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教學設計一、單元總體分析和教學思路本單元主題是“道德修養”, 幾篇作品從各個角度對學生進行心靈上的熏陶:《紀念白求恩》是一篇共產主義精神的贊歌,《敬業與樂業》引領人們走進“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多一些寬容》提倡“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人的高貴在于靈魂》讓人們心靈“閃現出一種很動人的光彩”……。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使學生努力追求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從文體上看,本單元主要是議論文,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讓學生認識議論文的文體特點,這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閱讀教學中,反復誦讀是必要的、有效的基本的手段。創設課堂教與學的情境從而引導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引導學生暢談感受。可適當與其他學科滲透,通過活動,讓學生能有親身的體驗和感受,能產生事半功倍之效。 《紀念白求恩》贊揚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學習本文,可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關事跡,要引導學生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實質。還應注意學習文中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了解文中正反對比的方法的運用。《敬業與樂業》是一篇演講稿,文章標題就是提出了中心論題。總體結構是“總—分—總”式;語言也通俗易懂,生動有力。教學起點應從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體驗開始。學習目標擬定為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能清楚地說出名言警句對自己的教育作用,或針對名言警句說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理解反問、設問增強文章說服力的作用。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是一篇談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議論文,文章運用了舉事例,引用等論證方法,證明了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的道理。全文立論深刻,結構嚴謹,語言準確概括,論證有力。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學生能對“人的高貴”形成自己的認識,理解一個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人們在生活中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陋室銘》篇幅短小,是篇優美的抒情短文。通過贊揚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保持高尚節操、安貧樂道的情懷。本文句式整齊,駢散結合,通篇協韻,音調和諧,節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音樂美,加之篇幅簡短,適合背誦。應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多一些寬容》這篇談人的修養的課文,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寬容的重要,并逐層說明了人們怎樣才能寬容相處,提倡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基礎上互相理解和支持。全文思路嚴謹,結構緊湊,應引導學生以朗讀訓練為主,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結構,在對重點段落的探索中領悟怎樣才能做到寬容,從而學會寬容待人,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勸說他人。 誦讀欣賞的《詩詞曲三首》都是古代詩歌,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朗讀障礙;借助注釋和詩后賞析,理解詩意,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三首詩歌。 寫作要求寫簡單的議論文,當然是圍繞“道德修養”出題訓練。指導學生在寫作前編列作文提綱,學會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寫簡單的議論文。可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一些課文,在回顧中進一步體會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結構,讓學生嘗試編列出文章結構提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文;自改作文,也可請他人幫忙修改,或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