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精選17篇)
《牽牛花》 篇1
目標 通過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發(fā)現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準備 種植園地、塑料杯、牽牛花種子、工具等。 過程 活動(一) 育苗 1、請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種子。討論種植牽牛花的方法。 2、發(fā)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種植牽牛花。 并將自己的名字標簽插在杯子里。然后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通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為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fā)芽的過程。討論:為什么有的種子發(fā)了芽,有的種子不發(fā)芽? 活動(二) 移植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里。并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簽。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并讓幼兒討論:為什么要這么做? 活動(三) 管理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并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變化。討論: 牽牛花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它能直立起來嗎? 牽牛花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花像什么? 牽牛花都在什么時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牛花有什么不同? 牽牛花凋謝以后變成什么了?花籽是什么樣子的? 活動(四) 自然角 1、將收獲的牽牛花種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牛花的標簽,放到自然角。 2、讓幼兒把觀察日記畫冊,放到自然角展覽。 建議 1、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2、要結合當地的物候條件,擴展種植活動的內容。
《牽牛花》 篇2
一課教案小語實驗教材第二冊第14課教學目標 :1.認讀13個生字,會讀練習中8個詞語,會用“多么”說一句話。 2.朗讀課文。 3.借助科件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牽牛花的特點,體會大自然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重,難點:認讀生字。教具:電腦科件課時:第一課過程:一. 導入 :小朋友們,在12課中我們知道了許多花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特點,平日你們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老師也喜歡花,您們想不想知道?(出示科件1:跳動的鮮艷的牽牛花這幾個字)小朋友讀讀。看,這就是牽牛花。(出示科件2:書中牽牛花的插圖)誰能說說這幅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課。二.新授:(一),檢查自學情況1.個人準備預習情況2.四人小組匯報(先提出要求:控制噪音,全體參與,不說廢話)3.全班匯報(由學生提要求:聲音響亮,讀的流利,沒有錯誤)4.總結,點評。(二).理解課文1. 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牽牛花的哪些特點。2. 指讀課文,繼續(xù)想課文寫了牽牛花的哪些特點。3. 回答并讀出有關的句子。(出示科件3:一朵牽牛花)4. 感情朗讀其特點的句子。(你喜歡哪句就讀哪句并點評,用“多么”說一句話)5. 過渡:看,牽牛花的早起叫醒了世界上所有的花。(出示科件4:百花先后競相開放)6. 感情朗讀7. 小結:正是有像牽牛花這樣美麗的花打扮著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學生齊說)繁華,芬芳。(三).全文總結:愛花,惜花三.鞏固1. 讀生字。2. 同桌配合擴詞說句子。四.作業(yè) 練習生字。
《牽牛花》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中國畫的表現技法,用中國的形式描繪蔓草植物牽牛花。(了解)
2、學習中國畫牽牛花的筆法和墨法,初步掌握筆法和墨法在繪畫中的運用。(練習)
二、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課前準備
宣紙、墨、毛筆。
教師范畫。
有關花鳥畫的作品。
四、教學建議
1、揭題。
2、出示教師范畫。
3、傳授毛筆的正確握筆方法。
4、傳授墨色知識,辯識焦、濃、重、淡、輕的五種墨色。
更多教案
5、用濃墨描繪牽牛花。
6、畫葉。
7、畫蔓莖。
8、題款鈐章。
9、花卉點簇一定要了解對象的結構。
10、學生掌握了牽牛花的描繪方法后,應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擴大描繪的內容
《牽牛花》 篇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了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鳥生病時心里怎么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么?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么做的?
(3)為什么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么用處?
3.請幼兒聯(lián)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里怎樣想。
4.啟發(fā):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事?
5.小結并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著一個鳥窩,里面住著一只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里,心里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里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著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著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里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著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著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里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著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牽牛花》 篇5
丁丁作為一個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生活的虛擬兒童,根據教學需要呈現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在《丁丁和牽牛花》這篇課文里,丁丁的表現讓孩子們贊嘆不已。
“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當丁丁看到樓上的王奶奶因為上了年紀,不能下樓,就許下了一個美好的愿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解人意,心地善良的丁丁。 “牽牛花,請你快快發(fā)芽長大,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此處一定要讓孩子們揣摩丁丁當時的心情,通過讀來表達,讓大家看到一個充滿愛心的丁丁。
許下美好的愿望之后,丁丁開始為實現愿望而努力著,他做了什么呢?(要種子——種在陽臺上——搭竹竿)
他向同學要來牽牛花種子種在陽臺上,課文雖然沒有文字描寫丁丁對牽牛花的照顧,但是“不久,牽牛花發(fā)芽了,長出了嫩葉。”可以看出,丁丁付出了辛苦,學生的思維在這里可以開翅膀:他是怎樣悉心照顧牽牛花的,通過想象更加體會到丁丁付出的努力。(搬土,澆水、除草、捉蟲、每天看望……)讓我們明白實現愿望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丁丁不僅白天照顧好牽牛花,就連晚上做夢都還牽掛著,真是(夢牽魂繞)啊!瞧,他還做了一個夢呢。他夢見了什么?
