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姥姥的剪紙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中“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沿著這條主線,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通過動情地讀可以感受到姥姥對“我”的深情及“我”對姥姥的思念。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學習重難點】
1、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第一課時
【課時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3、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用“——”畫出正確的讀音。
擇(zháizé)菜刁難(nánnàn)數(shǔshù)九隆冬
薅(hāorǔ)草機靈(língling)三伏盛(shèngchéng)夏
2、讀完課文,填一填:
(1)說明姥姥是一個勤勞的人。(從書中選取一個事例)
(2)說明姥姥是一個善良的人。(從書中選取一個事例)
(3)說明姥姥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從書中選取一個事例)
3、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在相應的欄目下做出評價,用“√”表示。
★(吐字清晰,課文讀正確)
★★(聲音響亮,課文讀流利)
★★★(朗讀正確、流利、富有感染力)
二、課堂研討。
1、導入:有個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紙。為了表達他對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姥姥的剪紙》。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檢查反饋預習導學:要求讀準“屯、擇、豬、爽”字音、辨析“豈、刁”字形、聯系上下文理解“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詞義)
3、再讀課文,學生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剪紙技藝高超,深入人心。
第二段:(第4~6自然段)講述了我刁難姥姥,姥姥依然能盡展才藝。
第三段:(第7~12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了與“我”的濃濃深情。
第四段:(第13自然段),講述了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的“我”的掛念,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
4、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法引導:抓關鍵段意)
課文主要講了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以及與“我”在一起的融融祖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