3、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受到“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內容。
2、如何感受主席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聚情感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國慶60周年慶典的閱兵式盛況。(多媒體播放:國慶閱兵盛況)
2、同學們,“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從上個世紀開始,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永恒不衰。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的題目。來,整齊響亮地讀一遍!(板書課題:為人民服務)
3、介紹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參加一名普通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在會上發表的一篇演講。那你們對張思德有哪些了解呢?交流收集到的資料,初識張思德
二、了解體裁,掌握學習方法
1、師導:在半個小時的演講中,主席沒有看稿,卻字字珠璣、慷慨激昂、一氣呵成。而且,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增添了演講的感染力。
2、同學們預習過課文,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很特別?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呢?對,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既不是寫人,也不是記事,它很特殊,這種文體就是議論文。[板書:議論文]
介紹議論文:
它沒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沒有細致的描寫,沒有華麗的詞藻,它跟你講道理,分析問題,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你們知道嗎?這是咱們小學階段遇到的第一篇議論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議論文的觀點是什么?課文圍繞這個觀點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讀后交流:這篇論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隊應該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4、了解議論文的學習方法
這里要特別跟大家介紹個規律,這議論文、演講辭啊,每一段話都有要說的重點、要點,這些重點要點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話的開頭或者結尾。只要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再難的議論文也會引刃而解。我現在抽其中的3段請你們來讀一讀,既想了解你們預習的情況,還想和大家一起尋找每段的要點
5、理清脈絡,了解各段重點
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2—4自然段的重點句和關鍵詞
板書:死的意義
不怕批評
團結互助
6、小結:主席圍繞“為人民服務”談了哪些問題?指名回答
三、了解觀點,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并勾畫出重點詞語。
2、交流,理解句子
(1)出示句子: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找出重點的詞語,理解“完全”“徹底”
(3)體會議論文語言的嚴謹性
(4)朗讀感悟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1、請大家放聲自由地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2、學生自由讀,交流:死的意義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一)、引用名言
(1)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2)指名讀這個句子,了解詞語意思:固,本來。或,有的。于,表示比較。
(3)我們在課內外積累了許多關于生死的名言,你還記得嗎?交流課外積累的名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景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二)接下來,主席又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觀點呢?(對比)
(1)出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2)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說這句話其實講的是哪個字?(死)
(3)(點擊課件: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換個詞解釋它嗎?(獻身、就義、犧牲、捐軀······)
我們把剛才的解釋放在這兒(點擊課件: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嗎?(上西天、下地獄、見閻王、命喪黃泉、一命嗚呼、嗚呼哀哉、送命……)
(4)指導朗讀
(5)小結:同學們,在主席的演講中,在你們有感情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這對比呀,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輕重,比出了——是非,讓我們記住這個說明的好辦法——對比。
(三)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對比的辦法之后,還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舉例子)
(1)張思德是誰?主席為什么給張思德這么高的評價,他到底是什么樣的戰士?平時怎么為人民服務的呢?指名讀課后“資料袋”
(2)多媒體播放張思德電影片段,幫助體會
(3)小結:張思德就是這樣一個平常的人,普通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共同的主題——為人民服務。
3、總結:這一段很有特點,主席先總的說……接著引用說……然后對比說……最后舉例說……讓我們帶著方法一起讀一讀。
4、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張思德永遠離去了,但我們也永遠記住了這個年輕的好戰士,可親可愛的好戰士——張思德!我們更記住了他身上最可貴最樸素最永恒的精神——為人民服務!正是靠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歷經了風風雨雨,從勝利走向勝利。
板書設計:
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 不怕批評
團結互助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或課件。
2、重點句子的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澤東主席的深情演講。
板書課題:
為人民服務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為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
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獲:
、拧≌J讀生字詞。
、啤≈缸x課文,校正讀音。
、恰〗涣饔懻摚
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圍繞“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主席是怎樣層層深入,進行具體表述的?細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會感受到毛澤東主席語言表達的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為人民服務?
、拧〕鍪揪渥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佟∪サ簟巴耆、“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凇≌f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啤≡僮x開頭,感悟寫法。
(直接點題,亮明觀點。)
、恰「鶕崾颈痴b: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 )、( ),是( 。N覀冞@個隊伍完全是( )的,是徹底地( 。┑摹埶嫉峦揪褪牵ā 。
2、讀2~5自然段,理解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⑴ 默讀,思考:
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⑵ 再讀:
動筆劃出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恰「鶕䦟W生發言,順勢出示:
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先理解帶點字的意思,再說說句意思,然后舉例說說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可聯系剛學過的課文里的李大釗、郝副營長等戰爭時期的人物,也可聯系和平時期為人民利益勇于獻身的人物。)
②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圍繞怎樣對待批評講了哪幾層意思?是怎樣一層一層講下來的?