丁丁的愛心(美好心靈)讓牽牛花也為之感動,為了幫助丁丁實現愿望,特意給丁丁托了一個夢,在夢中告訴丁丁:“給我一個竹竿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如果不用竹竿,牽牛花就會垂到樓下去,王奶奶就看不到鮮花了,牽牛花也想讓王奶奶看到美麗的鮮花呢。丁丁的悉心照顧讓牽牛花很感動,跟他成了好朋友,牽牛花也想幫助丁丁實現愿望呢!
牽牛花攀著竹竿爬到了王奶奶的窗口,她們開的好漂亮哦——白的花、紫的花、粉的花,牽牛花的顏色多美麗啊!漂亮的牽牛花是那么的開心——一路吹著快活的小喇叭……向王奶奶張開了笑臉,牽牛花為什么那么開心啊?哦,是她愷出美麗的鮮花,給王奶奶帶來了快樂呢!她開心的向王奶奶問好:“滴滴答,滴滴答,王奶奶,你好哇!”牽牛花的快樂就是丁丁的快樂,牽牛花的問好就是丁丁的問好,牽牛花實現了丁丁的愿望。此處,讓孩子們體會到只要付出就會有收獲,就會得到快樂。要通過朗讀體會實現愿望以后的快樂。這種快樂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活潑親切,快樂喜悅!
王奶奶看到了美麗的牽牛花,她感謝丁丁“謝謝你,好孩子!”牽牛花幫助丁丁實現了愿望,丁丁感謝牽牛花“謝謝你,好朋友,幫我實現了自己的愿望!”這樸實的話語中使人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感激之情,人人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所有幫助過你的人。帶著感謝之情讀最后一段。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卻讓我們讀到了丁丁美好善良的心靈,也讀到了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而不斷努力付出的意志,更讓我們看到了丁丁一顆感恩的心。也讓我們明白,許下美好的愿望就要付諸行動,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挫折都不要放棄,而且在努力地過程中還需要別人的幫助。
著名教育家張?zhí)锶粝壬赋觯?ldquo;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也是讀,第三還是讀。”“不僅要把書讀起來,還要讀出味來。”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
“樓上的王奶奶上了年紀,不能下樓了。”這句話淺顯易懂,看似波瀾不驚,可是在這樸實的文字背后我們卻能讀出更多的意蘊。一個上了年紀不能下樓的老人生活該是什么樣子的呢?孩子們發(fā)自肺腑的言語不能不打動人:王奶奶一個人在家很孤單。王奶奶不能看到美麗的風景。沒有人陪王奶奶說話,她的日子過得很苦。王奶奶的這種狀況我們可以用些什么詞語來概括呢?(足不出戶、度日如年、枯燥乏味、苦不堪言…… 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孩子們冰清玉潔的心靈堪比“丁丁”,你想為王奶奶做點兒什么,讓她不孤單,讓她開心呢?——孩子們積極踴躍都想為奶奶做點兒實事:有的要去陪王奶奶,給王奶奶講故事,有的也要像丁丁一樣,甚至要到王奶奶家去種花,有的要去給王奶奶表演節(jié)目,有的還動員家人一切關心王奶奶……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心總動員在孩子們心里悄然展開,我可以相信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是會踐行自己的諾言的。
《牽牛花》 篇6
上周我上了一節(jié)五年級的信息技術課《牽牛花兒開》,我把整堂課都錄了音,課后在聽錄音時我發(fā)現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首先,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夠明晰,在備課的時候,雖然我明確分好了每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如何進行,而當我真正的實際上課的時候,發(fā)現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為了照顧學得慢的學生,我就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同展開,本是想照顧到大多數,結果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清晰,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該練習什么,也始終不清楚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這點上,我意識到,課堂上必須有大局意識,當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之后,就果斷的進行下面的內容,使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明晰。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那部分領會的比較慢的同學,在布置了新的任務讓學生做的時候,可以對那部分學生單獨輔導,這樣會在不耽誤整體進度的基礎上照顧到更多的學生,使每位同學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雖然收獲的多少不同,但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其次,我上課時的聲音過于平淡,沒有輕重、緩和,聲調平淡,沒有通過聲音的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致使有些學生上課感覺無趣,進而不認真聽講,以后我會在這方面加強,注意將我的語言變得豐富些,帶些神秘感,爭取讓學生有始至終能夠跟著我的教學過程,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第三,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課堂上講的有點多,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學習軟件的操作,增長信息素養(yǎng)。在這個課堂上,教師者應該是一個完全的引導者,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自己表述,進而通過學生的演示、表述讓更多的學生掌握操作的步驟與過程。我在課堂上總是擔心學生不會,因此講得有點多,這種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可能當時會了,但不是通過他們自己探索出來的,下節(jié)課可能就忘記了,所以,教師還是應該更多的引導學生,這樣才是他們真正的學會了。
