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
教學目標:
通過預習課文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容,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文中的描寫體會句子的意思,學習課文。理解課文,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養花的樂趣安排材料的,體會養花能給人們帶來樂趣,產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等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等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預習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初步感受養花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你們學過他寫的哪些文章?那么你對老舍的文章有什么印象呢?
2、導入:老舍的文章結構精練、語言樸素,深得人們喜愛,更可貴的是他的文章滲透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給人以啟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養花》這篇課文。
二、預習檢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時正音,特別指出多音字“載”“種”,隨機理解下列詞語:若、置之不理、任其、門道、如此循環、有益身心、秉燭夜游。
2、讀準下面字的音。
樂趣、計較、雖然、大雨傾盆、盡管、適當。
3、字形。
“砸”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澆”的形盡字都有誰?
4 、交流不懂的問題并整理。
三、整體感知,初步讀懂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出能體現作者總體感受的句子。
2、出示中心句: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1)齊讀,說說老舍以為養花有哪些樂趣。
2)自由讀,說說這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色。
3)再讀句子,讀出節奏感。
3、理清文章脈絡。
四、有感情地朗讀。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詞語1-3遍。
2、抄寫3個以上你認為寫得有意思的句子。
課后反思:語文課堂首先要讀好書,做好“保底工程”。名教育專家張慶、高萬同老師常說,閱讀教學要“強化初讀,延遲開講”;還說,“課文不讀熟不開講”。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是基礎,是“保底工程”。因此,在教學的設計上,我并沒有為了追求課堂的完美就忽略學生最基本的讀書感悟環節,而是在課堂上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練讀課文,與書本的語言文字進行對話。課堂上學生在練讀時,我著意在一些讀課文有困難的學生身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而那些本身有著較好學習基礎的學生在多次讀課文的過程中讀懂了文章、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地深入,而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際也證明花在第一課上充分的讀書時間是值得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養花的樂趣安排材料的,學會用借助中心句來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的閱讀方法。體會養花能給人們帶來樂趣,產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指定段落。