、邸 拔覀兊母刹恳P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聯系過去的或現在的事例,可以是眾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邊默默無聞的,說說怎樣對待別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你們──21世紀的少年朗讀著《為人民服務》,收獲到了什么?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讀寫字詞,加強積累
(重點指導“鼎”的筆順,讀寫詞語盤點中本課的詞語。)
二、品析片段,感悟寫法
1、品讀課文2、3自然段,說說毛澤東主席在論述“人死的不同意義”和“正確對待批評”兩方面內容時,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增強說服力的?
。ㄒ妹浴⑴e例子。)
2、這兩段都圍繞中心意思進行了分層表述。再次朗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三、讀背摘抄,積累內化
1、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2、課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選擇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寫下來。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5
《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中的課文。此文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全文論述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中心,分作五層進行了論述。
這種無故事情節、無華麗詞句的說理性文章,對小學生來說是“無趣”的,可我在教學時卻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無窮樂趣。下面是學生理解課文“開追悼會的目的”的片斷記錄。
文章內容:
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求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師:同學們讀讀這段文章,想想從中你能讀懂什么?體會到什么?
學生:我體會開追悼的目的是“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學生:通過自學這一段,我讀懂了:毛主席能公平地待人。他認為人沒有高低之分,不管是誰,只要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們都要給他開追悼會。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們就要為他開追悼會。
學生:我也認為開追悼會是為了歌頌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寄托我們的哀思。
學生:我體會到了開追悼會既可以安慰死者的家屬,又號召大家都來學習他的精神。
學生:我從文中讀出“毛主席是個極其聰明的人”。為什么這樣說呢?當時的革命勢力并不強大,毛主席就用為死者開追悼會的方式讓人民都團結起來,這樣一來,革命力量就會慢慢增強,一舉殲滅敵人,解放解放全中國。 ……
【教學反思】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稙槿嗣穹⻊铡愤@篇講演稿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中教會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實踐,證明了這節課的安排是合理的,學生學到了知識,老師教的輕松,收到了實效。從學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們對此理解還比較透徹。我班的學生為何對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徹的理解呢?簡單地說,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長期以來,我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讀──想──談──”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討。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研究,教師不講也可以,等到學生實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課時,教師才去調兵遣將幫助他。這種模式營造了讓學生主動地獲得學習的成功,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發展也得到了提高。他們可以大膽地去發現、去想、去說。課堂上,同學們常常會因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每個人都會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能感受到成功。學生只有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才能從一次成功走向更多次成功,不斷的成功,不斷的滿足,不斷的激勵,導致不斷的努力。這樣一來,同學們愿學習了,也逐漸會學習了,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才有《為人民服務》教學中的上述片斷。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6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和詞語:
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訂正(評價字跡正誤、美觀)。
二、導讀課文1~3層(1~3自然段)
1、教師提示學法:
、拧∽约赫页龊x深刻的句子,說說你對句子的理解。
、啤∠胍幌脒@幾段怎樣圍繞一個中心進行論證的。
2、討論交流,鼓勵發表個人見解:
⑴ 革命隊伍的根本宗旨。
、啤∷赖膬煞N不同意義。
、恰≌_對待批評。
3、朗讀4~5層(4、5自然段),按照前3層的學法學習四、五層:
提問交流后教師小結:
主要講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開追悼會的目的。
三、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分層論述的寫法
四、找出課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五、課堂練習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思考 練習”2、3題。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1.生字、生詞卡片或課件。2.重點句子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澤東主席的深情演講。(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為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獲
、耪J讀生字詞
⑵指讀課文,校正讀音
、墙涣饔懻摚赫n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圍繞“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主席是怎樣層層深入,進行具體表述的?細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會感受到毛澤東主席語言表達的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為人民服務?
⑴出示句子:“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說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⑵再讀開頭,感悟寫法。(直接點題,亮明觀點)
⑶根據提示背誦: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 )、( ),是(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 )的,是徹底地( )的。張思德同志就是( )。
2.讀2—5自然段,理解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⑴默讀,思考: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⑵再讀,動筆劃出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⑶根據學生發言,順勢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先理解帶點字的意思,再說說句意思,然后舉例說說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可聯系剛學過的課文里的李大釗、郝副營長等戰爭時期的人物,也可聯系和平時期為人民利益勇于獻身的人物。)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圍繞怎樣對待批評講了哪幾層意思?是怎樣一層一層講下來的?
