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學設計
教 材 分 析 本課的兩首古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劉禹錫有關黃河的詩歌。《涼州詞》寫的是邊塞的荒涼,《浪淘沙》寫的是黃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較長。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了解詩歌的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3.體會詩人是怎樣展開豐富的想象的。 教學重難點了解詩歌的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是本課的學習重點,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是學習難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第 一 課 時教 與 學 活 動 過 程教 師 點 撥學 生 活 動備注一、 導入新課:我們剛剛學習了有關長江的文章,同長江的熱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黃河的凝重、悲涼。從古到今,黃河也是詩人們描寫的對象之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有關黃河的詩歌。 二、學習《涼州詞》。1.簡介作者王之渙。2.解釋題目。3.初讀課文。4.理解詩意。 5.想意境,悟詩情。(1)自由讀詩歌,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生讀詩并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到:這首詩通過描寫邊塞、玉門關的荒涼,表達了作者的孤獨、悲涼的心情。6.練習背誦。。 三、學習《浪淘沙》。1.初讀課文。播放錄音,范讀。2. 理解詩意。 3.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再讀詩歌,思考: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樣體會到的?4.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想象詩歌描寫的情景,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5.練習背誦。 四、體會詩人是怎樣展開豐富的想象的。自讀詩歌,想一想詩人是怎樣展開豐富的想象的? 五、填寫“我的視角”。閱讀丁丁、冬冬的視角,自讀課文,填寫“我的視角”。六、配樂朗誦詩歌。 播放錄音,范讀。自由練讀,指名朗讀,分男女生朗讀。 (1)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理解詩意。(2)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有感情地齊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先自由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分男女生朗讀。(1)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理解詩意。(2)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討論交流,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先自由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結合詩句具體談。 先小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涼州詞 浪淘沙黃河遠上白云間 九曲黃河萬里沙 一片孤城萬仞山 孤獨 浪濤風簸自天涯 蜿蜒曲折 羌笛何須怨楊柳 荒涼 如今直上銀河去 流程長春風不度玉門關 同到牽牛織女家 作業設計:1.背誦并體會詩的思想感情。2.《同步學習與探究》。3.預習下一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