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課前對話,在拓寬外延中感受柳樹之情思。
1.同學們,水鄉中常見到柳,這些柳給你什么印象?看到這些柳,你想到哪些詞語?(學生自由說:柔美.纖細.輕盈.婀娜多姿.風情萬種……)
2.古往今來,很多詩人愛寫柳,背背你積累的關于柳的詩詞。(出示柳的詩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纖細.柔軟)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以柳喻風的柔,可見柳之柔)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如煙柳絮,楊柳依依,柔美)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玉門關外春風不到,柳便無法生長)
師:柳,依水而生,臨風搖曳,給人的印象總是纖柔婀娜多姿,文人們借柳寄予的也多是思鄉戀友的情懷,這是尋常柳。 (板書:尋常柳)
二、多角度賞析,由外而內地感知柳樹之神奇。
(一)圖文中看柳——感受外形的獨特
1.昨天,我們初識了一株不尋常的柳——青海高原一株柳。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文中的這幅插圖,你眼中的柳樹長得如何?在作者眼中,這又是一株怎樣的柳?(能用文中一個詞說說?) (板書:神奇)
2.屏顯第二段,生齊讀。
3.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株柳的世界,多角度地欣賞,去感受它的神奇。
4.課文有一個自然段直接描寫這株柳樹的樣子?——(屏顯:第5自然段)請大家默讀這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樣的柳?從哪些關鍵詞句中讀出這些感受的?
5.(屏顯)方法點撥:閱讀狀物寫景的文章,邊讀邊想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我們要想象這株柳的形象,思考這株柳的特點。
(巡視:圈畫關鍵詞句,用一兩個詞語寫自己的閱讀感受,這就是批注!)
6.學生自讀,主要引導從以下幾方面交流:
粗壯.茂盛:
“兩合抱粗”——兩個人合抱,樹干粗壯。沒見過這么粗的柳。(做動作)
(少見的粗壯)
“濃密的樹葉覆蓋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樹陰”
——相當于兩三個教室頂那么大,茂盛.繁茂.枝繁葉茂
——具體數字讓人真切感受少見的茂盛
粗實.堅硬:
“生鐵鐵錠的色澤”——飽經滄桑與風霜。鋼鐵給人的感覺是堅硬無比的
(用鐵寫樹,這個寫法獨到卻又恰當地寫出這株柳與眾不同的堅硬)
“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濃綠茂盛).綠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