“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聯系過去的或現在的事例,可以是眾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邊默默無聞的,說說怎樣對待別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你們──21世紀的少年朗讀著《為人民服務》,收獲到了什么?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讀寫字詞,加強積累
(重點指導“鼎”的筆順,讀寫詞語盤點中本課的詞語)
二、品析片段,感悟寫法
1.品讀課文2.3自然段,說說毛澤東主席在論述“人死的不同意義”和“正確對待批評”兩方面內容時,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增強說服力的?(引用名言、舉例子)
2.這兩段都圍繞中心意思進行了分層表述。再次朗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三、讀背摘抄,積累內化
1.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2.課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選擇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寫下來。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8
——人教版六年級第十二冊
教師簡介:
林莘,女,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副校長,福建省特級教師,省優秀教師,省學科帶頭人,福州市“林莘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福州市雙“十佳教師”,福州市名學科帶頭人。多次獲全國、省、市教學比賽一等獎。在省內外開設100多場講座及觀摩教學。
教學目標:
。ㄒ唬┩ㄟ^閱讀,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ǘ⿲W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ㄈ⿲W習議論文、演講稿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板塊一:播放閱兵式錄像片斷,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雄壯的閱兵式嗎?(播放閱兵式片斷)
同學們聽見什么?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也就是我們課文的題目,今天,“為人民服務”這5個大字已經成為一句經典的名言傳了一代又一代,顯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這句話是誰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況下提出的呢?
板塊二:預習匯報。
1、請同學們用最簡練的話介紹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師相機穿插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問題:毛主席為什么要參加普通戰士的追悼會,為什么要發表這個講話?
板塊三:讀課文,列提綱,小結方法。
1、《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的即興演講,但條理十分清楚,論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為了明天演講成功,你會擬一份怎樣的發言提綱呢?這提綱可以是一句句話,可以是一個個小標題,也可以是一個個關鍵詞,反正越簡練越好!
2、學生通過討論,完成提綱。
3、引導學生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板塊四:抓住重點段落,體會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論證方法及其運用的巧妙。
1、初步認識“引證法”并吟誦有關生死的名句。
2、了解“對比論證”的方法并進行朗讀指導,激發學生感情。
3、體會“例證法”意義,并通過觀看電影《張思德》片斷,使“為人民服務”的道理形象化。
板塊五: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1、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關聯詞作用,并指導朗讀背誦。
2、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主席演講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板塊六:再讀全文,聯系實際,感受、理解“為人民服務”豐富的內涵。
1、請同學們再讀全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作座右銘。
2、運用所學方法寫感言,并與同學分享、交流。
3、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板塊六:實話實說,網上留言。
請學生瀏覽張思德網上紀念館(網址并在紀念館的留言薄上寫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為人民服務》課堂實錄(片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在這一段中用了哪些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ㄒ簧x第二自然段)
生:用了列舉名言,舉例子,對比的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師:噢!引經據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生:主席引用司馬遷說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師:(板書“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真奇怪,主席不是偉人嗎,為什么還要引用司馬遷的話呢,知道司馬遷嗎,什么年代的人?
眾生答:幾百年,一千年,一千幾百年,反正很遙遠。
師:不,二千多年,干嘛要引用這么古老,這么久遠的司馬遷的話?
生1:司馬遷是西漢年間很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話,也可以說是以理服人吧。
師:對啊!名人都這么說了。
生2:司馬遷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說明,遠在古代,人們就提倡這種精神。
師:從古至今,人們就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認識,你看,經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已經被人們認可,被人們傳誦,所以主席引用司馬遷的名言,它可以表達深刻的內涵,表達作者對死的看法。
師:那誰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課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一生讀。)
師:讀得真好,聲情并茂。其實我們在課內外積累了許多關于生死的名言,你會記得嗎?(悲壯而豪邁的音樂響起,學生配樂吟誦。)
生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師:這是李清照的生死觀,女英雄也可以豪情萬丈啊!
生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生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生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殺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
師: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來人。
生6: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師:這是誰說的?陶行知,這既是對教育的愛,也是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師:這首詩大家剛剛學過,一起來一遍。
生(齊):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師:于謙也向天下人訴說他頂天立地的豪情壯志,同學們,這些都是關于生死的經典名言,它表達了一種英雄氣概,民族氣節,是那樣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名言帶給我們的震撼是無限的,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經據典,引用名言(板書:引用)
師:接下來,主席又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觀點?