第四,本節(jié)課堂上的紀律不是十分的好,究其原因,我的語言平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沒有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或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來約束學生的行為。現在學生的已經有了很強的競爭意識,如果課堂上老師表揚了哪位同學,他們都會有種超過他的想法,這種不自覺地競爭意識就使他們更好的上課,更認真地聽講。
縱觀全課,我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這使我意識到,我必須盡快加強各個方面的學習,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工作,不斷地向其他教師學習,多聽他們的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當我的教學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后,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牽牛花》 篇7
之一
北京市海淀區(qū)羊坊店中心翠微小學 趙蕓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牛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牛花美麗身影的故事,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牛花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牛花,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牛花也給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牛花,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牛花的錄像引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牛花的外形及特點;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牛花之間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牛花作為問題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qū)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更多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fā)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牽牛花錄象,圖,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 新課
1、(出示牽牛花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牛花。板書:牽牛花
牽牛花是一種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牛花吧。(放牽牛花錄象)
問: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指名自由發(fā)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牛花,他不僅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牛花,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牛花之間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牛花)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范讀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課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老師帖詞,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牛花;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牛花的愿望,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fā)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組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
>
《牽牛花》 篇8
把自己的生命之藤攀升到竭盡能及的高度。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攀緣的牽牛花》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攀緣的牽牛花》閱讀原文:
牽牛花屬旋花科,俗名叫喇叭花。我從小就常看到這種花,它們通常纏繞在籬笆上,有時還爬上宅院的墻頭,開著紅白藍紫各色的花朵。因為司空見慣也就不以為意了。
然而令我詫異的竟是它們呈現出了奇特的景象!譬如有的牽牛花附著挺拔的小白楊攀緣而上,并伴隨著它的軌跡絡繹地點綴著綠葉和花朵;有的牽牛花將莖蔓盤繞在龍爪槐的樹冠上,為其編織著美麗的花環(huán);還有幾株牽牛花的縷縷藤蔓居然牽著柳樹垂下來的枝條齊驅競上,直至樹頂,從樹上往下看宛如一簾彩色的瀑布。
按說,作為一種爬秧草本植物攀緣到這個份上可謂是風流倜儻了,但它們看重的卻是把那些喇叭似的花抑或花似的喇叭開到高處,想達到“居高聲自遠”的效果。可見,它們追求美好理想的境界有多么高!
為此,它們要把自己的生命之藤攀升到竭盡能及的高度。
牽牛花當初只是從泥土中鉆出的一株稚嫩的幼苗。后來嫩綠的梢頭剛一蜷曲軟顫,就敏感地意識到自己的軀體是上蒼安排的,只能爬行而不能筆挺地直立了。面對殘酷的現實,它只能退一步想,只要有夢,有追求,那么追求美的目標就會讓心靈之火燃燒得更旺!這時我發(fā)現它們嫩綠的梢像蛇頭一樣無時不回旋向上,尋覓與它合作的伙伴——小白楊、龍爪槐、垂柳、欄桿……為此,它們開始了挑戰(zhàn)自我的攀緣,與命運抗爭了!
