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詹天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
20、詹天佑
課型
新授
本課題教時數: 3 本教時為第 2 教時 備課日期 12 月 5 日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細讀課文,推敲文中的詞句。
2、感受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語句,訓練思維,發展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難點:理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教學方法與手段:方法:講授法 演示法 討論法 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詹天佑。(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
出示: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齊讀)(板書:杰出 愛國)
3、一說到詹天佑,我們就會想到哪條鐵路?(京張鐵路)
4、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讀: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這是一條完全由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二、學習“接受任務”
過渡:19xx年,詹天佑接受了清政府給予的任務,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的鐵路。(板書:接受任務)
1、消息一傳出來,人們有哪些不同的反響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看看是哪幾種不同的反響?
2、中國人: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
出示:消息一傳出來,全國轟動了,大家都說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了。
3、為什么說為我們中國人爭了一口氣(點擊“爭了一口氣”)這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當清政府提出修筑計劃時,帝國主義是什么態度?(出示第二自然段)(阻撓 要挾)
4、當時帝國主義是什么態度?
他們為什么要阻撓?(點擊:阻撓)(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爭奪”“進一步控制”)
出示:當時,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要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
他們見阻撓不成,又怎么樣?
要挾是什么意思?(點擊:要挾)他們是怎么要挾我們的?他們憑什么這么要挾?(當時請政府有什么弱點給他們要挾)
5、當時清朝政治腐敗,完全受帝國主義控制,他們百般阻撓、要挾,可是他們完全想錯了,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點擊引讀:自己的工程師,詹天佑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
6、我們可真是爭了一口氣啊!
7、中國人都覺得爭氣了,可外國人是怎么說的?
出示: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
a一起讀。
b這家外國報紙是怎樣地說?(點擊:輕蔑)什么叫輕蔑?你來讀一讀。
c你也來讀一讀,朗讀后你覺得帝國主義怎么樣?(囂張、自以為是)
d如果你是詹天佑,看了這張報紙有什么樣的感受?
8、他們憑什么這么說?
(出示:原來……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9、這段話中哪些詞語最能引起你的注意?(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無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