生:應該是用對比的辦法。
師:對比,怎么比?
生:“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師:(板書)“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替法西斯賣力,……,就……。”
師:(課件出示語句)“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這句話什么意思?
生:曾經為人民做過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還重,但如果只為法西斯那些統治者,剝削階級做事,比如漢奸,就比鴻毛還輕。
師:理解正確,還會舉例子。
師:讀完這段話,我發現,它其實就講一個字,哪個字?
生(齊):死
師:(點擊課件: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換個詞解釋它嗎?
眾生:犧牲、就義、獻身、捐軀。
師:很好,同樣是死,我們把剛才的解釋放在這兒(點擊課件: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嗎?
生紛紛舉手:不同意,這個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獄、見閻王、命喪黃泉,一命嗚呼,嗚呼哀哉……”解釋。 (期間,教師指導學生說出感情)
師:哎,同樣一個字,為什么你卻用完全不同的解釋?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義也不同。
生:因為他們死的不同,有好死……
師:有好死,有壞死,是嗎?(全場笑)
生(糾正):這兩個死一個表達對法西斯的憤恨,蔑視,一個表達了對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愛戴、欽佩。
師:說得多好啊,語言有溫度,字字總關情啊!同樣一個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會產生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感情。把這種感情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你們自己試試看該怎么讀,這句話不好讀,別看每個字你都懂,但要讀好卻不容易。
(學生試讀)
師:好,誰來讀,像主席一樣讀出溫度,讀出感情,讀出立場。
生1:(讀)
師:你讀得比較溫柔。
生2:(讀)
師:你讀得很認真,但還沒有表達出你的憎恨。我來試試看,你跟著讀好不好?(師范讀)
生2:(受到啟發,飽含感情,讀出強烈對比,全場熱烈掌聲。)
生3:(讀出褒與貶,愛與恨,全場再次熱烈掌聲。)
師:你讀出了看不起的態度,讀出了憎恨的情感,是啊,主席早已把這些走狗看作一堆糞土。
師:很好,主席用了對比的辦法,接下來,主席還用了什么辦法論證?
生:用了舉例的辦法。
師:舉誰的例子?
生:張思德。
師:(板書)舉例:張思德。
師:剛才我們從資料上大概地了解了張思德同志,但是還不清晰,很模糊。為什么主席會給張思德這么高的評價,那張思德到底是怎么為人民服務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非常珍貴的鏡頭呢。(播放《張思德》電影剪輯鏡頭)張思德一生都在跑,風里跑、雨里跑,不停地向前跑,他到底跑去干什么?你看到了就喊出來。
生(喊):跑著送水、送信、送輪胎,他跑著跳進急流,為老鄉追豬!
師:他傻,人家都叫他傻二娃子,想看看他怎么“傻”的?(一組做任何事情都盡全力的鏡頭)
生(喊):唱歌、種地、燒炭……(為張思德的純樸可愛,學生邊喊邊笑。)
師:他從小是個孤兒,那他是不是沒有親人呢?這抱著的,是從不說話的孤兒,最后卻叫他爸爸。這個啞巴老頭,思想不通,哭、鬧、絕食,可最終卻把張思德當作最親的兒子。(師:見到張思德了嗎?你最喜歡哪個鏡頭?你覺得最感人的是哪個鏡頭?
生1:最喜歡跳下河去追豬的鏡頭(全場笑)。他跳下水,那是有生命危險的,可他為了老百姓的利益,毫不猶豫、奮不顧身。
生2:我喜歡抱孩子的鏡頭。
師:你喜歡他當未婚爸爸啊!(全場笑)
生2:不是,孤兒內心寂寞、孤獨,但張思德卻無微不至地關心他,溫暖他孤獨寂寞的心。
師:愛的力量使從不說話的孩子終于開口了、歡笑了!
生3:我喜歡他不停地奔跑的鏡頭,因為這一平平常常的動作,說明他一生都在不停地為人民服務。(全場掌聲)
生4:我喜歡張思德幫助啞巴老頭的鏡頭,有一個細節,是張思德為老人戴眼鏡,從這一動作中,可以看出張思德飽含深情、細致周到,充滿了對老人深深的愛。
師: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了解了張思德,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戰士,這么可愛的戰士,最后,他又是怎么離開大家的身邊呢?
師:(播放張思德犧牲的鏡頭)炭窯坍塌了,張思德犧牲了,臨死前,他還拼命地把戰友推出窯洞。(生深深感動,飽含熱淚。)
師:為什么他時刻想著別人,時刻把自己遺忘?