它攀緣的過程,讓我領略了它的可貴品格。它遵守行為規(guī)范一一攀緣要消耗大量體能,但它很本分,不像菟絲子那樣寄生在蓬麻上,正如古詩所云“菟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它對自己的合作者(小白楊、龍爪槐、垂柳等)平等互惠,既借你攀緣升高,也為你披紅戴綠來裝扮。它攀緣時一絲不茍。非常執(zhí)著。它上邊的嫩梢頭邊察看路徑邊呈螺旋式攀升,它下邊的藤蔓從下至上擰麻花似的越勒越緊。照這樣的路數循環(huán)往復,晝夜不停。再就是它攀緣的時節(jié)恰逢炎熱的夏季,它不僅遭遇烈日灼烤的煎熬,而且還遭遇暴風驟雨的輪番蹂躪。夏季的洗禮,讓它更加堅忍不拔,超越非常。
金秋的第一個清晨,秋高氣爽,朝霞艷麗。我懷著歡悅的心情又來到那個因牽牛花的攀緣而出現奇景的地方。當我再一次看到白楊、龍爪槐和柳樹上的牽牛花時,它們的秧藤、綠葉更加堅韌和簇新,并且從葉柄處又綻開了一茬新花。由于朝露的滋潤,喇叭狀的花朵更是挺脫、光彩照人了。我便情不自禁地走近它細看,那花朵的口腔里含著紅旗中的一枚五角星正噴吐欲出呢,此時我仿佛聽它傳送著莊嚴的樂曲,頃刻間在我的耳畔、心中響起。于是,我下意識地立正站直,舉目矚望那攀緣在高處的牽牛花,漸漸地,眼眶里溢出了淚水……
(選自20xx年9月6日《北京晚報》作者王德順 有改動)
《攀緣的牽牛花》閱讀題目:
1.第2段文字,運用_____________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畫線句子強調的內容是_____
3.第4段,加粗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牽牛花在攀緣的過程中,表現出哪些可貴品格?(請用①、②……標明你答了幾點)
5.從第2段中摘抄與第7段畫線部分相照應的文字。
《攀緣的牽牛花》閱讀答案:
1.排比、擬人、比喻 喇叭花呈現出了奇特的景象
2.喇叭花看重的是把那些喇叭似的花抑或花似的喇叭(把花)開到高處,想達到“居高聲自遠”的效果。
3.追求美好理想。
4.要點:①遵守行為規(guī)范;②對自己的合作者平等互惠; ③攀緣時一絲不茍,非常執(zhí)著; ④夏季的洗禮,讓它更加堅忍不拔,超越非常。
5.它們呈現出了奇特的景象。
以上就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攀緣的牽牛花》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牽牛花》 篇9
設計思路:
進入中班后我班開展了水墨畫的教學,兒童一般都習慣硬筆在較硬的材料上涂邪,水墨畫無論從筆、紙、還是顏料上的習慣完全不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已有良好的執(zhí)筆、洗筆習慣,對水墨畫產生興趣。但孩子的表現力與成人不同,因而在活動中一方面讓家長了解老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展示孩子畫畫方面的真實情況,希望通過這一活動讓家長能根據孩子的特點在家進行有效指導或有一個正確的觀點不要打擊孩子的繪畫積極性。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墨顏料、毛筆畫出牽牛花,繼續(xù)學習側鋒的筆法。
2、有良好的執(zhí)筆、洗筆習慣,
3、能較仔細的觀察畫面,對水墨畫產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觀察過各種美麗的花
2、每人一張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幼兒執(zhí)筆、洗筆的姿勢與方法以及筆法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
《牽牛花》 篇10
奶奶上了年紀,不能下樓了。丁丁想讓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他向同學要了幾顆牽牛花種了。種在陽臺的花盆里。不久,牽牛花長出了幼芽,丁丁盼望牽牛花快快長大。
一天晚上,丁丁夢見牽牛花對他說:“給我一根竿子,或者一條繩子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愿望。”
丁丁醒來,記著牽牛花的話,就找來一根竹竿。牽牛花攀著竹竿往上爬,一路上吹著快活的小喇叭。奶奶看著青翠綠葉和美麗的牽牛花,心里十分高興。
丁丁很感謝牽牛花,因為它幫自己實現了愿望。
《牽牛花》 篇11
牽牛,屬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纏繞草本。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的《牽牛花》現代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牽牛花》現代文閱讀原文①手種牽牛花,接連有三四年了。水門汀地沒法下種,種在十來個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復用著的,無從取得新的泥來加入,曾與鐵路軌道旁種地的那個北方人商量,愿出錢向他買一點兒,他不肯。
②從城隍廟的花店里買了一包過磷酸骨粉,攙和在每一盆泥里,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墻腳,從墻頭垂下十條麻線,每兩條距離七八寸,讓牽牛的藤蔓纏繞上去。這是今年的新計劃,往年是把瓦盆擺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這樣,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墻頭;隨后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待不勝重量時重演那老把戲;因此墻頭往往堆積著繁密的葉和花,與墻腰的部分不相稱。今年從墻腳爬起,沿墻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會好一點兒;而且,這就將有一垛完全是葉和花的墻。
④藤蔓從兩瓣子葉中間引伸出來以后,不到一個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墻頭了,每一個葉柄處生一個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轉黃萎去。據幾年來的經驗,知道起頭的一批花蕾是開不出來的;到后來發(fā)育更見旺盛,新的葉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時的花蕾才開得成。
