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作文輔導:談語言的修改
談語言的修改上一講講了文章內容的修改,下面繼續講語言的修改。作文的語言通順不通順,有沒有病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標準。語言不通順、病句較多,不僅使別人感到你的作文語言不合格,而且也要影響別人讀懂你作文的立意、內容,損失將是成倍的。作文的語言有沒有文采,有沒有佳句,又是作文優秀不優秀的重要標準。假如你的作文很有文采、里面又有一些叫人稱道的好句子,即使內容差一些,也會得高分的。所以修改作文時,一定要注意修改語言。
語言的修改有兩個層次:一是“從零下到零”,修改有毛病的字、詞、句子;二是“從零到零上”,把字、詞、句子改得更有文采。
一、字和詞的修改
字的修改主要是改錯別字(包括標點符號),這個問題這里就不多講了,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是修改作文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
使用不正確的詞的改正,放在修改病句里面一起講。這里主要講一講怎樣把詞“從零改到零上”。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句子:
①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拴;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走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來,說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拿過燈籠,一把拿下紙罩,包了饅頭,交與老拴;一手拿過洋錢,數一數,轉身走了。嘴里低聲地說,“這老東西……”
①是魯迅先生在《藥》這篇小說里寫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動詞換成了別的動詞。你們看,魯迅先生這段文字的生動、準確、形象是不是都給改沒啦?反過來說,假如先有第②句,請魯迅先生來修改,改成第①句,修改效果有多好呀!我們就要這樣地來修改作文里的詞語。在修改中要特別注意:
1、使用不同詞語表達同一語義的問題。有的意思,使用不同的詞語都能表達出來基本語義,但表達效果卻有不同。大家都知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春風又過江南岸”、“春風又到江南岸”這個例子吧,“綠”、“到”、“過”是不同的詞語,表達效果一樣嗎?
2、近義詞語的使用問題。上面舉的那個例子,兩句話里不同的詞都是近義詞,但使用效果就不一樣。下面是一位同學的《十字路口的老人》里面的一句話:
紅燈亮了,那個(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騎車一下子沖了出去,老爺爺(幫助警察維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喊他他像沒聽見似的,老爺爺就沖過去攔阻他,但沒有攔住,這時,前面正有一輛汽車快速通過,非常危險,老爺爺不顧自己也有危險,又大步沖向前,到底把那個人攔住了,看的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這句話里,有三個“沖”字,連續使用顯得單調、不準確,應當修改。修改后是這樣的:
紅燈亮了,那個人騎車一下子竄了出去,老爺爺喊他他像沒聽見似的,老爺爺就沖過去攔阻他,但沒有攔住,這時,前面正有一輛汽車快速通過,非常危險,老爺爺不顧自己也有危險,又大步跨向前,到底把那個人攔住了,看的人都長出了一口氣。
三個“沖”字,一個改成“竄”,一個保留,一個改成“跨”,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如果僅僅修改一個詞效果還不夠理想,就要考慮增詞或者刪詞,比如這個例子里的“又大步跨向前”,如果把“大步”刪掉,改成“一個箭步”,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