。▽W生談感受。)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9
人活著到底為什么──《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 魏蘭英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議論文,是毛澤東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衛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這個講演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學習這篇議論文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議論文,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式,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下一點兒基礎;二是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結合檢查預習,首先了解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在交流預習資料后,教師可小結:讀罷這篇文章,或許有人不理解,為什么毛澤東會給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士開追悼會?其實當我們真正走進張思德的生活就會明白毛澤東的用意。張思德是革命隊伍中普通一員,在部隊打過仗,負過傷;在大生產運動中紡過線,燒過炭;從戰士到班長,再從班長到戰士,一切從人民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他的犧牲就是由于1944年9月5日中午時分,在挖窯即將成功時窯洞突然塌方,此時的他奮力把開窯口的戰友推出洞去,自己則被埋在窯里,犧牲時年僅29歲。他這種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高貴品質十分可貴。因此在他犧牲后的第三天,中央直屬機關在延安鳳凰山腳棗園操場上為他舉行了約千人的追悼會,毛主席親筆書寫“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借以緬懷為人民利益犧牲的張思德。
由于本課內容與學生所處的時代較遠,可讓他們在預習時不僅找資料,也可以讓爺爺、奶奶介紹一下,尤其是這是文革期間人們熟知、會背的“老三篇”之一,由長輩講一講效果會事半功倍。
再就是鼓勵學生多找出幾個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敝乩斫庾、詞句的意思。即:固,本來;颍械摹S,表示比較。句意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最后引導學生聯系時代背景來理解:抗日戰爭時期,為解救中國人民于危難之中,犧牲在所難免,這樣的死是死得其所,在和平時期,卻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為人民服務與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矛盾,從而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設計意圖】
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了一些關于革命英雄的事跡,一定心有所感。讓學生課前準備,寫一篇演講稿或抒情散文,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也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寫好演講稿或抒情散文。
【教學過程】
請每一位學生都登臺演講或朗讀,并由同學自己做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走進這篇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二、朗讀課文,以讀悟情
1、教師范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技巧。
2、小組內讀,各小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參與進去,都有鍛煉的機會。
3、指名讀,檢驗評價。
三、小組討論,自學質疑
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愿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最本篇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各小組將問題匯總。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痹谶@句話中,“完全、徹底”兩詞可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边@句話怎樣理解?司馬遷是誰?
3、“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边@個“目標”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會發表演講,講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四、抓住問題,深入理解
1、劃分層次,理清脈絡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僮谥迹和耆氐椎貫槿嗣穹⻊
②死的意義: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③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懿慌吕щy,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菁耐邪,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劃分層次時,也可以分成4層,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層: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國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后面四個段落圍繞這一中心展開論述。
2、逐層分析,深入理解
、龠@一層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請同學們劃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啟發同學回答“完全”與“徹底”不能去掉,這兩個詞語說明,革命隊伍除了為人民服務,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為人民謀利益。
②這一層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明生命的價值,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本文引用的話選自《報任少卿書》。
③指出為人民服務就要正視缺點,改正錯誤。請同學找出這里舉了一個誰的例子來證明上述觀點。
、懿慌吕щy,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這部分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這篇作品寫于1944年9月8日,當時抗日戰爭尚未結束,革命仍需艱苦奮斗,所以毛主席提出,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不怕犧牲,要互相關心,搞好團結。
⑤這段是整個演講詞的總結語,再次號召人民要團結起來,抱成一個整體。
五、再讀成誦,以情激情
讓同學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組內同學聽。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2、學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3、學習議論文、演講稿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板塊一:播放閱兵式錄像片斷,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雄壯的閱兵式嗎?
。úシ砰啽狡瑪。)
同學們聽見什么?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也就是我們課文的題目,今天,“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已經成為一句經典的名言傳了一代又一代,顯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這句話是誰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況下提出的呢?
二、板塊二:預習匯報
1、請同學們用最簡練的話介紹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師相機穿插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問題:
毛主席為什么要參加普通戰士的追悼會,為什么要發表這個講話?
三、板塊三:讀課文,列提綱,小結方法
1、《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的即興演講,但條理十分清楚,論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為了明天演講成功,你會擬一份怎樣的發言提綱呢?這提綱可以是一句句話,可以是一個個小標題,也可以是一個個關鍵詞,反正越簡練越好!