⑤今年的葉格外綠,綠得鮮明;又格外厚,仿佛絲絨剪成的。這自然是過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開,可以推知將比往年的盛大。
⑥但興趣并不專在看花,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畢回來,不覺總要在那里小立一會兒。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并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回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出二三寸長的新條,綴一兩張長滿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是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有時認著墻上斑剝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剝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見;在這樣小立靜觀的當兒,卻默契了“生之力”了。漸漸地,渾忘意想,復何言說,只呆對著這一墻綠葉。
⑦即使沒有花,興趣未嘗短少;何況他日花開,將比往年盛大呢。
(原載《北斗》創(chuàng)刊號,1931年9月20日)
《牽牛花》現代文閱讀題目1、給③段中的加點字注音:
倒;勝;稱;垛。
2、第三段有“老把戲”一詞,請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老把戲”指什么,有什么修辭效果。
答:
3、本文表現牽牛花“生之力”的精彩文字不少,請在文中將它劃出,并在旁邊寫批注文字。
4、正如梁實秋對白貓王子極端寵愛一樣,葉圣陶對他的牽牛花也是呵護有加、心神系之的,請在文中把表現葉圣陶愛花的關鍵內容劃出來,并在旁邊寫批注文字。
《牽牛花》現代文閱讀答案1、dào;shēng;chèn;duò。
2、“老把戲”指牽牛花的末梢倒垂下來,嫩條重新“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的現象。“把戲”常指雜技、花招或蒙蔽人手法,將它用在牽牛花身上,賦予牽牛花一種主動意識,流露出作者對牽牛花的疼愛之情。
3、如:(1)“隨后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待不勝重量時重演那老把戲。”(“倒垂”寫出茂盛;“蛇頭一般”比喻嫩條長得快;“演那老把戲”是比擬,流露疼愛。)(2)“藤蔓從兩瓣子葉中間引伸出來以后,不到一個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墻頭了”(長得快!)(3)“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并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回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了二三寸長的新條,綴一兩張長滿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是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有時認著墻上斑剝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剝痕之上”(“看似……卻……”強調“無時不回旋向上”;“停一歇”之后寫牽牛花生長極快;主人的“想”,起到側面烘托的作用。)
4、(1)“無從取得新的泥來加入,曾與鐵路軌道旁種地的那個北方人商量,愿出錢向他買一點兒”(費錢旨力費心之照顧)。(2)“從城隍廟的花店里買了一包過磷酸骨粉,攙和在每一盆泥里,這算代替了新泥”(急中生智,悉心照料)。(3)“今年從墻腳爬起,沿墻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會好一點兒”(心為花想,喜愛有加)。(4)“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畢回來,不覺總要在那里小立一會兒”(精神寄托)。
《牽牛花》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五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情趣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3、(出示課件:牽牛花的圖)瞧,多么漂亮的牽牛花呀!
牽牛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聯(lián)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牛花(出示牽牛花形狀的詞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牛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牛花到藤蔓上去,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牽牛花”后面的詞語。
2、誰還記得,《丁丁和牽牛花》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一)先通讀全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幾個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4、你會用“盼望”這個詞語說句話嗎?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
學習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小組中評一評。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會對丁丁說些什么?
(三)丁丁最后實現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準備怎樣感謝牽牛花?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平時又是怎樣孝敬長輩的?
