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千年夢圓在今朝》教學反思
2011年5月,本人執教《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參加校際的優質課比賽,深受評委與同行們的好評,榮獲了一等獎。但是反思一直遲遲未動筆,今天,我就從教材簡析、設計理念、教學思路、教學重點、教學亮點等幾方面進行細細梳理吧。
一、教材簡析:
《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的嘗試和追求,重點記敘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在廣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標志著載人航天的千年夢想終于實現了。文章熱情地贊揚了中國航天工作人員熱愛祖國、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
二、設計理念
《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篇課文淺顯易懂,六年級學生能理清課文條理,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教學本篇課文重點是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科技內容的敘事性作品時,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學習本課要重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引導學生感悟現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個人努力之外,還要加強合作,突出團隊精神。
三、教學思路
1、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這堂課一開始,我播放了“神舟五號”發射時的真實場景,在播放的同時,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讀了描寫發射時的片斷。然后問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
這樣設計,為的是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有種澎湃的心情涌上心頭,為祖國感到驕傲,同時也激起了學生閱讀本文的欲望。
2、初讀課文,理情條理
我在談話揭題后,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數千年來的飛天夢是怎樣變為現實的?”引導學生理情課文的線索:古代描繪飛天夢想——明代萬戶試飛失敗——人造衛生的發射成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3、集體反饋,品讀感悟
在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后,我引領學生直奔課文的重點部分。雖然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很緊張,但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我還是給了學生比較充分的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反復朗讀。讓學生抓住了能夠“辛勤努力”的問句,如抓住“一百一十多個”、“三千多個”體會到參與完成這項工程的單位非常多,工作人員的忘我工作,不努力,默默奉獻的精神,在語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情感朗讀,不僅感受到語言文學的魅力,而且受到情感的熏陶。
4、閱讀鏈接,升華感情
在課堂教學將要結束時,我安排了一個拓展朗讀,飛天夢的實現,讓富有激情與魅力的炎黃子孫怎能不高興自豪,怎能不歡欣鼓舞呢?請同學們用真摯的感情、自豪的情感朗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炎黃飛天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自豪,驕傲的情感,再次升華對祖國熱愛和贊美的感情。
5、總結全文,暢談感悟
在總結全文時,我深情地根據板書進行總結,中華民族載人航天夢想的實現,是幾代人的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的回報,是無數航天人辛勤耕耘、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結晶,哪么,同學們有何感想,有何感悟呢?引導學生體會科學技術人員的科學精神,用這種科學精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奮斗目標,使學生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這一設計收到了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