2、學生通過討論,完成提綱。
3、引導學生總結列提綱的方法。
四、板塊四:抓住重點段落,體會論證方法
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論證方法及其運用的巧妙。
1、初步認識“引證法”并吟誦有關生死的名句。
2、了解“對比論證”的方法并進行朗讀指導,激發學生感情。
3、體會“例證法”意義,并通過觀看電影《張思德》片斷,使“為人民服務”的道理形象化。
五、板塊五: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1、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關聯詞作用,并指導朗讀背誦。
2、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主席演講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六、板塊六:再讀全文,聯系實際,感受、理解“為人民服務”豐富的內涵
1、請同學們再讀全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作座右銘。
2、運用所學方法寫感言,并與同學分享、交流。
3、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七、板塊七:實話實說,網上留言
請學生瀏覽張思德網上紀念館并在紀念館的留言薄上寫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2
課前準備:
1、收集張思德及文章寫作背景資料。
2、收集議論文寫作的相關文學常識材料。
時間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自主閱讀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
一、談話揭題
我們經常聽到“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對這句話你了解多少?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點勾畫,學習生字新詞,結合上下文理解字詞含義。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課文體裁。
。1)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自由交流對文章中心內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2)交流收集的議論文寫作常識性材料,了解文章議論文的特點。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課堂積累
1、積累文中出現的優美詞句。
2、填空,體會句子的特點,并練習仿寫。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有缺點,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行。
四、交流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目標:
1、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認識課文是怎樣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展開論述的。
3、培養合作學習、閱讀理解的能力。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圍繞“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組織了哪些內容?
二、自主研讀,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2、合作交流。注意含義深刻句子的體會。
如:(1)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你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輕于鴻毛?
(2)聯系現實生活的事例,談談你身邊“為人民服務“的人和事等。
3、結合你對課文的理解和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和體會
三、朗讀背誦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結成小組練習朗讀背誦。
四、拓展延伸
找一篇你喜歡的議論文,嘗試閱讀,看看它圍繞什么主題組織了哪些內容?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3
一、學生課前準備: 學生提前用百度搜索毛澤東主席、張思德同志的資料。
二、教學課題 《為人民服務》 這篇課文是一篇演講稿,是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后期的延 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生產運動中,為不幸犧牲的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以《為人民服務》為題而發表的。
三、教材分析: 文章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依次講了完 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 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為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等多方面的問題,思路十 清楚。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 4 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徹底、鴻毛、送葬” 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了解演講稿的特點。 (3) 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 初步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多媒體直觀教學。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為人服務》的相關材料, 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 定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 度搜索關于電影《張思德》視頻片段,播放給學生觀看,加 深印象。通過百度在網上搜索一些關于毛澤東主席和張思德 同志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做成 ppt 在課堂上演示,讓學生更深刻了解他們。 (2)學生自主學習策略: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和多 媒體展示的相關資料,了解演講稿的特點,懂得演講要── 聲音洪亮、字正腔圓,有一定的語氣變化。 3、情感與價值 (1)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2)學習張思德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
五、教學重點:1、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2、 理解課文內容。