三、課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為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練習說話。
2、學了這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
1、這一課有哪些左右結構的生字?(陽、對、給、記、路、吹)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2、寫這些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3、學生描紅
《牽牛花》 篇13
一、說教材
《小鳥和牽牛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選學課文,文本內容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小鳥和它的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學生一讀就能懂。在開學的時候,我已經引導學生進行了自學,大部分孩子對故事內容已經非常熟悉,所以當我得知自己要上這篇課文時,心中是擔心而害怕的。但后來針對文本的特點和學生認知的實際情況,我經過仔細斟酌,還是確定了以下幾條教學目標。
二、說目標
1、通過重組教材,挖掘和創(chuàng)造課文空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2、通過說、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3、通過朗讀感悟和想象體驗,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三、說教學設計及教學感悟。
1、著眼課文空白處,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這是本堂課我最感到自豪的一點,因為能夠獨立的處理教材是一個教師水平的體現,任教四年來,雖然在一直在不停地學習,但直至近來才真正理會“教材不過是模本”,“教材要為我所用”的含義,嘗試著對教材通過不同形式的挖掘和處理,以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之前,我對文本進行了反復地研讀,發(fā)現文本本身有七個自然段,將近*五百多個字,對學生來說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如果不進行取舍顯然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我肯定無法進行任何有效地語言訓練。考慮到與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進行大膽地取舍,選擇幾個重點段進行扎扎實實地語言訓練。所以,我在設計的時候,選用了符合我教學目標的第一、二、五、六,四個自然段著重展開教學。同時為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還在反復地比較中,確定了幾處比較有效的課文空白點,促進學生的想象,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抓住文本空白,引導學生想象小鳥會與好朋友做哪些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小鳥沒有生病之前,與伙伴們幸福愉快的生活,為下文能更好地體驗小鳥的孤獨和伙伴之間深切的友誼做好了鋪墊。在第二段的教學中,我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展開想象,暢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和想法,由此遷移到小鳥的感受,為指導朗讀奠定了情感基礎。而最成功的一處想象,是我挖去了文本的兩個自然段,特意創(chuàng)設的。首先我從文本引發(fā):“小鳥那么痛苦,如果你是它其中的一位好朋友,會想出哪些好辦法來安慰它?”讓學生將自己作為故事的一個人物展開想象,在學生盡情暢談的基礎上,來學習文本中的“牽牛花”一節(jié),在體會牽牛花的堅持不懈和甘為朋友付出一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的朗讀,讓孩子將想象和仿寫相結合,這是本堂課最出彩的亮點。
2、抓住重點段、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牽牛花”一段是本文的重點段,體會牽牛花的精神是本課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可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牽牛花精神的體會總是不夠到位,于是,我就利用自己的范讀,讓學生在我的讀中去感受,這一招果真很效果,學生思維馬上就跟上來了,可是我覺得這還不夠,于是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了牽牛花的這種堅持不懈”,通過引導學生找重點詞句、學著牽牛花做動作、讓學生想象“牽牛花就象你現在一樣頭也酸了,背也痛了,她當時會想些什么呢?”的方法,讓孩子多維的感知牽牛花的精神,這樣他們的朗讀才會有真情實感,他們模仿寫作的東西才會更有血有肉。
四、說遺憾
一堂課下來,總會留下各種遺憾,我的課也不利外:
1、課時安排比較緊張,許多孩子的習作沒寫完就下課了,放到后一節(jié)課,從連貫的情感上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破壞吧!
2、在引導學生做動作的過程來看,雖然意圖是讓孩子感受牽牛花的艱辛,但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爆發(fā)出來的笑聲,成了本堂課最不和諧的音符。
《牽牛花》 篇14
你喜歡花開朵朵的牽牛花嗎?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網絡整理的《牽牛花》閱讀題目及答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牽牛花》閱讀原文①不管我的住室多么狹小,我還是喜歡在室內硬擠上幾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觸到一點兒青蔥碧綠的草木,精神就會為之一爽。不過,我養(yǎng)了多年山茶、白蘭之類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為在我偶爾離家十天半月之后,回來時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②無意中我種上了牽牛花,當然不把它當作一回事。可是它卻一蔓繁花,滿窗濃綠。一株牽牛一天可開花十幾二十幾朵,一開就是幾個月,天天如此,從不爽約。倚墻緣壁的牽牛花蔓就像是一道綠色瀑布,陽光下那點點盛開的花兒泛著微光,宛然是滿天的繁星,令我滿目生輝,心曠神怡。而它要求我的只是早晚為它澆足兩次清水而已。我不禁對它產生了尊敬之情。
③牽牛花平凡而不矯飾。它的確沒有特別嬌艷的□□,但它的花形花色,都開朗明凈,竟是別有一番。尤其是那白色的牽牛花,它的色彩與心地都同樣是那樣的。
④牽牛花總是迎著黎明開放,而在黃昏前萎謝。生命誠然短矣,但它卻與光明同在。它為迎接光明而生,為送走黑暗而死。
⑤但是,我發(fā)現牽牛花的枝蔓和主蔓,一經下垂,幾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決無例外。原來它們都只能向陽、向上飛快地生長,萬一因為沒有附著之處而下垂時,幾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⑥我真的敬重起牽牛花來了,因為,它使我凜然地感恐懼:啊,原來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牽牛花》閱讀題目1.解詞
心曠神怡:__________
宛然:_________
2.文章已分了三部分,請寫出第一部分的段意
3. 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內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A 姿色 純潔無瑕 風致 樸素大方
B 風致 純潔無瑕 姿色 樸素大方
C 風致 樸素大方 姿色 純潔無瑕
D 姿色 樸素大方 風致 純潔無瑕
4.牽牛花哪些特點使“我不禁對它產生了尊敬之情”?請分點概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寫本文的意思主要是:(用自己的話回答,不超過12個字)
《牽牛花》閱讀答案1.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仿佛,逼真的
2.“我”喜歡養(yǎng)花,又名的花木多不成功
3.D
4.生命力強 平凡不矯飾 獻身光明奉獻精神 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5.激勵人們不斷拼搏進取
以上是第一范文網小編分享的《牽牛花》閱讀題答案,歡迎進行學習參考!
