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卜算子?詠梅》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詠梅、猶有、花枝俏、爛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詞的內容,感悟梅花的不同的品性和精神;并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毛主席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詞這種新的藝術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作者、作品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主席寫的一首詞:《卜算子 詠梅》。(板書)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里有贊美的意思。〖“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贊美的意思。〗
二、初讀全詞,感悟大意
過渡:毛主席在這首詞中,贊美了梅花的什么呢?多媒體出示整首詞。
1、自由輕聲朗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學生朗讀。
3、教學生字詞:送春歸、懸崖、百丈冰、花枝俏。
4、默讀,想一想,這首詞主要寫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
三、細讀全詞,理解內容
過渡:這首詞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下面我們來細細地閱讀。
1、講讀上闋。
⑴ 指名朗讀。
⑵ 逐句研讀。
①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1、2兩句詞的意思。討論:“風雨”把“春天”送走了,是誰把“春天”迎來了呢?要求懂得: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主席的眼里,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 “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后,板書:“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開得怎么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 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俏麗的梅花,多媒體展示:“梅花”。
⑶ 小結。想一想,毛主席贊美了梅花的什么精神?(不畏嚴寒。)
⑷ 齊讀。
2、講讀下闋。
⑴ 默讀。思考:毛主席在下闋又贊美梅花的什么精神?
⑵ 指名誦讀。
⑶ 逐句研讀。
①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么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為什么?學生交流后,板書:“叢中笑”
② “她在叢中笑”。毛主席用的是“女字旁”的“她”?在毛主席的眼中,梅花就像一個怎樣的人?
⑷ 小結。春天,百花在競相開放,世界非常美麗。梅花不與春光爭艷。她看到山花爛漫的春天,卻笑逐顏開。這就是梅花!
⑸ 齊讀。
3、配樂朗讀全文。
過渡:當嚴冬來臨,大地冰封,萬里雪飄,冰凌懸掛于危崖,朔風呼嘯于曠野,可是梅花卻凌寒獨放。當溫暖的春天來臨,山花爛漫,遍野飄香,梅花卻躲在萬花叢中會心地笑了。這樣的梅魂,這樣的梅骨,這樣的梅神,怎能不令人喜愛、贊美呢?請大家聽配樂朗讀。
四、探究閱讀
過渡:宋朝的愛國詩人陸游,也寫了一首“詠梅”的詞。
1、比較閱讀陸游的《詠梅》:
⑴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并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么樣的?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