六、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看視頻,揭題導課 一 觀看視頻 揭題導課 觀看視頻, 師生一起觀看課前在百度網上收集到《張思德》視頻片段。 1.知作者: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篇課文的 作者是誰?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第一任,同學們對他 了解多少? 2.析課題:這篇課文是一篇演講稿,是毛澤東在什么 時候、什么地方做的演講? 3.究主人公:據你們了解,張思德是一個怎樣的人, 會令毛澤東如此敬重? 通過百度在網上搜索關于張思德同志的相關課件資料。 4.明背景:抗日戰爭后期的延安正處在熱火朝天的大 生產運動中。毛澤東的勤務兵張思德為人憨厚樸實,工作任 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一心一意為著革命的利益和 解放全中國的偉大事業而默默地奉獻。為解決中央機關冬季 取暖問題,他不幸犧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會上深情地說: “我們的隊伍里到處是這樣的人,普通、平常、像清涼山上的 草一樣,我們注意不到他們,往往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可 正是這些人支撐了我們的事業。 ”毛主席的這篇講演發表時以 《為人民服務》為題,這篇文章也成為共產黨人行為準則和 毛澤東思想的具體體現,在 60 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這段歷 史和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設計意圖:“知作者→析課題→究主人公→明背景”四個 教學環節層層剝筍,環環緊扣,一則展示預習情況,增加課 堂信息量;二則鏈接相關知識,使學生在學習前就對這篇看 似“平鋪”的文章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 望。這是整合處理教材的一個奠基環節,需要的時候教師要 敢于“講”,力爭“點石成金”。
(二)粗略初讀,自主感知 粗略初讀,自主感知 初讀 1.讀通課文:指定 6 位同學逐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評價、訂正。要求:達到演講的第一步──聲音洪亮、字正腔 圓,有一定的語氣變化。 2.學會字詞:可以采用毛遂自薦的方式上講臺帶領大 家學習。 ①生字:鴻、鼎、旺、炊。 ②詞語:固有、鴻毛、法西斯、精兵簡政、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設計意圖: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這是一個比較單 調且往往被老師輕視的環節,這樣設計,能讓每個學生扎實 有效地讀書、寫字、積累好詞。
(三)詳細默讀,梳理文絡 詳細默讀 1.默讀,用“~~”畫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概括 出小標題批注在課本上。 同時播放在百度搜索到的一段輕音樂。 2.交流找出來的中心句,適當修改后,讓學生板書。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筆畫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標題 予以批注,旨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篇課文圍 繞“為人民服務”寫了五層意思,每一段又圍繞一個中心展開 論述,列提綱既符合“把厚書讀薄”的理念,又可培養學生的 邏輯思維和語言概括能力。
。ㄋ模┒鄻訌褪,加深理解 多樣復述, 復述 1.依據黑板上的提綱,同桌之間復述課文。2.師生集體復述課文。設計意圖:這是一個傳統但卻 很有效的環節,放在課堂結尾,既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 理解記憶,又能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使課堂回歸到課文的整體。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1.同學們,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的追 悼會上所作的著名演講。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來說說課文 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2.將學生的回答進一步概括,并板書: 黨的宗旨──死的意義──是非標準──具體做法──形成制度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提問不浮、不泛,緊扣文本, 既檢查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又使他們注意力回 歸,無需過多組織課堂,便使學生進入到思考狀態。
(二)自主選段,發現亮點 自主選段, 1.要求: ①弄懂段落中的知識點,如句子之間的關系、表達方面 的特色及相關的知識信息等等。 ②能帶上表情和動作把本段演講出來。(最好脫稿) ③參考本段的表達方式,仿寫精彩片段。 2.學習方式:先默讀再自由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選擇段落,自主選擇學習方式, 在讀中發現并解決問題。三點要求層層拔高,有梯度。在教 師的巡視和點撥下, 讓學生充分地閱讀, 發現文本中的亮點, 再經過演講和仿寫形成語文能力。
(三)交流學習,共同收獲 : 以“說”和“讀”的方式進行交流課文知識點,教師予以巧 妙引導, 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或反駁。 (主要內容為各段知識點) 設計意圖: 給學生較大的發言空間, 需要教師引導學生, 駕馭課堂。擬形成一種全體師生爭先發言的熱烈氣氛。
(四)即興演講,展示風采 即興演講,展示風采 1.自選課文一段登臺演講。 (師生從聲音、停頓、表情、動作等方面予以評價。) 2.演講自己仿寫的片段。 3.即興拔高演講。 通過百度在網上搜索古今中外“為人民服務”的人,引導 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演講。 設計意圖:層層拔高的演講設計,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 能力,前兩個環節可以讓多數同學展示,最后一個環節要求 不宜太高,教師可以起個頭,學生的演講哪怕是只言片語, 只要語句通順并把握好演講的語氣、表情即可。及時通過演 講深化黨的宗旨、死的意義、是非標準等等。
(五)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同學們,在你們的匯報中,我知道了我們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我還知道了張思德同志──我們隊伍中的一員, 他 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這時候,我想起 了臧克家寫的紀念魯迅的一首什么詩? 出示在百度網上搜索到的詩歌: 《有的人》——有的人 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讓我們謹記黨的宗旨及毛澤東爺爺的教導,從現在起, 好好掌握本領,將來服務人民,造福社會!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的升華環節尤為重要,師生通過聲 情并茂的朗誦使學生在心里埋下一顆“要活在人民心中”的種子。
。┩扑]閱讀,深化感悟 推薦閱讀:詩歌《有的人》 電影《雷鋒》《張思德》 告訴學生,如果想看這些內容,可以通過百度在網上搜 索。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學習這篇議論文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小學生初步 接觸議論文,感受議論文的表達方式,為初中學習議論文打 下一點兒基礎;二是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為了教學好這篇課文,我就開始查找有關的資料,了解了張思德同志的有關事跡,觀看了電影《張思德》 ,對張思德同志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他是個平凡的戰士,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高貴品質十分可貴,也十分感人。進一步體會到了學習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唯我獨尊現象比較嚴重。讓孩子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偉大是必要的,應該在孩子的心靈播下這美好的種子。要實現教學目標,不僅老師要認真解讀教材,孩子們也應該好好預習,拉近與文本的距離。因此,除了讓學生讀好課文,上課前我在百度網上搜索《張思德》這 部影片讓學生們觀看,并記錄下感人的鏡頭,又讓學生訪問有關張思德的百度網站,對張思德同志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有助于對課文思想的理解與領悟。