《牽牛花》 篇15
目標:
1.學習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促進幼兒動手動腦的發(fā)展。
2.能平整地翻出牽牛花。
準備:
各色正方形彩紙、剪刀、牽牛花步驟圖。
重、難點:會看圖解折出牽牛花并翻開花瓣。
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小什么花呀,開滿竹籬笆呀,一朵連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猜猜我是誰呀?
2.(出示牽牛花范例)牽牛花有幾片花瓣?牽牛花開在哪兒?藤蔓喜歡往哪兒爬?牽牛花會怎么樣唱歌?
二、觀察牽牛花步驟圖,引導幼兒探索、交流。
1.觀察圖解,引導幼兒交流、探索折牽牛花的方法。
2.一個一個步驟引導幼兒嘗試折牽牛花。
3.教師重點解釋難折地方。
三、幼兒嘗試看圖解折牽牛花。
1.教師觀察,隨時適當指導和解釋示范。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孩子。
五、幼兒欣賞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悅。
幼兒欣賞自己折的牽牛花,復習歌曲《牽牛花》,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小牽牛花呀,開滿竹籬笆呀……”
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征,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欲望。
接著,幼兒制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guī)兔Γ涍^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制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后,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系,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牽牛花》 篇16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牛花》,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牛花有什么關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fā)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牛花又為什么能幫助他實現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牛花對他說話,牽牛花會怎樣對他說?
老師讀牽牛花的話,請同學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fā)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愛
愿望 實現
《牽牛花》 篇17
閱讀理解主要用來考查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為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這篇一窗牽牛花閱讀答案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提高閱讀、鑒賞、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閱讀風中蕭《一窗牽牛花》一文,完成18-21題。(20分)
①十五歲的她,倔強,叛逆,經常逃學去網吧,還跟社會上一些人有了來往。不管母親怎樣苦口婆心地勸說,甚至哀求,她依然如故。
②那次她逃學跟一幫朋友出去爬山玩,偏找陡峭的地方走,結果摔下山泉。所幸并無大礙,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醫(yī)生說,須躺在床上靜養(yǎng)三十月,右腿不能亂動。
③病房里靜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見了。她躺累了,掙扎著想起身,腿卻鉆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動。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陣疼襲來,她心里忽然浸過無邊無際的恐懼,反復糾纏著母親問:“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親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說:“會好的,你躺著別動,過幾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④她哪里受過這樣的苦呢,只嚷嚷著難受,她發(fā)脾氣,摔東西,哭鬧不休。母親日夜守著她,像照料嬰兒般呵護著她。自己因為疼痛和難受,病房里的時光,慢成了黑白的長鏡頭,晝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覺得每一分每-秒都是煎熬。
⑤母親耙掌里的君子蘭①搬了來,放在病房的窗臺上。母親說:“這是你十歲時從外婆家里搬回的,剛開始你勤快地天天澆水,差點澆壞了……”她轉過頭,望一眼那蒼綠的君子蘭,搖搖頭說,不記得了。
⑥幾天后,從君子蘭旁邊拱出兩片小小的嫩葉兒,探頭探腦的,都以為是棵草。隨著葉子漸漸長大,母親沖著她驚訝地說,原來最一棵牽牛花啊。她側頭望過去,細細的莖蔓,嫩綠的葉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歡。母親找來一根竹竿插上,纖細的莖蔓便順著竹竿向上攀爬著。白的墻,白的床單,那一抹新綠格外引人注意。牽牛花的莖蔓攀著竹竿一圈一圈向上,她一圈一圈數著,1,2,3……她想起了蹦跳著一級級數臺階的快樂,想起了走在陽光下輕快自在的感覺。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她曾經擁有么多快樂和幸福。她漸漸安靜下來,不再亂發(fā)脾氣,不再吵嚷哭鬧。
⑦早上醒來,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臺,心里滿是期待:牽牛花的蔓又長高了沒有?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纖細的莖蔓那樣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頂端,伸出毛茸茸的觸角張望著。母親用竹竿搭了個小花架,它順著爬了上去,把一個窗臺,纏繞得綠意盎然。
⑧寂靜的病房里,她安靜地望著窗臺上的牽牛花。以前,她見過路邊的牽牛花,但她從來不知道, 牽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時每刻都在向上飛快地生長,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會讓她驚異,呀,又長這么高了。
⑨牽牛花的蔓牽著她的目光,莖蔓攀到哪兒,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兒,一心,也就跟著柔軟細膩起來。牽牛花每抽出一片新葉子,她心里就會生出一些小小的歡喜和期待。她再也教不清牽牛花的蔓蟯了竹竿多少田,只看到,每一片葉子,都朝向窗外的陽光。
⑩牽牛花開的時節(jié),她已經可以下床走動了。她回學校認真讀書的樣子,如一朵悄然開放的牽牛花。
⑾多年后,她接母親來家里住,母親看著滿陽臺的牽牛花,笑著問:“怎么都是牽牛花啊?”她答道:“喜歡啊!”