《為人民服務》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要求】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熱情。
2、結合課文理解“泰山”、“鴻毛”、“興旺”等雙音詞和成語“精兵簡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課文層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
4、根據課文聯系的具體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至少背誦其中的某個章節。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字詞句,能獨立完成作業。
【教學難點】 對文體(論述文)的了解,學會寫作時要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進行預習。
2、出有思考題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樹立這樣一種信念:不是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
板題:
為人民服務
二、學生自學字詞
1、查字典,讀準“鴻、鼎、銘、悼”的字音,掌握字義。
2、查工具書,理解“鴻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簡政”等詞語的意思。
三、學生質疑,教師析疑,釋疑
學生對課文中的字、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加以解決。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層次
帶著思考題讀課文: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
。ㄓ眯『诎鍜斐鰜,因為沒幻燈。)
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1、宗旨:
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重於泰山。
2、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輕于鴻毛。
3、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明確學習目的
同學們,上個課時我們預習了課文,初步明確了毛澤東同志這篇講話的時代背景以及課文內容。本節課我們著重理解這篇講話是圍繞一個什么中心寫的,是怎樣圍繞中心一層一層論述的,以及我們應該向張思德學習些什么。
二、整體入手,明確中心
學生帶著思考題自讀全文:
1、本文圍繞一個什么樣的中心思想來寫的?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ㄈ膰@“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來寫的。一是《為人民服務》提示了講話的中心;二是“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點明了文章的中心,闡述了我們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性質、宗旨,是作者論述的中心論點。)
三、分層詳讀,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一層:
、拧±首x第一層。
、啤W生思考:
這一層中的第1、2句是什么關系?
(因果。)
、恰W生練習:
用因果關系讀第1、2句話。
、取W生思考:
哪些詞具體說明了黨和人民的密切關系?
(完全、徹底。)
⑸ 板書:
宗旨: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2、講讀第二層:
⑴ 指名讀課文。
、啤±斫猓
“固”(本來)、“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輕于鴻毛”(即比鴻毛輕)。
、恰∷伎迹
為什么說“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l學生從看過的電影、電視中的正、反兩面的人物來理解: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榮、有價值;替敵人賣命,損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為人民所痛恨。)
⑷ 小結:
這一層中講人死的兩種不同意義,著重指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伞“鍟
重于泰山
死的意義
輕于鴻毛
3、講讀第三層:
、拧〉谝淮蠼M讀課文。
⑵ 思考:
為什么說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恰∮迷~素分解理解“精兵簡政”的意思。
、取∵@段話句與句之間在邏輯上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ㄏ戎赋鑫覀兪菫槿嗣穹⻊盏,就不怕別人批評;再舉例說明這樣做的好處,強調我們務必這樣做。)
、伞“鍟
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講讀第四層:
、拧〉诙蠼M讀課文。
⑵ 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恰〗o這段課文劃分層次。
。▽W生動手,教師巡視,然后師生討論訂為4層。)
、取∷伎迹
第1層與2、3、4層是什么關系?
(因果。)
、伞∷伎迹
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必須怎樣做?
⑹ 利用學生對⑸的回答板書: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講讀第五層:
、拧〉谌蠼M讀課文。
、啤±斫猓
“哀思、寄托”的意思。
、恰∷伎迹
為什么要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F結才有力量,才能實現共同的革命目標。)
⑷ 板書:
寄托哀思,團結人民
四、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過悼念張思德,講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2、寫作特點:
、拧∥恼略趪@“為人民服務”這一中心思想論述時,注重擺事實,講道理,條理清楚。
、啤”疚牡恼Z句在邏輯上結構嚴謹。
五、課堂練習
1、劃去下列詞語中錯誤的讀音:
困難(nàn nán) 還(huán hái) 要興(xīng xìng)旺
2、填空:
《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先總述________;再從⑴。撸撸撸撸撸撸撸撸虎啤。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⑶。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⑷。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咚膫方面分述,最后指出開追悼會的目的是。
六、課外練習
1、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愛的章節。
2、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1、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重於泰山
2、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輕于鴻毛
3、不怕批評,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4、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5、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