⑿她忽然想起問:“那年,那盆君子蘭一直都放在室內,怎會長出牽牛花啊?”
⒀“我特意種上的。”母親淡淡地說。
⒁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纏纏繞繞的都是那一窗濃綠的牽牛花。
(有刪改)
【注】①君子蘭: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葉子寬帶形,花漏斗狀,紅黃色。喜濕潤,過度澆水易致病。
18.文中的牽牛花,一路伴隨著“她”的成長。請結合課文內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a 掉傷住院時 ①
b 回校讀書時 牽牛花和她一起綻放
c 長大獨立后 ②
d 得知真相后 ③
19.聯(lián)系具體語境,回答下列兩小題。(4分)
(1)請說出你對第⑦段中加點詞語“牽”的理解。(2分)
答:
(2)簡要說說第⑤段劃線句子的省略號中所隱含的意思。(2分)
20.請結合上下文賞析文章的第⑩段。(4分)
答:
21.閱讀下面的鏈接文字并回答問題。(6分)
【鏈接】醫(yī)生剛一離開,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掙扎著,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氣喘吁吁。他探頭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泰格特《窗》)
本文中的第⒀段與鏈接材料中“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請說出兩位作者這樣設計的用心有何異同。
答:
一窗牽牛花閱讀答案
18.
a 掉傷住院時 ①母親種植牽牛花,給她希望,讓她快樂
b 回校讀書時 牽牛花和她一起綻放
c 長大獨立后 ②種植牽牛花,喜歡牽牛花
d 得知真相后 ③懷念母親為她種植的牽牛花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應抓住表格中已知的內容進行回答。“回校讀書”這一情節(jié)出現在第⑩段。照此可以推斷出其他內容出現的相應段落,然后根據這些段落進行概括。
19.(1)以擬人的手法,表現了牽牛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她”完全被牽牛花所吸引,所陶醉,抒發(fā)了“她”對牽牛花的喜愛、迷戀之情。 (2)現在我在花盆里種上了新的種子,希望新的生命的萌發(fā)、成長,為你帶來啟迪,讓你對未來充滿希望,開始新的人生。(符合全文的語境即可) 解析:(1)考查對文中詞語的理解和把握。牽牛花是植物,不會真正地牽“她”的目光。這里一方面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了牽牛花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寫出了牽牛花對“她”的吸引力。(2)考查對標點符號用法的把握。完成時,要把差點被澆壞了但現在還是很蒼綠的君子蘭和現在的“她”聯(lián)系起來。
20.第⑩段語句短小,語調輕快,畫面優(yōu)美,描寫了牽牛花改變了“她”,給了“她”新的生命力。運用比喻,將痊愈的“她”比作一朵悄然開放的牽牛花,表現了“她”努力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給人無限的力量與希望。(表述通順,意思對即可)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語句的賞析。完成時,可從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動詞的運用、語句的形式、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等角度進行賞析。第⑩段中,從“如”可知此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把“她回學校認真讀書的樣子”比作“一朵悄然開放的牽牛花”,無非是為突出“她”讀書的認真。
21.原文作者的設計用心是給病中的“她”以希望,讓“她”從牽牛花中汲取力量,獲得新生。而鏈接材料的作者的設計是表明病人對生命已經絕望,生的路途已經被一堵墻堵死,所以兩者的設計在寫法上雖然相似,但用心卻是相反的。(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看似考查對寫作手法的把握,實則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難度。完成時,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理解。比如,本文中的“她”因為牽牛花才對生活重新亢滿了希望,所以作者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讓“她”從特意種上的牽牛花獲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